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考查能力——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新课标文科综合卷Ⅰ、Ⅱ)评析与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新课标论文,文科综合论文,能力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试题整体特点 当下,全国高考命题呈现“群雄逐鹿”——即多套教材、多张试卷——态势,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能力、素养立意的特征十分明显。结合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科综合(卷Ⅰ、Ⅱ)历史试题看,突出体现了《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考试说明》中的两点重要原则。 其一,在考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科素养,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而是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 二、典型试题评析 (一)学科能力之一:再认、再现史实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第一原则是:用史实说话。对这种历史学科最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势必会在高考试题中出现。 例1(卷Ⅰ第26题):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评析】题干所述现象——宋代民间崇拜,在现行教材中完全没有涉及,但考生通过已有知识可以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文中不仅涉及海上保护神妈祖,也提到了妇幼保护神临水夫人,故不能简单用“朝廷鼓励海洋开发”解释;而宋代更是女性地位下降时期,统治思想——儒学(理学)具有“不语怪力乱神”的特点,与民间神祇崇拜更不相容;故题干现象只能用C项解释:宋代东南地区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其地方风俗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本题是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历史知识的典型题目。 (二)学科能力之二: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 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途径除教材之外,就是各种历史材料。因此,必须具备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生所接触的历史材料不仅很有可能之前见所未见,更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与教材结论不一致。这就同时提醒师生:教材仅仅是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解释,而非全部解释,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而非唯一的依据,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考生必须具备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处理与分析,独立得出结论的能力。 例2(卷Ⅰ第27题):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评析】本题的材料是由数字组成的表格,对学生的史实掌握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其中,A项不能解释在理学影响力总体扩大的情况下,何以导致河南状元人数锐减而江苏状元人数飙升;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河南”不能指代“中原”,属以偏概全类的错误;D项则属明显错项,因明清两代绝大部分时间内政治重心位于北方而非南方;B项则相对合理:由于宋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南方经济、文化繁荣,造成材料中现象出现。 (三)学科能力之三:能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异同 比较(对比)是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方法,比较类型的考题在当下高考中比比皆是。 例3(卷Ⅰ第40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评析】本题属典型的对比型试题,分别考查考生对相关内容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提炼。其中,材料一属情境创设,其用意在于借助韩愈的观点强调汉儒与孔孟的区别。而考生要答出具体内容,则需结合所学而不能依靠材料。而第二问则相反,考生需借助材料对相同点进行概括。 (四)学科能力之四:能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评价 这是历史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考生需在日常学习中,形成历史评价的基本标准和方法,在考试中运用这些标准和方法去评价新现象、新人物。 例4(卷Ⅰ第48题): 材料 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评析】本题第二问属于通过指出意义考查历史评价。丘处机是一个在现行教材中完全没有出现过的人物,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原则、标准是相通的。考生应将平时学习中所掌握的相关方法迁移至对新人物的评价中。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 面对当下高考试题呈现的特点,教师的日常教学须有相应的应对策略,试谈拙见。 (一)注重训练学生掌握史实 这可能是历史学科令考生最感头痛的学科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知识性,考生在高三复习中要完成一个硬性指标,即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上所涉及的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史事,这势必会花费大量时间,极大地增加文科考生的学习负担。个中缘由何在? 这是由历史学科最本质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人们所说的“历史”,其实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曾经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历史;第二,是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记录与反思。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具有主观性。所谓“历史学”,则是对人类往事的记述及研究的学问,首先要尽量还原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的原貌,随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阐释和解读,否则后两步程序就变得毫无意义。 史实掌握与运用,不仅是在单项选择题的分析中必须使用的学科方法,更是解答论述题的基本原则。当前各地的高考论述题题型不断出新,但无论是何种类型,“史论结合”和“论从史出”都是答题基本原则。其中,“论”指观点,“史”即史实,“史论结合”指考生的答案必须有观点、有史实,不可脱离史实空发议论;“论从史出”指观点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史实基础上,不可脱节。 综上所述,史实既是历史学者研究历史的基本素材,又是考生解读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的首要依据,因此,史实掌握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 (二)重视对历史材料的处理 其基本原则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即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能对有限的材料做无限的引申与阐释。 这样的学科思想方法,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训练与培养。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有很多史实,也有很多历史结论。无论是教师的“教”抑或是学生的“学”,都要明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绝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即对结论死记硬背,而忽略该结论的依据以及推导过程与方法,这是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的。 (三)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前所述,比较历史现象的异同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而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纷繁复杂,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关键是要抓住“特点”。 所谓“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是区别于其他人或事物的征象。掌握了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特点,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发生史实混淆的现象,也找到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的抓手。因为,无论是宏观的大历史,还是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抑或微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均有其突出的特点。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这是应当特别强调的内容。 例如,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其著作中这样形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古时代,中国经历七八百年的民族重整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1]在这里,许先生用民族与文化的“重整”来概括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可谓精当之极。而这一观点,用学生掌握的史实——民族大融合和佛教的兴盛——完全可以论证。这既有助于学生对魏晋时代特征的理解,又训练了史论结合的基本思维方法。 (四)帮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与方法 有关的研究专著与文章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言。笔者只想强调两点重要原则。 首先,是“还原”。即把重要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才能拉近与古人的距离、理解古人,才谈得上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反之,如果我们凡事都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对古人求全责备,既是对古人的苛责与不敬,也是对历史的简单化和庸俗化处理。“还原”的要义,在于突出历史人物活动的大时代。孙中山先生有言:“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先搞清楚某历史人物生活于怎样的历史时代,而该时代最突出与重要的历史命题为何,该人物的活动与该命题是何关系:顺应、推动抑或是反对、阻碍,才能获得对该人物进行总体评价——肯定或否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立足点。例如,中国近代最突出的历史命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而对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评判,则必须以这两大命题为基本出发点。 例如,对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评价,一般贬多褒少,并将其与洋务运动的失败联系起来,认为该思想中包含着导致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但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2]又如罗荣渠先生所言:“从哲学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可能是谬误的。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学来补中学之不足,承认中学不是完美无缺而有可补之处,这毕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进步。在当时条件下,大概也只可能提出这样的口号。”[3]上述评价,便是“还原”这一原则的经典运用。 其次,“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历史分析和评价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前所述,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带有客观性,但人们对其所进行的分析与研究则带有主观性。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分析,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与理论,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这恰恰是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一种观点,只要基本史实无误,言之有据,逻辑可以自洽,便可作为一家之言成立。这也正是历史研究的丰富多彩之处。创设情境与考试能力--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指导(“中国新课程标准文科综合卷一、二”)_丘处机论文
创设情境与考试能力--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指导(“中国新课程标准文科综合卷一、二”)_丘处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