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人民医院 151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快速房颤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衰并快速房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地兰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后的心室率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治疗1 d后复律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速度快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快速房颤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减慢心室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快速房颤;效果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且患者出现心衰后可能会并发心房颤动,使患者的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因此,控制房颤尤为重要。现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衰并快速房颤患者作为此次从研究的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地兰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胺碘酮治疗,通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快速房颤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心衰并快速房颤患者作为此次从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在研究前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有所了解,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房颤时心室率均在145~198次/min。实验组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3.48±2.18)岁,其中冠心病患者2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6例,扩张性心脏病患者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3.43±2.23)岁,其中冠心病患者2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6例,扩张性心脏病患者3例。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间的P值>0.05,这就说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患者的基本资料不会影响本次实验结果,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地兰治疗,将0.2 mg的西地兰稀释,再给予患者静脉推注,如果推注20 min后没有效果,则再按照上述方法注射,内药物总量不得超过1.0 mg/d。给予实验组患者胺碘酮治疗,将胺碘酮溶于150 mg的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控制滴注速度为0.5 mg/min,内的药量不得超过800 mg/d。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应用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等,监测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电,及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段的心室率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以及复律率的情况。
1.3判定标准 本实验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2]。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房颤转复且静息时的心室率为60~80次/min;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持续性房颤变为阵发性房颤且2 w内患者的心室率在80~100次/min,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减少了60%以上;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心室率情况等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治疗总有效率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则可以认为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结果
2.1不同时段心室率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率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患者心室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9.22%,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复律率的对比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有研究显示,心衰患者中,大约20%的会并发心房颤动,使患者的病情恶化。若患者还患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还会出现休克、心功能恶化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死亡机率[3]。心衰和房颤这两种疾病互相影响,因此,转复窦性心律以及减慢心室率尤为重要[4]。目前,临床上减慢心室率以及转复心率的常用药物其疗效不是十分满意,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中,两组患者的心室率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患者心室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9.22%,P<0.05,上述数据说明,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快速减慢患者的心室率,提高患者的复律率。
综上所述,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凌云.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6):1119-1120.
[2]蒋军华,郑乃清,何皓,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103-103.
[3]常云仙.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2(9):25-27.
[4]蒋冀渊.胺碘酮在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8):237-237.
[5]贾巧芬,贾延杰,倪西营,等.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6.
论文作者:盛煜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衰论文; 心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房颤论文; 快速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