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胡彩红

浅析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胡彩红

身份证号码:45212219700905XXXX

摘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水资源科学化、定量化管理,建设以水资源管理业务为重点,以水利信息专线网络为依托的水资源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本文就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应用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土地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如何以信息化推进国土资源管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有效地管理好土地,充分、合理和科学地节约集约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被迅速普及与应用,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人际沟通、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保护水平,采用数据库(DB)、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网络、智能计量、无线移动通讯等成熟技术,实现取水量、地下水位、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水质、重要河流断面流量等的实时监测和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为进一步促进区域水资源费征收、水功能区、地下水等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建设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通讯与网络系统、水资源管理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开发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水资源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应用支撑平台、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标准体系与安全体系平台等,实现以下功能:

(1)构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水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区域水资源数据共享;

(2)利用GPRS无线网络、水利专线网络实现实时数据、基础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的采集、交换、维护更新等;

(3)通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处理、查询、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4)为取用水户、供水部门提供查询、登记、申请等政务服务功能;

(5)向社会公众提供水资源状况及评价、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居民用水水价标准、节水制度、排污管理办法等相关信息。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1,包括采集传输层、存储层、平台层(应用服务支撑)、应用层、服务层等。其中取水、水源地、地下水位、行政边界断面水质等遥测数据采集由信息传输系统完成,无线网络及网络接口有网络提供商建设,数据库系统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由软件开发商建设。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体系,包括数据体、传输链路和传输节点三大部分,其中数据体包括在线监测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空间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等内容;传输链路有无线传输,水利(水资源)专网传输、移动专网传输等;传输节点包括信息采集点、集中转发点、监测中心、监测分中心、相关单位、终端用户。

利用遥测系统采集实时数据,未纳入遥测系统范围的信息数据,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及各分心服务器上,进行数据整理、并按照统一标准提交,统一加入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以通过无线网络(GPRS网络)发送召测指令到各个遥测站点,对站点数据进行实时召测数据,通过实时监测站点进行跟踪维护。系统所有信息,除对社会公众发布的服务信息外,其他各类信息均在水利(水资源)专网传输。重点针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环节、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等,通过统一信息采集技术,实现对水量、水位、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水资源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二、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建设需求的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在利益的驱使下,违法用地、乱采矿产资源现象依然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的难题都有待破解。因此,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技术手段,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其中,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雾里看花,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职能。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管理方式转变和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管理流程,规范权利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有利于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实现快速的网上报件,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反馈,听取群众的意见,采纳合理建议,接受各界监督,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廉政建设,建立服务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是构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国土资源管理主要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网络化远程数据交换,各项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并轨运行,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审批过程全透明。实现国土资源全覆盖、全流程的动态监测与监管,实时掌握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辖区内每一块土地的“批、供、用、补、查”和每一个矿业权的审批、勘查、开采等进行实时全程监管。

二是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建立以卫星遥感影像为本底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基本框架,不断丰富数据积累,形成统一标准和汇交管理的数据机制,为整合和积累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提供基础平台。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心中有数。

三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又能掌握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要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同时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论

在充分利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以水资源管理业务为重点,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及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以及行政边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监测为基础,以水利信息专线网络为依托,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形成支撑水资源管理工作业务的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快速传递、全面共享和综合管理,达到水资源管理精确化、实时化和深度管理的目标。

论文作者:胡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浅析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胡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