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少新
天津鲁能泰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并促进城市工程的多样化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其中给排水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排水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要高度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并加强对其的研究,积极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1导言
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足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比起以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给排水工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非常的关键,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这对给排水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不会延误工期,还能确保其安全性。
2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由于绝大多数的建筑是多层建筑,因此建筑工程当中的给排水系统在纵向上更为复杂,这就导致建筑各层给排水管道的压强差距大。如果采用单区供水的模式,不仅会严重影响给排水的效率,同时还会对给排水管道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进而影响到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此,应当采用纵向多区供水模式,在提升给排水效率的同时,减轻为给排水管道系统带来的负担。一般情况下会根据楼层高度采用高、中、低三区供水,或是高、低两区供水的模式,从而保障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由于建筑的结构密度和楼层通常较高,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在建筑中将会迅速蔓延速,严重威胁到住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建筑消防系统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必须得到较高的保障。由于建筑的纵向结构复杂,特别是针对高层建筑,必须配备水箱和水泵保障二次供水。但纵向结构的复杂导致给排水的管道很长,极易导致水质被污染,传统的给排水管道材料和施工工艺不足以完全满足如今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将新材料、新工艺投入使用。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3.1管道渗漏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运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容易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并且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采购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使得材料质量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这样不但会造成管道出现渗漏,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如果管材质量不达标,出现砂眼现象,会降低管道使用效果。由于给排水施工环境相对复杂,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挑战,并且环境温差相对较大,容易使材料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一方面会使得降低材料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容易使管道出现断裂,导致渗漏现象的产生。
3.2排水管道堵塞问题
在建筑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规范设置坡度,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操作,就容易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一旦管道堵塞,轻则需要进行截断操作,严重时还要更换管件。首先,如果在管道的设计中选用了过细的管道,势必会降低排水能力。其次,在安装操作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特别是接道口缠绕不到位,麻丝进入管内,最终导致管道的堵塞问题的出现。
3.3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从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来看,很多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没有征得相关人员同意就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给工程带来较大安全隐患,设计方案关系着施工质量,如果管理部门缺少对施工人员的监督,使得施工人员操作不够规范,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其次,很多给排水施工人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如果管理人员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很难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而降低人们对工程的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有的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佩戴安全帽,如果管理人员缺少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会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不到提高,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4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及发展趋势
4.1重视监管,全面管控质量
首先,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进度和质量的监管。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平稳进行,要统一协调技术和施工人员。在统一的安排下,科学、准确的对预留洞和排水口管道进行施工,特别是要重视排水的调试、排水口位置的选择、水表的安装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把握质量和步调相同。另外,预留埋设和归类分区施工。预留埋设是否准确与建筑施工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对以后能否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重视。按照提前准备好的计划,合理、谨慎的预留,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方法。实际应用中,建筑的面积和相对垂直高度较大,如果想要同步、井井有条的进行施工,就必须归类分区施工,这样做的优点就在于能缩短工程周期和高效的组织和安排。
4.2采取分区施工模式
由于大部分建筑楼层较多,所以建筑工程当中的给排水系统在纵向上十分复杂,导致施工的范围较大而且较为分散,为施工技术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为此,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分区施工模式,科学划分施工资源,从而提高施工和管理的效率。在为施工进行分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应依照系统设计进行纵向分区,且各个分区的施工量不能有较大差距。在分区施工模式下,施工技术的管理将会更加高效、明晰。
4.3做好施工阶段的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的工作量相对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常常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协调,从而使给排水工程顺利进行。首先,控制给排水工程进度。在主体建筑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再实行小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这样不但能够对工程进行明确分工,还能使施工人员明确工作重点,进而提高施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督力度,避免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出现操作不当现象。其次,对预留埋设进行分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预留一定孔洞,确保孔洞大小与实际情况一致,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勘察工作,提高孔洞的准确性。
4.4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建筑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建筑给排水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利用水质监测设备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定期的校核,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实用性,同时可以依照当地的实际环境,例如南方地区年降水量比较多,要在建筑楼顶安装雨水收集容器,从而将其进行汇总收集和二次利用,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要积极应用新型管道,避免其出现损坏等情况,并积极发展水泵隔振技术,在提升管道功率的同时能够降低噪音。
5结论
总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程当中,建筑给排水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不仅为整个建筑的质量提供的一定的保障,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因此,要依照技术规范要求,合理规划施工技术要点,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克申.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47-148.
[2]李东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江西建材,2017(16):79+83.
[3]高国华,闫小华.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62.
[4]孙适.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84.
论文作者:纪少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分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