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博弈——谈“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与阅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削足适履论文,命题论文,新课标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摘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按常理,高考作文的命题人有义务把对考生写作的要求清晰地表述在试卷上,考生需要依据这清晰的要求完成自己的考场作文,而阅卷人的责任就是依据题目的要求和与之相适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一切原本像“1+1=2”一样简单,像没有污染的空气一样透明。可是,在中国高考现实的舞台上,却被演变得扭曲隐晦,怪象纷呈。
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十年前。还在课程标准颁发推行之前,“话题命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已闪亮登场。从1999年到2005年,由考试中心命制的12份语文试题,都采用“话题命题”的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考作文题目开放的主导趋势和其间的若干调整。这一开放趋势,其后也是各省市独立命题的主流方向。
【1999年全国卷作文题】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请以……为作文内容的范围”这种提法前所未见,“话题命题”是中国高考对作文命题形式的一项创举。“可以大胆想象”“只要与……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一系列提示语,明确地表达着对写作“自主开放”的鼓励。这种“话题命题”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考生写作思维的“天足”,使写作回归了应有的自然状态。
【2000年全国卷作文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
“话题”的提法首次正式出现在作文题目中。题目做了更明确的提示:“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诸多方面也都进一步“开放”:内容方面提示“只要与……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写法方面提示“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文体方面解禁了“诗歌”。
【2001年全国卷作文题】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突出的调整是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可以看做是对作文范围的明确限定,也可以看做是对“话题命题”形式的进一步明确。“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广阔空间。
【2002年全国卷作文题】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的说明,表明作文题目赋予所给出材料的属性不是限制,而是提示。
【2003年全国卷作文题】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题目特别就《韩非子》中的寓言材料,结合现实生活做了多角度提示性的解说。“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的说明,进一步表明作文题目赋予所给出材料的属性不是限制,而是提示。
【2004年(Ⅰ、Ⅱ、Ⅲ、Ⅳ)-2005年(Ⅰ、Ⅱ、Ⅲ)全国卷作文题】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4年和2005年全国卷共给出了7个作文题目,继续呈现稳定的开放态势。
看得出来,在命题一方,抛掉缠裹在作文题目上的布条,解放考生写作“天足”之意已决。
可以说,高考作文题目的这种开放,从一开始就在阅卷一方遭遇质疑。相当数量的阅卷负责人认为:“话题作文不管范围多大,都应该‘广阔有边’,也就是要有明确的限制,这是由高考的选拔功能决定的。那种乱云飞渡、任意东西式的浮想联翩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以防止宿构套写,从而保证考查的效度和区分度。话题和限制过于宽泛可能使‘作文宿构’的大门洞开,其结果必然损害高考的选拔功能。”
出现这种与命题意图抵牾的质疑,既有传统认识束缚的原因,也有阅卷实际困难的因素。须知,阅卷负责人是握有掌控阅卷权力的。于是,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开始出现,诸如不喜欢考生写新鲜体裁,主张写一般性议论文、记叙文;不赞成华丽的文辞,鼓励朴实的文风等等:总之是在试卷题目的要求之外,悄然设置一双小鞋。“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博弈已现端倪。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行,从2006年起,考试中心将作文题目的形式改成“新型材料命题”。称其为“新型材料命题”,是因为这种题目比此前通行过的“材料命题”多了一段提示语。
【2006年(Ⅰ、Ⅱ)全国卷作文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按:全国Ⅰ卷,没有“内容”要求,这或许是尝试,或许是遗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以说,作文题目对写作的要求总体上是清晰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应是提示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和“侧面”构思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应当既可以是整体“内容及其含意”,也可以是某一“侧面”“角度”的“内容及其含意”。其继续“解放天足”的意图相当明确。大概因为题目开放,为防止套作、抄袭,特别加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
但是,各省阅卷操作中却出现了各行其是的“作文评分细则”,“细则”虽有差异,但强调限制却是大体上的共识。例如某省的阅卷《评分细则》规定:凡准确围绕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的,无论从何种角度引发开去,命题立意均可视为“切合题意”;凡能够围绕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的,视为“符合题意”;凡未能全面把握材料含意,仅就一局部立意行文的,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凡脱离了材料的整体或局部含意,仅仅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立意行文的,视为“偏离题意”。
这里以是否“围绕材料的整体含意立意行文”作为评分的第一标准,将“立意”划分为四个等级。将题目里“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偷换为“围绕材料的整体”,与“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明显抵触。
造成这种抵触既有观念陈旧狭隘的原因,也有阅卷操作的具体因素——如此大规模的快速阅卷,如果不在立意上划出等级,大有局面失控之虞。于是,被命题放开的天足,又生生被截削,塞进“评分细则”的小鞋。命题“解放天足”的意图与阅卷“削足适履”的掌控,二者之间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在这场博弈中,“套作”和“抄袭”的标准,命题人从来就没有清楚说明过,更没有举出实例佐证。以至于在很多地方,“套作”和“抄袭”,相当随意地成了阅卷中的绞索,更有把外延扩大到“宿构”(或误称“速构”)的。一名阅卷老师写文章说:“这一类据我们判断,多为宿构作文。”因这种“判断”而“枉死”的考生,何其冤枉!
【2007年(Ⅰ、Ⅱ)-2008年(Ⅰ、Ⅱ、“新课标海南宁夏卷”)全国卷作文题】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高考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针对阅卷操作对题目要求的曲解,命题索性去掉了“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并且撰文作出明确解说:“生活材料故事复杂一点,会更加贴近自然和贴近人生;作文材料复杂一些,这有利于选择角度的增加,有利于高考作文的多样化。”但是,博弈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阅卷领导者的观念一时难以扭转,即便扭转过来,在阅卷中也难以掌控操作。他们认为:“开放性不是越大越好,不能无限开放,而是要有限度。否则后患无穷。阅卷人一文一变,在高强度脑力劳动中无数次变换价值标准和主题词,也容易造成阅卷者人际差异。”于是,无论命题这厢怎样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解放天足”,阅卷那边依旧拟定“最佳立意”,甚至规定作文中必须出现某某、某某词语,否则便视为跑题。题目越开放,小鞋越勒紧。“削足适履”与“解放天足”的博弈方兴未艾。
如何评判这场博弈?当然需要一条评判的底线。任何行为都必须有评判的底线。评判海峡两岸的行为,“一个中国”是底线;评判达赖集团的行径,“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底线;评判一位中国公民的作为,“宪法”是底线;评判高考作文这场博弈,课程标准就是底线。以课程标准为准则,“解放天足”天经地义,“解放天足”势在必行。或曰: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区分是高考试题的重要职能,而区分就不能过于开放。教学可以放开,考试必须收紧。但是,我们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作文教学,就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中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考试收紧,落实推进新课标就是空谈。
其实,任何作文命题形式和给出的材料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是如此。广义而言,写作是一项创造,在写作领域,没有立意“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好或不好”的标准。前者,有意无意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后者,旗帜鲜明地激励着学生的创造意愿。作文立意,当然应该健康、积极,只有通读斟酌全文,才能判断对错优劣。但是,阅卷也有自身的难处。中国高考,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每年考生逾千万。各省市统一阅卷,要组织几百上千名阅卷人,在少则几天,多则十来天的时限内完成。每篇作文均摊评阅时间只有区区一两分钟。权威性的研究告诉我们:在阅读总量2326字的情况下,阅读“常速”为309字/分钟,“快速”为426字/分钟,“极速”为592字/分钟。(廖建桥、张万山《人类工效学·论中文的阅读速度》)这等于要求每位阅卷老师需要像机器一样,以接近“极速”做持续阅读,这其中还包括若干项类、等级标准的衡量和打分操作。这无异于要每位阅卷老师都以博尔特的百米速度,连续跑若干个马拉松。可以说,这是一项完全无视客观实际的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果再把理论上无穷丰富的角度,无限浩繁的主题词,交由阅卷人判断,一文一变,在高强度脑力劳动中无数次变换价值标准和主题词,那就必然构成阅卷机能瘫痪。看来,也只好用“立意”裁定,快刀斩乱麻了。“要理没有,要命有一条!”我想,这应该是每位阅卷领导者的内心独白。那么,为什么不增添阅卷人手呢?拜托,且不说经费,就是组织现在这种规模的阅卷队伍,也已经良莠混杂,质量难保;再添丁进口,岂不是更无法掌控,没了准星?
阅卷面对的这种窘境,命题人就不知道吗?我想是应该知道的,但命题人负责的是命题,是要落实课程标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果命题人稍微考虑一点阅卷实际,也不会年复一年给出如此庞杂,根本无法使用的评分标准了。
如果说博弈双方,命题人和阅卷人,“老死不相往来”,以致出现隔阂,也还可以理解;奇怪的是,其间交流很多,在独立命题的各省市,还统归本省市教育考试院这一专门机构负责。可矛盾依旧突出,博弈还在继续。这可苦了广大考生:命题鼓励他放开天足,阅卷偏把他削入小鞋。一“放”一“削”,几年下来,中学教师和学生早已方寸大乱,锐意全无。形形色色叫卖裹脚布的掮客商贩应运而生,课程标准成为一纸空文。我们的学生满怀纵横文思的渴盼,又充满被判“跑题”的担忧。我们不禁要问:这场“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博弈还要继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