[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瘫患者共62例,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l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52±2.34)分比(62.34±4.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ZM
小儿脑瘫是非进行性损伤,引起脑组织进行性病变,疾病伤害具有永久性。患儿均表现为智力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行动无法自控,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快速发展,在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患儿病症,减轻患儿痛苦。本文为了探讨脑瘫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现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共62例为对象,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 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共62例,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25±0.21)岁,年龄范围为0.2~7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4.23±0.22)岁,年龄范围为0.1~6.5岁。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心、肝脏等重大器官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能回答护理问题。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患几年龄不大,但是对外界均有一定的认知,潜意识会对疾病产生一种恐惧和害怕心理。并且年龄较大的患儿在通信发达的时代,还会借助手机查询关于疾病的信息,增加了患儿内心的害怕。护士应该注意观察患儿不同阶段心理活动,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心理干预计划。首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例如,其他儿童战胜病魔的案例,让患儿了解疾病的可治愈性,让患儿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患儿和家属的自信心,能积极配合护士工作。②饮食护理:脑瘫患儿的饮食与营养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护士应该注重及时给予营养支持,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护士应该尽量以流食为主,并在流食中合理进行膳食搭配。③环境护理:脑瘫患儿是一项长期护理过程,患儿在康复期间必须为患儿准备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最好将病房按照居家环境进行布置。例如,涂料装饰墙面,并且配以动漫、动画图,让患儿保持身心愉悦,更好有利于患儿康复。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①运动功能训练:护士要定期训练患儿的头部、四肢及身体。长期卧床患儿,护士应该加强翻身,变换不同体位;首先,头部训练,患儿头部外旋、屈曲以“米”字型进行,按照前后、左右顺序训练。肢体训练,主要以抓、握、搓等手法,例如,对于细小物体抓不住时,可以换粗炳的餐具,让患儿抓、握,以恢复患儿用餐能力;对于行走训练,可以使用四角拐杖,更加平衡和稳定,有利于患儿锻炼下肢和上肢功能。能坐位的患者,可以锻炼穿衣、脱衣,进行日常自理功能训练。②康复理疗护理:功能训练中还可以配合使用针灸、电极等方式进行理疗。上肢:选患儿头部穴位行三针,耳尖上2寸第一针,前后旁开1寸各一针,患儿上肢运动障碍则取手3针,即曲池、外关加合谷穴,下肢3针分别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三穴,膝三针选梁丘、血海及膝眼穴位,踝三针选解溪、太溪及昆仑三穴”。使用30号1寸毫针或1.5寸毫针,头针平刺0.5~0.8寸,四肢穴进针深度根据患儿反应而定。留针30 min,5~10min一次,平补平泻,1次/d。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结束后1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理能力越强。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自评,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所记录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i±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ADL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脑瘫常见病症包括行动功能障碍,部分还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等,对患儿自主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是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护士、医生及家属必须高度重视患儿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提高疾病治疗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后,患儿树立了面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在护理人员积极营养护理和饮食控制下,患儿的身体免疫力得到改善。通过护士的功能训练,对患儿的肢体运动能力进行了锻炼,患儿能初步进行抓、握、捏等,逐步恢复自理的生活能力。如本次研究所示,观察组患儿的ADL评分显著升高,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其选取了40例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最终满意度达到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结果存在一致性,表明康复护理干预实施的重要意义。此外,在患儿出院后,还应该加强家庭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护士应该告知家属注意事项,做好患者训练时的保暖,在肢体功能训练中,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肌肉痉挛。定期与家属了解患者的训练情况,并及时制定新的康复训练计划,让家属耐心陪同患儿一起锻炼。
4结束语
综上,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儿功能障碍,提高患儿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也得到提升,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晓悦, 吴跃伟. 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22):4185-4186.
[2]任真真. 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4):4607-4608.
论文作者:孟兰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家属论文; 能力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