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武警总队医院肝胆科 乌鲁木齐市 830000
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疾病。本病多在体检时发现,多无症状,少数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症状[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我国张宝善教授提出“保留胆囊取结石或息肉”的概念,我科室也较早的尝试开展微创保留胆囊取息肉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自2013-2015年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镜联合保胆取息肉术患者120例,经3-6 月随访,均未发现胆囊息肉复发,现对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100 例,女性20 例,年龄在26-76 岁,平均年龄在52岁,以上患者均由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息肉≥ 5mm,所有患者均经彩超确诊,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良性病变,无胆囊萎缩,无壁间结石及胆囊恶变。
1.2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 患者因疾病迁延不愈,身心均承受着一定痛苦,加之患者对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期望过高,或过分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护理人员需加强术前访视工作,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就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对负性情绪进行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方式、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并介绍同类型手术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消除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询问患者的基本问题、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对患者进行药物的过敏试验,确定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咳嗽等,防止长期卧床形成坠积性肺炎,对于疼痛较大或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镇静类药物,保证患者的睡眠。另外,要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不得随意进行药物的更换或增减,对于身体免疫力较差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护理,确保患者术前生理状况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术中护理 协助临床医生取适当体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静脉输液管和导尿管的通畅性进行观察,避免发生血液、药液及尿液外渗。对患者脐部进行消毒,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避免呼吸循环异常现象的发生。
1.2.4术后护理
1.2.4.1 体位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正确放置患者的体位,使患者平卧6 h,待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平稳后采取半坐卧位姿势,并且在患者卧床期间辅助进行翻身,防止患者产生褥疮、肺部感染等。另外,要提醒患者避免腹部过度用力,防止发生内镜伤口开裂,发生感染。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定时对患者内镜伤口进行清洗、换药,防止发生感染。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后,患者可在护理人员辅助下下床进行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防止发生肠粘连。
1.2.4.2 术后并发症护理 a预防感染:患者术后一般不放置引流管,如患者出现明显胆囊管水肿性不通畅等则可能会放置胆囊造瘘管,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内镜切口处是否有渗血、流脓等感染反应,同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如流出物的色、质、量发生变化要及时进行查看,进行原因分析,严重的要通知医生进行救治,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防止造瘘管脱出和感染,定时进行内镜伤口的检查和清理。b胆漏:患者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是否存在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若患者痛感较为强烈,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
1.2.4.3 饮食指导 a术后12h,患者可以饮用少量的水,如无腹痛、腹胀等情况发生,可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术后24h,可给予清淡流食(如:米汤、藕粉),忌食牛奶、豆浆等食物,以免引起腹胀,忌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术后并发胆瘘。c术后第4d,可进食清淡半流食,忌油腻、高蛋白及酸性食物。d术后第4d,进食清淡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易消化食物)。e术后第8d,可以逐步增加少量脂肪、蛋白质,一般术后1个月,可以恢复正常饮食水平,但是也应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用油炸油腻的食品、蛋黄、肥肉、动物肝脏等,可选用植物油、鸡肉、带鱼、鸭肉、瘦猪肉、瘦羊肉等;适量食用牛奶、瘦肉、蛋清、大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和大米、面粉、淀粉类食物等碳水化合物。多吃菠菜、青笋、洋葱、番茄等利胆的食物。
1.2.5 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必要的出院事项护理,告知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处理事项,同时要叮嘱患者定期回院进行复查,一旦发生情况立刻回院检查。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每半年进行1次回访,了解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4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经积极治疗护理,术后5-7d出院。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内镜微创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是用软性(纤维)胆道镜在胆囊内行诊断检查并实施治疗操作的一种方法,具有风险小、安全性高、术后较快恢复、费用低、手术简单、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降低了胆道损伤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了息肉清除率。其中临床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围术期开展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病情观察、饮食及用药指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孙领燕.纤维胆管镜保胆取石术108例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3(16):106-107.
[2]李华.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9(14):88-89.
论文作者:唐海艳,何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息肉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食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