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探寻单位间的奥秘——我的一次有效的教学经历论文_吴丽芳

浙江省义乌市福田小学 322000

教学设想:本堂课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探索为主线,以现实生活中千克与克的实例为辅线,两线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

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在给定的物体中,寻找1千克与1克的物体;掂一掂1千克、1克的物体;用称称一称1千克和1克的物体及其他物体。每一个活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生活中千克与克紧密联系的实例:一是呈现世纪联华超市中各琳琅满目的商品及标价的照片,感受现实生活中千克与克是紧密相联的;二是寻找生活中1千克与1克的物体,让学生感受1千克与1克的物体无处不在;三是换算鸡、鸭、鹅之间的质量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片断一:——感受千克与克

师: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生活画面。(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课件展示义乌最大的世纪联华超市的入口,再陆续进入孩子们喜欢的糖果食品商柜。)

师:这里是我们义乌最繁华的超市,你们跟老师一起去逛一逛,好吗?生:好。

师:这里哪些是你最喜欢的商品?生1:噢!太多了!生2:我喜欢巧克力糖。生2:我喜欢西瓜。生3:我喜欢山核桃。……

师:那你想买吗?生1:想!

师:那老师就带你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的标价吧!(多媒体展示各商品的质量与标价。)

师:现在,想买哪一种商品了?生1:我想买西瓜。生2:我想买糖果。生3:我想买水果糖。……生4:为什么西瓜每千克2元,而西洋参每克2元呢?

师:对。这就是不同商品之间价格的不同。价格不同的物品用相同的钱买到的质量是不同的。质量的不同又往往体现在单位的不同上。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质量单位——千克、克。

评析:对于西瓜等常用食品,学生并不陌生,一般的教学,只是让学生知道千克与克是存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但是如何真正地让学生感受质量与价钱之间的关系呢?本堂课直接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的商品、不同的质量、不同的价钱及相互关系,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愉悦的感受和强烈的冲击,惊叹于价钱并不取决于质量,自主地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片断二:——探究千克与克

1.分发实物。(每小组2袋500克食盐,1枚2分硬币。)

2.出示自学引导题:

(1)你能找到1千克与1克的物体吗?

(2)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怎样用字母表示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吗?

反馈交流:师:找出1千克与1克的物体,每位同学掂一掂。(每小组同学分别掂一掂。)

师:你对1千克物体与1克物体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生:1千克物体较重,1克较轻。

师:1千克与1克物体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师:1千克物体拆开线,有两袋食盐,1袋多少克?生:500克。

师:2袋呢?生:2个500克,为1000克。

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 即:1千克=1000克

生:1千克与1克是1000倍的关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1千米=1000米,它们是1000倍的关系。那1千克与1克也是1000倍的关系。

师:不错,根据以往的知识来解决现在的问题。真聪明。

评析: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自学引导题规范学生的探究范围,防止探究的无序、杂乱和偏离主题,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动手操作,特别是用松绑两袋500克食盐来探究1000克与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可以导出1千克与克之间1000倍的关系。让开放的思维出其不意地从已有知识千米与米之间1000倍关系联想到1千克与1克之间1000倍的关系。这样层层深入教学,表现出了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从中明白了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片断三:——体验千克与克

师: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怎么办?生:称。师:那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称。(课件出示)师:让我们一起用称来称一称你前面的物体吧。

出示活动报告:

评析:如果数学活动仅仅局限于2分硬币、2袋食盐是远远不够。这里运用已往所学的知识,在小组的活动中,同学们既分工又合作,完全重现了生活中的购物场面。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1千克的物体,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这里多感官地参与了数学活动,拓宽了体验的空间。

课后反思: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千克与克这两个概念并明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本堂课着重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从学生熟悉的超市和感兴趣的购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逐步建立“千克与克”的数学概念。并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乐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从整堂课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尚好;但对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哪个重,学生涉及到体积知识,学生尚待提高。

论文作者:吴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探寻单位间的奥秘——我的一次有效的教学经历论文_吴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