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国家开始重视起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这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社会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也面临挑战。其中工程防渗技术的应用就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防渗技术的应用水平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渗水现象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水利工程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积极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技术保障。但是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引发的工程施工问题频发,其中渗水问题就是严重影响水利工程作用发挥的重要原因。
一、 水利工程建设中产生渗水现象的因素分析
(一) 水利工程在结构上的变化而产生的渗漏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工程结构变化的直接影响,其中施工材料和工程建设管理上的变动会对水利工程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导致渗水问题的出现。此外,工程施工环境和使用时长也会导致工程结构因外部环境变化或者老化发生结构变化,也是渗水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二)外界因素导致工程发生渗水现象
这里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指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天气变化。其中天气影响中,尤其是发生暴雨天气,水路堵塞很容易使工程施工面出现大量积水,难以及时排除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工程渗漏。地质因素中,如果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排水能力较差,也会导致工程渗漏发生。
(三)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带来的渗水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且施工工艺复杂,因此如果施工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很容易发生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可能存在引发工程渗水问题的因素。
二、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防渗墙技术
1. 锯槽防渗墙施工技术
先导孔的定位工作是首要的环节,然后再把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角度深入到先导孔中,然后使用固定速度切割土体,在采用这种防渗墙方法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正与反2种方式循环把切割下来的土体运输出去,并在如此循环的过程中与喷射出来的泥浆形成泥浆壁,通常厚度在20~30cm[1]。锯槽法成墙工艺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成槽的高连续性与高质性,能够实现很深成墙之间连续。特别适合用于黏土、砂土及卵石粒径小于10cm的砂砾石地层。此外,这种锯槽法成墙工艺还能够采用自凝灰浆、固化灰浆等形成不同强度与抗渗指标的防渗墙。
2. 薄型抓斗施工技术
薄型抓斗施工技术采用的是小型的挖掘机来进行施工,利用在挖掘过程中喷射的泥浆来保护土壁,并在坑体形成后使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来实现防渗目的,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内通常砂土或者卵石的含量比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灌浆技术
1.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此项技术强调以高压水泥物理性质确保水利工程灌浆层结构稳定安全,技术关键是水泥结构因各方面影响而出现不规则结构体,促使水利工程形成良好的保护,从而有效提高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确保渗水质量有效提高。
2. 控制性灌浆技术
控制性灌浆技术的技术原理就是利用控制系统将水泥的压力改变,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施工人员可以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控制,利于实现结构的安全稳定,并合理提高施工质量及其水平[3]。
3. 土坝坝体劈裂灌浆
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坝体的渗漏与裂缝的具体形式,把坝体的缝隙连接成一道统一的裂缝,并对其进行统一浇筑,从而实现一次性解决。例如,我国广东省宝树水库的渗漏问题,就是采用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来解决的,灌浆后的坝体密实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效降低了渗透系数,从而使得背水坡湿润渗水现象消失不见了
4. 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
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因而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只是用作补充勘探的手段,通过准确找到发生渗漏的地方,进而采用少量的灌浆解决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渗漏问题。
(三)防渗墙成墙工艺
1. 链斗法防渗墙成墙工艺
指的是通过链斗式的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取土,然后把斜放的排桩下放到成墙的深度,并采用泥浆来进行护壁。这种链斗法成墙工艺类似于锯槽法[4]。
2.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在当前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工艺中属于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同时也是地下防渗工程中投资比较经济、效果比较明显且质量也比较可靠的一种防渗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所谓的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是通过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头的钻进,在土体中喷入水泥浆后再进行搅拌,加速土体与水泥浆的融合,并形成一个个水泥木桩,通过桩与桩之间的搭接而开成水泥土防渗墙。这种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具有很多的优点,施工工艺简单,污染程度较低,成本经济。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黏土、砂土及砂砾层中使用。
3. 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工艺在堤防加固的水利工程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射水法成墙工艺所凝固成尝试为30m、厚度在 0.22~0.45m的墙,因而对墙体的垂直精度有很好的保障,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向最大化发展。射水法成墙工艺所适用的范围与锯槽法非常相似,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机械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浇铸机及造孔机等。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得到有效保障。水利工程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就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带来影响和障碍。因此,必须重视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曾其东,张凌飞.浅议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3(13).
[2] 何飞.关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探究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5-106.
[3]王兆羽.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17):129 -129.
[4]程亮.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0):204 -204.
论文作者:杨舒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技术论文; 防渗墙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工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