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医医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中,以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科室方面以呼吸科、ICU和脑外科为常用。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高,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药学干预;价值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05-02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菌药物不断更新和增多,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导致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性逐渐加重。临床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限制使用、非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其中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独特疗效,可对抗多药耐药细菌,在医院中广泛应用,需加强管理[1]。本研究分析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2~71岁,平均(57.21±2.24)岁。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22~72岁,平均(57.25±2.2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1)临床医师培训。在医院举办关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培训班,邀请医院资深临床药师、专家介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知识,介绍常见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药理知识和应用剂量、毒副作用等,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的医师给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授予。(2)药师作用发挥。要求临床药师深入至科室参与查房、病例用药讨论和处方审核,指导科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评价,说明不合理之处,并指导医师进行修订。(3)奖惩制度的制定。各个科室严格制定关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每个月药剂科人员对科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若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则进行例会通报和整改,若连续三次不整改则给予经济处罚。(4)处方权限管理。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建立信息网络化管理,临床医生执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严格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执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作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充分发挥抗菌药物作用和保证患者安全、减少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用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意义重大。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中,以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科室方面以呼吸科、ICU和脑外科为常用。这是因为这三个科室危重患者较多,且医院感染风险最高,多数患者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容易出现感染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用药方面需严谨选择[2-3]。
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经药学干预之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化和合理化,减少了药物用量,缩短了使用时间[4-5],可见,药学干预的应用可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培训和考核、协助临床医生审核处方,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好规范性,并通过强化科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的检查和监督,提高科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率,达到规范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的目的[6-8]。
综上所述,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高,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玥,杨明,李胜前等.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08-1011.
[2]鲁继光,丁双双,石柳柳等.临床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实践与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3):183-186.
[3]朱建喜,陈晓兰,蔡靖斌等.某部队医院持续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成效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3):91-93.
[4]葛卫青,侯幸赟,丁明明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药房,2017,28(1):83-86.
[5]毛平,苏悦兴,赖善城等.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探讨[J].海峡药学,2017,29(8):233-235.
[6]田宗梅,李静怡,周薇等.信息系统在医院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0):1727-1730.
[7]潘庥宇,季红,白凤芝等.2011-2015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45-151.
[8]龚金红,陈桂林,刘广军等.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8):1118-1119,1120.
论文作者:张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药物论文; 药学论文; 患者论文; 科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处方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