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论文_颜群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论文_颜群

(身份证:51390119900829xxxx)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所必需的设备,可以为电力用户和供电单位提供最准确的电能计量信息。目前,国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相应的电力需求也有上升的趋势。这无疑对电能计量装置本身的准确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与供电方和用户之间的各自利益有直接的联系。从源头上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偏差,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度,以达到实现准确合理的计量为目的。本文针对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影响因素;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因人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科学技术经过改革和创造展示在人们面前,造成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及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力工业历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是常用装置,也是一个重要设备影响着电力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高低,关乎着整体电力系统发展方向。

1、智能电能的重要性

目前,生产和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是电能,电能的消耗是用电能表来衡量的,电能表所得的数据是供用电双方进行结算的重要依据,一旦计量数据出现误差,与实际用电不一致的话,就会造成双方利益的损害。如果测量误差长期存在,则也会影响发电企业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测量仪表的准确性。在电力市场持续改善的情况下,供需双方更关心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这对当前的电力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要求他们增加研究力度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或避免误差的发生,使供电、发电以及用电三者之间的利益得到保证。

2、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原因

(1)互感器的误差

一开始时,用户安装的互感器的准确度的水平太低,以至于不能应用于电力计量装置,难以精确计量。根据中国互感器的等级标准,准确地说,在0.8-1.0的功率范围内和0.25-1.0的额定负荷范围内的互感器的误差,是不可以超过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精确等级。如果超出此范围,则不能保证互感器的准确度,因为功率与负荷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因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产生的误差,就造成了电能计量的不准确。

(2)二次回路误差和二次导线压降误差

针对部分的电能计量装置来说,因其没有专用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配置,空气开关(继电器触点)熔断器和导线阻抗等设备就会安装在二次回路上,这部分的设备与电能计量无关,但在接收入后,就会导致二次回种的负荷增加,这将造成线路压除,而线路的相移和压降将导致互感器产生额外的误差进而使电能表的计量产生误差,给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电能表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能表,而电能表的误差也是影响电能计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电能表的误差都是因电能表本身的质量。不正确的使用和负载等,就会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当电能表进行电能计量时,无论是断开还是接线,都会影响电表的计量准确性,但这种错误是较为明显,易于发现。但是,如果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电能而导致计量出现误差,则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误差很小且难以检测到。电能表作为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是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进行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电能表无论是使用误差还是接线误差,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确保它们符合规定要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子式电能表,这种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功率和负载电流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导致产生基本误差。因此,电子式电能表本身的功率会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且在实际的接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额外的误差,这都会影响到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电能计量表准确性的措施

(1)选用适当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

计量误差的产生与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误差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同时在选择电流互感器时,一般都会选择S级电流互感器,这种互感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保证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配对组合是否合适,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合成时的误差产生,在对电流和电压互感器进行组合的时候,需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否相等及符号是否相反,必须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相等的及符号是相反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化应从其实际应用来判断,在实际负荷电流小于0.3的情况下,应用电流互感器和S级互感器是最恰当的。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选择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其二次负荷主要由接触电阻、电流圈组成以及外接导线电阻。

(2)采用合格的电能表

在选择电能表时,有必要根据具体规定和使用要求,选用高稳定性及高精确度的合格电能表。目前我国电子式电能表在功能和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且误差也比较稳定,一些辅助性功能也不断的开发出来,特别是一些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不仅具有低功耗,而且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但为了避免其在低载负荷点运行造成误差的产生,则在实际选择中尽可能的选择宽负载的S级电子式电能表,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计量误差。

(3)采用正确的计量方式,降低错误接线几率

电能计量装置的连接方式取决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三相系统不平衡时,中性点会流过不平衡电流。如果这种接地系统使用三线计量方法,则会产生额外的计量误差,因此应使用三相四线的计量方法;对于中性点绝缘系统,任何情况下不平衡电流都不会在中性点流动,使用三相三线计量方法时不会产生额外计量误差。三相三线计量方法中的两个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和电能表之间应使用四线分相接法;三相四线计量方法中三个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和电能表之间应使用六线分相接法,从而有利于降低错误接线几率,方便现场检查接线,并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4)降低二次回路电压降

为了降低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电压降,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35Kv以上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可以配备熔断器,不应该配备隔离开关来辅助触电,如果互感器二次回路计量费用为35Kv,则在此情况下不应配置隔离开关辅助触电。当使用互感器二次回路时,熔断器应保持在10毫伏范围内的电压。所用电能表的数量也应适当减少,并应多使用多功能电能表,从而有利于减少二次负荷组与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其次,正确选择二次回路导线截面负载电流,如果其是通过串接点连接或二次连接导线的,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电流产生电压降,使变互感器二次端ISI和电能表均两者电压不相等,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口的位置和炼制的变化都会导致电能表端电压的变化,最终导致电能表出现误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扩大二次回路截面接或压缩二次回路长度等措施,以降低二次回路中的电压降。那么当对导线进行截面时,其最佳的截面面积则是大于或等于25ram。最后,专用计量二次回路尽量不和测量、保护同一回路,更多使用计量二次回路,减少对一个回路的使用量,交错使用,尽量不与测量及保护处于同一回路。

4、结语

现今,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高速,电力市场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对计量的准确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电力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将电能表计量准确性作为是其工作的重点,尽量降低误差的产生,从而使电能表的工作效率和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保障了供用电两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徐有峰.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原因与调整[J].品牌与标准化,2016.

[2]宋荣.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及调整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

[3]陈顺芹,徐文静.电能表计量误差影响因素的分[J].硅谷,2016.

论文作者:颜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论文_颜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