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李家小学 255318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传授式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即预习。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环境之下,一切都是快捷高效的,传统的预习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促使我们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
一、传统预习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生对预习的认识比较浅显。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预习等同于读生字或读课文,只要课文读熟了就算预习好了。预习作业的设计上也多以口头为主,如课文读熟、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这样的预习虽然有明确的要求但比较呆板,任何一篇课文都大同小异,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也使他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2.预习作业的习题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希望学生能尽量多地、频繁地学习知识,所以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多了从字词的辨析到句段的理解均列入预习范围,将本应放在课后,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才能完成的作业设计成预习作业。预习指导细了,但如此一番预习,课堂的新授就变成了复习。时间一长会降低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进一步使预习作业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3.重布置,轻检查,反馈不及时。由于语文课一般安排在早上一、二节,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般只能在课前急急忙忙地浏览几个同学的预习作业,或者是利用课堂时间抽查词语认读或课文朗读。这些方法即使能够反映出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对教学设计进行大的修改,也就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以学定教。预习作业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对于自制力不佳的小学生来说,还会给他们养成对作业敷衍了事的坏习惯。
什么样的预习作业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为高效课堂服务呢?
首先,要明确预习作业的意义。预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当今的社会,已有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都不如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俗话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培养一种习惯,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预习要为课堂服务,成为联系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有准备地学习,让老师能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互联网交互式的特点正适合这一要求。
虽然每一篇课文的内容不同,语言知识点不同,预习作业的设计也肯定不尽相同,但都应该把知识、情感、能力的要求融入到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去,做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相统一,知识与能力、情感协同发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意简洁有效,不要给学生增加负担。例如最常见的朗读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将课文朗读三遍。说是三遍,其实是朗读的三个层次:先默读,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勾划词句,粗知大意;再是朗读,要出声、口脑并用,熟悉课文内容;最后要精读、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尝试着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最好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是光看以上这三条,没有一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都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觉。所以,今天的预习作业从设计到反馈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力求做到学生乐意做、有收获。
二、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语文预习中的几个应用
1.关于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的朗读是预习的关键。课标中每个学段的目标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对于一些自律性不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朗读课文已经变成了没有作业的代名词,因为这样的作业实在是难以逐个落实,这就养成了很多孩子在预习时只顾闷头圈画生字词而不放声朗读的习惯。为此,可以利用QQ或微信群的提交录音功能,让孩子将自己的朗读上传,第二天在早读或者课堂上将录音播放给大家,让大家一起鉴赏每个同学的作品。这样既能鼓励学生大胆阅读展示自我,也对朗读能力较弱的同学是一种鞭策,教师也可在这一过程中找出解决阅读指导的方法。
2.关于生字词。可从读音、书写、含义三方面进行预习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不宜采用设计大量习题的方式。应该选择几个重点的字词,利用互联网直观快捷的优势,将它们学精学透,也引导着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
3.课文的感知。课文的感知应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一般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从作者、写作背景、作品大意、文中所涉及到的情景等等让学生在小组里自行分解给每个同学,各自上网查询整理,课堂分享。例如诗歌《最后一分钟》,倾诉了作者在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这一特殊时刻的思绪。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将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豪情都融入在诗中。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香港回归已经离他们远去,祖国耻辱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开始读诗自然激发不出他们的情感。所以在布置预习作业前,我先要求小组内朗读课文,对诗歌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质疑,由组长组织分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最终每个小组形成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第二天的课上,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对诗文的理解进行展示,教师再给予恰当的引导。一堂充满了爱国情感的课就这样产生了,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积贫积弱的旧社会,为国之不幸扼腕痛惜。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当然也应该走进我们的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这一代孩子们,应该具备使用它进行学习的能力。“预习”正是整个学习过程开始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率,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王卫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作业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互联网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