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分析论文_禤毅其

佛山市三水建晖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8100

摘要:我国的建筑事业在稳步的发展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得到高效发展,创新混凝土技术对于城市建筑工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颇为常见的技术之一,现代人们对于环保理念愈加重视,建筑工程也开始向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方向转变。这对混凝土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强度与生态环保的部分均需要符合标准。基于此本文就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进行探讨,研究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情况,以便促进建筑行业施工质量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创新;应用

引言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混凝土进行施工,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其施工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必定会对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加强和创新,这对于现代混凝土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主要是指水、水泥和颗粒状在添加剂和混合料在规定的比例下,经过均匀搅拌混合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胶状体,凝固后成型的材料,因为它具有取材简单,价格便宜,生产过程简单等优点,因此使用量原来越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可以与钢筋牢固地结合,并形成具有坚固性强、抗压强度高、经济效用高且耐久性强的等优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已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增大,在当今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工程中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创新

2.1、固体废渣利用技术

在建筑工程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会有大量的固体废渣产生,但是针对这部分固体废渣如何处理,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一般都是集中地放置,或者运走固体废渣等方式,而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可以实现充分地利用,有效地处理部分的固体废渣,针对有些具有比较强的活性矿渣以及粉煤灰等,在传统处理上通过填埋运走的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不同程度的破坏了环境。而利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在预拌生产中就可加这部分固体废渣,不仅不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能够使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不过应用固体废渣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也要分析所用废渣,只有对固体废渣的主要成份进行全面的把控,才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同时加入外加剂、沙以及砾石进行搅拌,使固体废渣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使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创新意义得到发挥。充分利用固体废渣,不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解决,而且对利用废弃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2、绿色混凝土技术

在现代的混凝土技术中积极融入生态环保的概念,可以减少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产生的破坏,绿色环保的混凝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再生骨料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而言,主要是运用废弃的破碎的混凝土以及较少使用的混凝土做好清洗与配置进而生成新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新型的混凝土,能够保护环境,降低建筑的工程造价的基本,高效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二次运用,这与建筑企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

对于再生骨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使现代的混凝土技术得到发展。对于轻骨料混凝土而言,主要基础是轻骨料和细砂,按照一定的比例做好配置工作,发明出更新的混凝土,主要的目的是对于价值性不高的混凝土与废气的混凝土做好清洗与破碎工作,并依据一定比例做好二次的加工工作,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获得更新的骨料。它属于循环再利用型的混凝土技术,更适合生态环保的基本理念,可以重复利用废弃的材料,并有助于创新混凝土技术。在具体的建筑施工阶段,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的建设成本,更好的利用废气资源,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符合建筑工程中对于生态环保施工的需要。与此同时,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渗透性的功能,同时又具备吸水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分析好建筑工程,对比所有的建筑施工的数据,并运用在建筑施工中。具体的混凝土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2.3、初级的智能混凝土

能够感知、自我适应、自我修复的混凝土的出现标志着混凝土技术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在混凝土中加入智能型组分,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自我感知的能力,如在混凝土中加入金属类组分或石墨、碳纤维等碳类组分可实现混凝土性能的自我诊断功能。在混凝土中掺入活性成分及有机类细纤维,能在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现象后自我修复,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裂缝达到一定程度后,自我修复的功能失去了作用,尚需进一步开发研究。

2.4、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层建筑物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性能要求极高,通常要高于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相同的配筋率的情况下,比普通混凝土的断面积小,耐久性能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自收缩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开裂现象,人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粗细骨料的配比量,添加钢纤维或有机纤维等措施解决了该问题。

3、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楼层较高的建筑中运用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事业中最为关键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进步,以某工程案例为例说明现代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建筑工程的总面积为45万m2,高度为400m,地下5层,地面95层,总层数为100层,其主体建筑呈现椎体结构,核心组成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C100混凝土自身的抗压能力高于95%100MPa的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标准值,所使用的水泥是粉煤灰,矿粉与硅粉共同构成的水泥。这种类型的水泥是在高层以上的建筑中基础承重柱墙的施工中运用,这种水泥能够加大建筑自身的应变能力,在高层建筑中运用C100混凝土,应该把C100混凝土运送至400m以上的高空中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要,而且这种水泥自身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并且用水量较低自身的流动性较强。尽管C100混凝土自身的吸附性与减水性较强,然而面对大量的水,它会增加混凝土在实际的搅拌中的粘稠度。

可以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运用以下措施做好完善工作。第一,完善混凝土的原材料,确保混泥土的质量,努力研究发明流动性较高的混凝土。第二,选择适合施工需要的泵机器保证混凝土运输中的安全可靠性。第三,研究发明能够处理高压力的泵机器,实现混凝土能够较好的进行高空作业。

结束语

总之,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愈来愈高,为实现建筑工程的高施工质量,需要加大对于混凝土的创新利用。现代混凝土技术能够高效利用资源,对于固体废渣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在发生,并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希黔,王军.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4,43(01):7-13.

[2] 张维涛,孙养梅.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创新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86.

[3] 孟书灵.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及其运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85.

论文作者:禤毅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分析论文_禤毅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