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王美涵 Toronto Berkshire Academy, Toronto, Ontario M2H 2N5
摘要: 本文从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的挑战诸如农民收入低,农业人才缺乏,环境污染等,分析和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经济;挑战;对策
一、引言
(一)中国农村经济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曾经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停滞,部分资源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变得不平衡、不稳定。[1]
(二)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路径,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2019 年的三农工作主要任务: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要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要考虑的事情,而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为就业着想。其实,从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就与就业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要想扭转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意识,并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业和就业同样重要,要引领大学生为取得良好的职业成绩和实现职业理想而主动学习、实践和提高。
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收入增长缓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从1997 年以来开始减缓,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增长的缓慢不仅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抑制了其储蓄的积极性,减少了农村金融资金的来源。
1.农产品价格偏低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离开农村,导致懂农业技术与管理的人才缺乏。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研究开发税制中,特别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是专门为促进开放式创新设立的。近年该制度也得到了灵活的应用,特别试验研究费的适用额在2015—2016年急剧增加,见图4。
化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造成国内供应减少。同时近年来国际市场农资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升。
3.农业生产效率偏低
由于人多地少,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劳动节约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仍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形,农业生产“收益低、风险高”的特征仍十分明显。
(二)农业人才缺乏
伴随农产品价格机制的改革,2017 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延续近年的下跌走势,国内经常会出现农产品滞销难卖,挫伤农民积极性的情况,这恰恰要求农民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生产能力,主动跟市场对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订单式生产。
2.未来的长期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往往赶不上生产成本上升,所以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农业收益增长并不多。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降低生产成本,政府就采取对农民高补贴的政策,对农业实行高保护从而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和纠正,孩子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儿童时期的早期社会化无法很好的完成,进而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发展,表现为难以融入社会,个人的职业发展缺乏基础的引导等。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导致近年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从小且长期与父母分离,属于安全感不足的群体,而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亲密感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由于长期亲情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性格容易变得孤僻、抑郁、焦虑,这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受教育方面。由于监护力度不够,大部分孩子学习成绩偏差,他们一旦在学业失败,而又缺乏父母的鼓励指导的情况下,更容造成学业上的自卑、焦虑和痛苦。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智力的健康发展。[4]
农村劳动力大量走出,带走了很多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技术的农村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使得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同时农业技术相关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以此开展土地耕种或者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将会越来越难。阻碍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3]
1.留守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
伍炳彩每日7点出门坐诊,下午1点半才回家。由于常思虑患者病情,他曾患上失眠。为了不影响健康,他每日最少午睡一刻钟,睡前温水泡脚一刻钟。
(四)环境污染问题
1.粗放型、高消耗工业生产
安和庄所属连连点头,因为他们知道萧飞羽意指实力永远是江湖讨价还价的唯一筹码,并且连天问大师也无法战胜就谈不上与黑旗会较劲,可由谁应战呢?
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导致农村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在农村造成许多环境公害,严重威胁所在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例如诸多粗放型、高消耗型乡镇工业数量众多,但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农村环境污染加剧。[5]
2.对青山绿水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工业发展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却扩大了环境污染,同时农村环保意识薄弱,长此以往把农村经济发展引上了严重破坏青山绿水的道路是十分得不偿失的。
设置矩形开口环超材料的尺寸参数与上文一致,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只需改变开口间距d,d分别为 20 μm、60 μm、130 μm。通过仿真和计算得到不同开口间距d下的透射曲线和高频谐振的Q值,如图6所示。
三、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收入和增长速度
赵碧琰本不姓赵。她是中国第一位留日法学博士、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赵欣伯的遗孀。1938年,赵欣伯夫妇旅居日本期间,以妻子之名购置大量不动产,并藏有大量珍宝。至终审时,这些财产已升值至两兆日元。
(二)大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各级政府可以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科学流动,创造更加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使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三)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群体
政策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积极出台发展农村经济的惠民政策。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使更多农民工能就近务工,从根本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减少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的限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带子女一同进城生活学习,取消一切不合理费用,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4]
(四)治理和防范环境污染
治理和防范环境污染,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水土资源的保护。首先农村需限制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并因地制宜地研发和选用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其次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加强监督管理以及建立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再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保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耕地数量稳定与质量提升。以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以及创新农业用水机制,实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政府部门应积极利用职能和平台为“三农”知识产权创新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政策、金融、财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通过对政策和服务平台的监管,打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反垄断,保证政策的落地动作规范。同时,鼓励地方农业企业创建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人才发挥作用,有利于开展实习实训等实际工作。吸引有资金技术积累、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返乡、下乡人员到园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与基层政府的政策对接,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总结讨论
(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
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等社会问题凸显。造成农业人才严重缺乏。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导致农村工业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的挑战正在日益加剧。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提高管理水平,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在实践工作中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实行依法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执法过程监督,严禁各类违法事件的发生,重点抓破坏鄱阳湖区堤防的违法事件的发生。最后,要努力提高管理单位业务水平及提高经费待遇等,鼓励各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堤防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河岸线及滩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二)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积极应对挑战
1.从市场供需变化来看,加强有效供给对需求进行引导
一是保持农产品的合理价格水平,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扩大消费。二是增加农产品新品种供给数量,推动技术创新、引进新型农产品种。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从政府扶持方面来看,促进农业转型,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大力促进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政府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等投入扶持。从优化产业结构角度,政府从政策方面保障农民利益,真正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放宽对农业的限制,提高农业的连续性。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和人才留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金融理论思考: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https://m.tuliu.com/wnews/read-28124.html.
[2]中国绿色经济:2019 年全国三农最新政策出台http://www.sohu.com/a/294225091_330868.
[3]张莹琪.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双向度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6).
[4]于慧慧,夏冰月.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610-613.
[5]同春芬,杨煜璇.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3):37-41.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7-0008-02
作者简介: 王美涵(2001-),吉林四平人,学校:Toronto Berkshire Academy Toronto,Ontario,高三年级学生。
标签:农村经济论文; 挑战论文; 对策论文; Toronto Berkshire Academy Toronto论文; Ontario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