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目的:将前路分节段手术、长节段手术用于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实验组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参照组行长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两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2.63%,低于参照组的18.42%(P<0.05)。结论: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长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效果更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与并发症,值得应用。
【关键词】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长节段手术;多节段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039-02
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其疾病基础为退行性病理改变[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快,多节段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基于疾病的生理特点,对本病最直接治疗方法为解除前方压迫,经前路手术将颈椎间盘或增生骨赘切除,可有效起到减压效果[2]。本文将前路分节段手术、长节段手术用于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旨在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多节段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6~71岁,平均(56.25±2.79)岁,病变累及C3-C6者11例,累及C4-C7者9例,累及C3-C7者18例。参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56.29±2.83)岁,病变累及C3-C6者12例,累及C4-C7者10例,累及C3-C7者16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经X线片、MRI确诊为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不符合手术适应症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手术耐受性较差者;一般资料不完整者;有手术或麻醉禁忌症者。
1.3 方法
参照组实施长节段手术,取仰卧位,行全麻,将软垫置于患者肩下,使其颈椎适当后仰。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行纵向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依次切开,钝性分离颈血管鞘和气管食管鞘间隙,直至颈椎体前。于C型臂X线机下对病变节段进行定位,参照组手术方法:切除手术视野范围内椎间盘,随后于双侧颈长肌内、钩突内行椎体连续切除,切至后纵韧带,形成矩形减压槽。将后纵韧带切除后,潜行减压槽底部。应用大小适宜的肽网,填充松质骨后嵌入减压槽内。将长钛板预弯后,使用4枚螺钉将其固定于上下椎体中。使用生理盐水将切口彻底冲洗后常规引流,将切口逐层关闭。
实验组行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术中不连续对椎体、椎间盘切除,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实施单椎体次全切除,并行减压植骨融合,将中间部分椎体保留。对主要病变节段椎体行次全切,使用CasPer撑开器将次要病变节段椎间隙撑开,随后将椎间盘、后纵韧带切除。将肽网植入减压节段内,将长钛板预弯后,植入螺钉于上下、中间保留椎体固定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将切口彻底冲洗后常规引流,将切口逐层关闭。术后24小时可将引流管拔出,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术后4天可鼓励患者带颈围下床活动,嘱患者佩戴颈围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以视觉模拟法(VAS)[3]对两组术后疼痛进行测评,分数越低,提示疼痛越轻。以JOA评分量表[4]对两组神经功能进行测评,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好。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
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比较(x-±s) 分组n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
(d)术后VAS评分(分)
3.讨论
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占颈椎病9.23%至10.02%左右。大部分多节段颈椎病呈进行发展,一旦确诊需及时实施手术治疗,但目前临床对本病手术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疾病特点,多节段颈椎病病变范围较长,相比后路手术而言,前路手术方法选择更多,其中前路分节段、长节段手术适用于多数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长节段手术通过对2或3个椎体连续切除,可形成较长减压槽,常规植入肽网后可导致减压节段弧度变直[6]。有研究表示,对长肽网预弯可有效达到恢复颈椎前凸的效果,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困难,存在一定局限性,需大量临床验证及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此外长节段减压后形成的较长减压槽,需使用长腓骨或长肽网进行植骨,容易出现塌陷、移位等现象,导致植骨融合率较低[7]。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为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新型手术方式,其结合了单节段椎体次全切及椎间盘切除减压术,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组合方法,具有应用灵活、操作简便等特点。分节段手术通过将减压分成2至3部分,将减压节段中间部分椎体进行保留并植入螺钉,通过提拉作用可促使椎体和预弯钢板更加伏服帖,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为机体神经功能改善提供较好的局部力学环境[8]。本次实验组实施分节段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SA评分、JOA评分各项指标相对参照组更好,术后并发症率也相对更低。提示与长节段手术相比,前路分节段手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手术相比长节段手术效果更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与并发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佚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与后路治疗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5):61-63.
[2]姜运铎,毕郑刚,袁绍辉,等.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西部医学,2017,29(8):1076-1080.
[3]佚名.颈椎前路Hybrid微创手术在多节段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11):797-800.
[4]蔡奇霖,张智,郑佳状.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0):1074-1077.
[5]马航展,黎泽森,李桂英等.前路椎体次全切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7,28(2):296-299.
[6]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6,29(3):205-210.
[7]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603-606.
[8]李孝海,陶海鹰,卫爱林,等.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2):125-126.
论文作者:丁源1,曾广吾1,董时纯1,陈前芬2,胡太兵1,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手术论文; 前路论文; 颈椎论文; 颈椎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