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与教育研究论文_孔丹华

关于“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与教育研究论文_孔丹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现在“90”后已经成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群体,本文将分析他们性开放现象存在的隐患问题;同时针对“90后”大学生,我们认为要从他们自身建设、家庭与学校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加强管理与教育引导,让“90后”掌握正确的性知识,树立积极、正面、健康的性观念。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性观念 教育研究

一、前言

人们对于“性”的话题一直以来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但是当前社会上不断出现的由于性知识缺乏、性观念错误而导致的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主要的继承者和储备力量,更需要拥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正确的性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与性思想也会慢慢成熟,青春期的他们对于性的需求也会日益表现出来,大学生处在“性”的敏感时期,对性的认识是一个不能小视的问题。大学生的“性观念”是他们对性行为、性态度等的综合理念,这样的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性取向、性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如果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性健康知识,没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那么就会存在一些可怕的风险。

二、“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

性是人类的本能。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生命旅途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性的好奇心以及对性知识的需求尤其强烈。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性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1.“9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普遍比较开放。总体而言,“90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大多数持接受的态度,但是男女大学生对此的看法存在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接受婚前性行为,这与以前的研究一致。可以看出,男大学生在性行为问题上更加开放。有调查显示,超六成大学生对同居表示认同,至少一成学生曾同居。但由于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男同学大多表示“宽己严她”,自己接受同居,但如果现任女友曾与他人同居则不能接受。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一则新闻说是一个大学女孩被包养的消息经常在报纸上报道。调查发现,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为被包养是可耻的,因为这与他们每天看到的现象相矛盾,但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普遍持有较为正确的性观念。

2.“90后”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开始持多元的态度。“90后”大学生是青春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发展迅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良好、社会网络发达的新兴时代;他们深受国内外经济文化的影响,拥有更为多元的性态度。“90后”大学生崇尚新奇时尚的事物,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同性恋”现象,在经过一定的了解,以及与同性恋者的接触后,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接纳,甚至排斥、歧视的态度,逐渐变得包容。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可以接受同性恋现象。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中的同性恋具有日益宽容的态度,这与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时代气氛密切相关。世界各地对同性恋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国不提倡或反对同性恋,但传统的性价值观念仍然会对人们产生较大的压力。

三、大学生错误的性观念带来的隐患

1.身心健康影响。错误的性观念危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因为分手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甚至自杀或心理焦虑。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性知识,或者对性关系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他们有可能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导致出现未婚怀孕、流产、感染性病和其他风险,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疾病的年轻化。这些都是由于性教育不足造成的身心伤害,从长远来看,这将危及个人福祉和家庭稳定。

2.社会问题凸现。性是纯洁、美丽和严肃的事情,但是一些大学生把它当作一种娱乐甚至游戏。大学生是社会人才的储备,这种“游戏生活”的态度一旦被带到工作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势必导致他们缺乏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漠不关心,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抢劫、强奸、谋杀等,也会因为他们缺乏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而发生。这些罪行是破坏性的,对社会有着非常恶劣和深远的影响。

四、针对“90后”大学生性观念情况的教育对策

1.从自我发展角度全方位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性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觉培养自己的人格特征,接受和欣赏自己的性别角色,通过正确有效的途径获得性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冷静地面对问题,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让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来克服生理问题,与异性适度互动,妥善处理学习与爱的关系。大学是一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取得成功的黄金舞台。

虽然大学生活没有高中生活紧张有序,但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大学生应积极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他们不应该让性欲和冲动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2.从学校角度全方位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性教育。

(1)提供性文化教育和咨询。针对当前教育的不足,高校应开设相关内容的课程或讲座,逐步将大学生性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2)加强校园性文化教育。校园是社会的缩影。高校地方文化主要受社会整体文化背景的影响,它是许多新思潮在社会中传播的主要阵地。激发校园生活的潜能和隐性教育功能,对大学生性观念的进步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

3.从家庭角度全方位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性教育。

(1)家长应注意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与各种相关培训,提高性教育水平。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生性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自觉承担起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并帮助他们初步认识性行为的责任。父母性知识的质量决定了家庭对儿童性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对儿童性教育的启迪作用。

(2)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要引导性知识的教学。

①父母应该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孩子交流。②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4.从社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性教育。

(1)优化社会环境,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个体,影响其性观念合理健康的重要外部条件就是社会道德环境。如果生活在社会风气不良的环境中,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就容易产生偏差,这是个体对环境的正常反映。因为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保障、舆论和网络媒体等,所以,政府必须惩罚和警告那些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的个体或媒体。此外,政府要重视淫秽信息的传播,严格管理视听产品和网站的传播市场,杜绝淫秽信息。

(2)完善政府管理机制,重视普及知识。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公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构建大学生性教育与服务机制,促进学校与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以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分部门共同管理。政府或学校可以为大学生开设性健康教育和服务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监测和评价。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科学健康性行为的建立,使当代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不良的性行为,保护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根据“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特点,学校和政府应当共同承担性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性观念引导,以及加强对性环境的监督和整治。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正确的性知识,树立积极、健康的性观念,增强性关系和性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志凌 90后大学生性伦理认知及教育内容探究[J].理论观察,2017,(6):106-108。

[2]连大帅 洪翔 李珊 等 同伴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760-763。

[3]吴志凌 90后大学生网络性爱道德失范及教育引导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7,(9):99-101。

[4]赵柯 郑琼月 “90后”大学生同性恋观念的关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6,(19):239-240。

[5]刘莹莹 新媒体时代广西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党性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8):173-174,175。

[6]罗小艳 庞志远 红色文化融入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探寻[J].赤子,2018,(4):96。

论文作者:孔丹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关于“90后”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与教育研究论文_孔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