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06月30日-2014年12月30日在我院因老年性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患眼共80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眼。A组为透明角膜切口,B组为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记录2组患者在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眼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明显优于A组,角膜散光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较透明角膜切口有效减小术后角膜散光。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切口;角膜散光;
白内障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是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在多见的手术方式有超声乳化术(PHACO)、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等,本文探讨的即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06月30日-2014年12月30日在我院因老年性白内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患眼共80例。入选标准是被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老年患者,排除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并排除屈光不正、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炎、眼外伤等眼部相关疾患。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眼。2组年龄、性别、术前视力、术前角膜散光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达3个月且手术前后资料完整,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
术前均用奥布卡因表面麻醉,A组患眼采用透明3.2mm穿刺刀于10:00-11:00行角膜直线形切口,15°穿刺刀于2:00处行穿刺,前房注入粘弹剂,截囊针环形撕囊,水分离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核,IA吸除皮质,前房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IA吸除残留的粘弹剂及皮质,水密切口。B组则采用2.5mm板层刀于10:00-11:00在角巩膜缘后1mm处做巩膜隧道切口,深度为1/2巩膜厚度,向前分离直达角膜缘,用3.2mm穿刺刀于隧道切口前端穿刺入前房内,手术过程同A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手术医师完成,过程顺利。
1.3 术前准备及术后用药、随访
术前3天起,左氧氟沙星4次/日。术后患眼用药: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术眼共2周(第一周4次/天,第二周2次/天),普拉洛芬滴眼液点术眼共4周(4次/天),玻璃酸钠滴眼液点术眼共4周(4次/天)。定期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眼药水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统计软件中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分析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偏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
2.结果
由表1结果可知,B组患者在术后1周、1月及3月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结果可知,两组术前角膜散光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在术后1周、1月及3月的角膜散光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据相关部门统计,白内障的发病率大约为70%,且呈现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手术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由过去的单纯复明手术逐渐完善为趋光手术[3]。白内障手术源性引起的角膜散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白内障患者在术后出现角膜散光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等[3] 。通常情况下,当手术切口越小、距离角膜屈光中心越远,产生的角膜散光也就越小。 与传统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囊外摘出术相比,超声乳化术的切口为微小透明角膜切口,远远小于传统切口(10 ~12mm),从而可以有效缩短角膜屈光状态在术后稳定时间[4] 。
角膜散光的程度与手术切口所选取的位置、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且与切口的长度呈正相关性,与切口到角膜的距离呈负相关性,即手术切口离角膜越近,角膜散光的程度越高,反之离角膜越远,角 膜散光的程度越低[6]。本研究中2组患眼手术切口长度一致,排除了切口长度对角膜散光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组患眼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明显优于A组,角膜散光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巩膜隧道切口较透明角膜切口有效减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及提高术后视力的恢复。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具有术后散光小、角膜透明区域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和更安全的优点,合理选择手术切口的位置、方向及大小,可以有效减小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力,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堪兴,杨倍增.眼科学第8版.
2.王青.白内障不同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0.
3.万美玲,刘丹.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巩膜隧道切口对角膜散光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5,4(4):678-680.
4.朱安仑.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手术性散光的预防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8):99~102.
5.李敏,陈轶卉,盛敏杰.2种白内障手术切口对术后泪膜和眼表 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4,37(4):336~339.
6.翟名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24-1626.
论文作者:季星岑,卢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角膜论文; 切口论文; 白内障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超声论文; 巩膜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