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再注资问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问号论文,中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立四年的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下称“中投”)何时能够获得二次注资,依然还是未知数。
7月26日,中投交出了自己的第三份年报。截至2010年底,现金在中投投资总组合中的占比已降至4%,也就是说中投已经接近“满仓运作”。如果继续拓展海外投资,则需要对其注入新的资金。
“现在基本确定延续2007年的方式,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注资。但是争论的焦点是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注资方式。”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中投的二次注资短期内恐难成行。
注资机制
截至2010年底,中投公司境外全球投资组合收益率达到11.7%,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收益率为6.4%。
“不错的收益,接近满仓的配置。”一位分析人士称,中投在年报中描述了一个收益强劲但无资金可投的局面。
“其实对中投注资不是一个新问题,从中投成立时就开始研究了。”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他透露,现在注资不是问题,相关部门已经达成共识。关键是如何注资?他告诉记者,目前争议集中在中投是否应该获得持续稳定的注资。
中投公司希望建立一个按年度拨款的长期注资机制。但有不同意见认为,中投公司设立的初衷是希望利用超额的外汇储备适当追求高风险高回报,但是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不可能是常态,未来可能没那么多超额的外汇储备给中投。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甚至认为,中投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存在的公司,所以没有必要建立长期的注资机制。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高额增长,未来政府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而不是自己拿去投资。
中投于2007年9月成立,以财政部发债形式注资2000亿美元,其中约900亿美元用于汇金的投资,仅1100亿美元可用于海外投资。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仅1.4万亿美元。时隔近4年,中国外汇储备早已翻番,今年二季度末已经达到3.19万亿美元。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超合理水平。政府正设法减小对美国国债的购买量,将外汇储备投资其他方面。
尽管美国国债真正走上违约之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中长期来看美元颓势难改。在这种情况下,以注资中投等方式尽快分散外汇储备仿佛已成必然。
有媒体曾报道,中投二次注资的额度在1000亿至2000亿美元之间。但是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称,不会有那么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尽管目前的外汇储备有3万多亿美元,但是其中的1.6万亿美元都投资在美国债市和股权上,近1万亿美元投资在其他地方,现在真正多余的资金也就是几千亿美元。现在国家强调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未来可能会考虑一些新机构,尝试一些新的投资风格。所以能给中投的资金没有市场传言那么多。
注资争议
虽然注资已经确定,但是如何注资中投?谁来注资中投?这些问题仍被持续争论。
今年3月底,中投公司内部就“二次注资”方式进行了研究,当时注资方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沿用2007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储的方式;二是由外管局向中投直接注资;三是外管局将外汇资金委托给中投用于投资。
财政部倾向于发债购买外汇储备,向中投追加注资,但是央行更主张后两种方式。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三种注资方式各有利弊,目前基本确定是由财政部发债注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解释称,之所以没有选择后两种方式与中国外汇储备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因为在中国居民和企业向央行结汇的时候,央行必须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应增加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发行的钞票是央行的负债,持有的外汇储备则是央行资产,二者在资产负债表是对应的关系。
如果外管局直接注资中投,并不能削减央行的负债,也不能起到收紧国内流动性的作用。“从这点说,外管局直接注资中投意义不大。”
另外,外管局从1996年开始,将一些外汇资金通过委托经营的方式交给国内外的机构管理,也可以说与中投在海外投资上是竞争的关系,外管局如果再把资金委托给中投投资,难免形成同室操戈的局面。
前述接近财政部人士透露,外管局一直以安全性为由,从未向外界披露实际投资情况。但是中投要遵守“圣地亚哥原则”公布年报。如果外管局直接注资中投或者委托中投投资,难免有“国家安全”的顾虑。
所以相比较后两种注资方式,财政部的发债注资实际上更可行。
早在中投成立之际,全国人大就曾授权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储备。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这样既减少了央行负债,也收紧了国内的流动性。这可能正是财政部发债注资模式的优势所在。
虽然发债能够有效地对冲外汇储备造成的国内货币供应,但是也给中投带来了相当大的资金成本。
当年,财政部分八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利息为4.3%~4.69%之间。中投负责向股东支付红利收入以覆盖特别国债的利息需求。如果再度采用这种注资方式,中投所承担的资金成本可想而知。
前述知情人士称,无论哪种方式注资,法定程序上都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审议,中投的二次注资短期内恐怕难以成行。
投资策略
中投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曾明确表示,“我们赚钱了,人家才会把钱委托给我们”。也可以说,投资业绩是中投获得注资的关键。
“去年世界经济环境如此动荡,中投能取得这样成绩还是不错的,总体跑赢了大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中投业绩。
为了更好地拓展投资业务,中投也招揽了更多的人才。截至今年6月底,中投的海外投资团队从2009年底的246人增至378人。
今年5月份,中投还对公司负责投资的部门做了调整。现有的4个部门分为两大类:股权策略投资部和债券与绝对收益投资部在公开市场进行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部和专项投资部则专注于非公开市场投资。
“这一切都是为了注资做准备的。”一位接近中投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是,中投年报也引来市场的争议。陈功认为,中投去年的515.6亿美元的净利润并非全部来自境外投资。而其全资子公司汇金持有境内多家金融机构的股权,这些股权所带来的分红为中投的业绩增色不少。如果再算上中投的资金成本和汇兑损失,其业绩恐怕难如人意。
与业绩相伴的还有市场对中投投资策略的质疑。2010年,中投调整了投资策略。其中另类投资在其全球投资占比从2009年的6%上升至21%。
所谓的另类投资是指在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
有评论指出,中投增大另类资产投资,是为了投资组合进一步多元化。
陈功认为,中投是利用自己的资产来博取更大的获利空间。因为每个资产的升值空间是不同的,分散投资有利于防范风险。但是他也指出,中投不可能有这么多领域的专家,如果在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贸然投资一个领域,那么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中投的投资还面临投资地集中的风险。在地理分布上看,中投仍倾向于北美,该地区投资占比约为41.9%。中投在欧洲投资占比为21.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投这种投资既有策略也有无奈。因为目前可供投资的机会大部分集中在开放的经济体中,也就是欧美这样一些地方。但这些经济体恰恰也是面临风险最高的,因为它是开放的。
陈功建议,中投未来应该把投资的眼光放在非洲。“非洲基数很低的,稍微注入点资金,就会出现一个很高的增长率。这个高增长率就可以抵消掉一定的风险。所以投资非洲获得回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西方国家”。
中投年报显示,其2010年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上。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高,但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降温,中投的投资可能出现损失。
陈功认为,中投目前的投资不是系统性的,也算不上战略性,仅仅只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这与中投公司本身所拥有的战略地位相差甚远。“当我们为国内的油价上涨叫苦连天的时候,我们希望中投在能源这方面的投资能平抑油价,这样也能显示其投资的价格关联性,但是现在中投远远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