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上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中心小学 274000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它集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与一体,不仅是各学段语文考试的重点,还是生活、工作的必备技能,为此从小学阶段开始,作文教学就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完成作文,通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达到“触发真情倾吐真言”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触发真情倾吐真言”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2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参考标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要紧紧的围绕新课标开展,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提到的“现实”、“生活”、“真情实感”三个关键词对于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从根本上对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性的知识传输,还是一种习惯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引导学生对真情实感的文章进行阅读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范文是经常运用到的,教师们利用范文来激发学生们写作的思维,避免学生们出现对作文写作没有思路或者思维定式的现象。[2]引导学生对范文阅读主要是要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用范文的“他山之石”来雕刻学生认知结构内的“璞玉”。通过阅读,启迪学生的思想,延伸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共鸣”的同时,感受作文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就需要选用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到作者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理解真情流露于文章之内的基本内涵,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可以把作者对小女孩关于寒冷与饥饿的描写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从而让学生产生怜悯之情,产生真情流露的效果。
小女孩每划亮一根火柴,都代表着小女孩的美好梦想,她渴望吃到香喷喷的火鸡、渴望在温暖的屋中取暖、期望见到奶奶,而随着每一次火光的熄灭,美好的梦想被一次次打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愤恨之情。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再开展关于写作的教学策略,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渲染故事的气氛,进而达到情感传递的目的,让读者产生共鸣。
二、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真情实感
写作源于生活,只要教师把学生写作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情感融入写作的机遇。比起“假、大、空”的“套路式”作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会显得更加的“饱满”,具有“人情味”,才会有“可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自然的流露到写作之中,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激活学生意识中的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关心帮助他人”、“具有奉献精神”、“敢于担当”、“做事情有始有终”等精神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到相似的影子,比如某同学在体育课忘记带跳绳,其他同学主动的把自己的跳绳借给他;学校组织足球队参加比赛,名额只有15人,其中11名主力,4名替补,为了让自己的同班同学可以踢到主力位置,身体和技术条件都非常优秀的同学主动向教练申请当替补队员;某同学在一次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打破了实验仪器,主动的承担自己的错误;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尽管一方大比分落后,可是他们仍然努力的在赛场拼搏,赢取对手的尊重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时常遇到的事情,教师要积极的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学生围绕这些素材进行写作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习作内容变得富有“人情味”。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优秀的文章需要真情实感,但同样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缺乏写作技巧,就会让文章内容结构混乱、表达不清中心思想,让人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对此,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技巧与情感“交相辉映”,达到真实情感自然流露的写作效果。比如对于一些抒情性较强的写作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用第一人称写作,因为这样便于抒情,会增强情感流露的真实性;为了营造某种写作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倒叙、插叙的写作方法,运用设置悬念的写作技巧;为了突出某种思想,引导学生运用真实的事例来表达思想内容;为了衬托某种情感,注重细节描述等等,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写作技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3]同样,阅读对于写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才可以在写作中发挥的游刃有余,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既要追求数量,又要兼顾质量,让学生不因为“完成阅读任务”而去阅读,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乐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可以及时记录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可以表达某种情感,这种理解、认识和情感可能是传瞬即逝的,如果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可能过去就忘掉了,所以需要及时记录,这种瞬间的灵感可能就是完成一篇优秀文章的“智慧之光”。
五、总结
真情实感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触发真情倾吐真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而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的研究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晓梅,王雪梅.小学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三步曲”[J].新课程(上), 2017(05):78.
[2]董永芳.作文是心境的感受——基于真情实感的小学作文教学浅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7):40.
[3]李海华.小学作文教学突破情感和语言难点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1):96.
论文作者:丁卫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真情实感论文; 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