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陈银河精彩的中文书名_陈寅恪论文

“对对”:陈银河精彩的中文书名_陈寅恪论文

“对对子”:陈寅恪妙拟国文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文论文,陈寅恪论文,对对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1932年时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的刘文典(字叔雅)先生让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国文试题。陈先生所出的国文试题中有“对对子”一题,即给出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在当时反响很大,有人损之,有人誉之。就“对对子”一题,陈先生接受过当时清华大学暑期周刊记者的采访,并就此问题还专门撰写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篇长文,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周刊”上发表。该文详尽阐述了出此题之意图:一是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虚实词及应用;二是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陈先生说:“凡中国之韵文诗赋词曲无论矣,即美术性散文,亦必有适当之声调。若读者不能分平仄,则不能完全欣赏与了解,竟与不读相去无几,遑论仿作与转译。”三是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读书多少,语言之贫富;四是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思想条理,即有无思想性及逻辑性。正是因为有以上四大优点,陈先生称“对对子”为“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征有密切关系者”。

陈寅恪先生当年出的“对对子”试题只在清华大学入学国文试题中占十分之一的分值,有两个上联,一个上联为“孙行者”,另一个上联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两联都没有标准答案。陈先生认为“对对子”与做作文属同一性质,不必有标准答案。同一试题中先生所出的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记”。后来陈先生回忆此事时说:他所出的“对对子”题中“孙行者”的下联实想让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应。“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据当年清华暑期周刊记者采访时陈先生说:当时他阅卷时看到有考生以“祖冲之”(南北朝时科学家,他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1000年)、“王引之”(清代训诂学家,江苏高邮人,与其父王念孙在音韵方面著述颇丰,校正文字,阐明古义,每有创新,历史上称为高邮王氏父子)等相对,陈先生对“王引之”倍加赞赏,认为“王”有“祖”之意。“少小离家老大回”一联据陈先生讲阅卷时看到有考生对以“匆忙入校从容出”,陈先生认为这样对也可以。同年先生还给本科二、三年级转入清华的考试题中也出了“对对子”一题,上联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给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入学试题中出的上联为“墨西哥”,当时有人对以“淮南子”,先生认为后两字对得极工整。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在喜庆节日、开业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中都要张贴对联以示庆贺。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中也保存了大量的历代名联佳对,是人们观光游览中常常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对联融思想与艺术于一炉,是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今天,对联这一古老的艺术已走向了世界,只要有华夏儿女居住的地方,就能寻觅到对联的踪迹。陈寅恪先生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出发,出“对对子”试题来考察应试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如用时下的术语来评价,我认为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综合能力”考题。

标签:;  ;  

“对对”:陈银河精彩的中文书名_陈寅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