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常见的施工技术包括很多,本文重点介绍了基础钢筋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两种,同时对现场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房屋建筑
引言
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是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关键。因此,加强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研究对于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1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1运输
针对混凝土运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 定最佳的运输路线,合理控制运输时间,所选择的运输路线 尽可能要平稳,避免对混凝土的均匀性造成不良影响而导致 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等问题。(2)严格控制存放时间,防 止坍落度超标。(3)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短距离运输采用 自卸车、机动翻斗车和手推车,长距离运输要采用专业的混 凝土搅拌车。
1.1.2 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浇筑现场 的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严格检查,详细记录检 查情况,同时清理干净这些材料上面的污垢和杂物。其次, 准备好薄钢板、溜槽和串筒等浇筑必需的设备,以更好地控 制浇筑速度和高度。
1.1.3浇筑
首先,必须坚持分层浇筑的原则进行混凝土 浇筑,严格控制第一层浇筑厚度。其次,做好振捣处理工作, 选择合适的振捣器,合理设置插点位置以及严格控制振捣厚 度等,从而保证振捣密度,提高浇筑质量。
1.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我国疆域辽阔,物质资源丰富。但是不同地域人口分布状况不同,资源配置与应用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造阶段,需要根据建筑是公共现场的环境条件、地质特征、水位条件等进行分析判断,将地基建设完毕。针对一些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应用,由于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会面临这种困难问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自身变化相对较大,很容易因为一些不稳定的影响因素而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安全性,所以在此期间需要及时的采取防控措施。软土地基施工建造阶段,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将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应用,这样才能理清项目工程的关键部分,做好前期的防控处理工作,避免地基变形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建造。
1.3建基础钢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钢筋施工技术水平高低直接 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实际基础钢筋施工技术应用中,应该 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严格审查钢筋材料。基础钢筋施工前, 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应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有关 规范标准对钢筋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 保钢筋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工程施工要求。(2)基础钢筋施 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对钢筋材料 下料单进行反复核查,并检查加工材料质量。(3)施工人员 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确定钢筋的具体尺寸,避免钢 筋材料浪费问题出现,同时注意做好钢筋的连接和弯折工作, 防止钢筋接头数目不清的问题出现。(4)严格控制钢筋接头 质量,确保钢筋接头处于同一平面上,并要将钢筋的两个接 头部分错开,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要制成马镫,但是要注意 焊接质量的严格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高效施工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要将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行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参建人员身上,利用制度的约束性,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如果在现场施工中发现有违规操作或不按照规范操作的现象,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2加强安全管理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施工单位要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每天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小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还要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定期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二是细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避免问题出现后相互推诿的问题出现。三是充分关注施工图纸审核,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图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决定着施工建设质量和进度,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必须要交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找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及时改进和优化,从而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四是重视技术交底,房屋建筑施工中各参建方、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特别是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防止竣工后出现返工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经济利润。
3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基本要素
3.1提前做好现场施工组织计划方案
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阶段,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对保障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开展项目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根据最终的调查研究结果,将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应用起来,确保施工图纸、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施工现场的组织计划编制阶段,要结合项目工程建设要求,将整个项目工程量、施工技术、建设进程等划分出来,突出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做好组织与规划工作。
3.2重视企业单位的奖惩机制应用施工建造人员的专业性是达成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而施工建造人员的责任心,则是避免现场安全事故产生的基础条件。纵观以往的施工建设安全问题,多数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单方面工作便可杜绝这类问题。但现场施工的实际是,员工不仅仅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还需要将一些其他的施工建造安全问题进行建议,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领导的鼓励同时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但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个人是基础,同时还需要加强奖惩机制的建设与应用,将责任制细化到基层员工的个人工作之上。如果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给其他员工带来安全防护的意见,则企业单位可以考虑适当的给予这部分员工奖励。如果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职而波及到他人,则建筑企业单位需要及时采取处罚措施,及时的给予员工批评教育,避免一些违反企业管理规定的危害性行为思想蔓延开来。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合理应用是完成项目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而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则是提升我国建筑产业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保障。所以结合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对每一个施工建造环节的合理把控,提升对基层员工的约束力与影响力,逐步达成施工建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施工技术,2016,05:34-36.
[2]王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山西建筑,2017,01:242-246.
论文作者:许典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钢筋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