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德义中医门诊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将患者按照门诊挂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54.5%)、有效10例(45.5%)、无效2例(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7例(31.8%)、有效9例(40.9%)、无效6例(27.3%)、总有效率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出现2例呕吐,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辨证;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西医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认为该病多由情志失调、过劳过逸、饮食不节等引起,根据患者辨证分型能达到良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头晕等症状,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8例,女14例;年龄46~76岁,平均(55.8±3.5)岁;病程2~15年,平均(7.6±1.8)年;其中轻度高血压有5例,中度高血压有14例,重度高血压3例;对照组男9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55.2±3.1)岁;病程1~13年,平均(7.2±1.5)年;其中轻度高血压有6例,中度高血压有12例,重度高血压4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卡托普利25mg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8周;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肝阳上亢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口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夜不能寐、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则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天麻9g、钩藤9g、石决明9g、益母草9g、山栀子9g、川牛膝9g、桑寄生9g、丹参6g、牡蛎12g;②痰湿阻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气短,舌苔白腻、脉弦滑;药物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由天麻12g、茯苓12g、白术12g、白蔻仁6g、生姜6g、甘草6g;③肝肾阴虚型:患者症见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双目干涩、口干口渴、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药物选择左归丸加减,药物组成为熟地12g、山茱萸10g、川牛膝12g、菟丝子10g、山药10g、枸杞10g、地龙12g、龟胶10g;④瘀血阻络型: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20g、当归10g、生地9g、川芎9g、地龙9g、杜仲12g、红花10g。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相比治疗前,患者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或患者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以上;有效:患者舒张压相比治疗前降低在10mmHg以下,但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降低在20mmHg以内;或患者收缩压降低30mmHg以上;无效:患者血压恢复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2例(54.5%)、有效10例(45.5%)、无效2例(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7例(31.8%)、有效9例(40.9%)、无效6例(27.3%)、总有效率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出现2例呕吐,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高血压患者非常多见,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尚无特效药物,西药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需要长期用药,长期使用药物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为显著效果,高血压属中医“不寐”、“眩晕”、“中风”等范畴,该病的常见证型有肝阳上亢、痰湿阻滞、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在多种因素下,这些证型相互转化,应根据证型特点辨证施治;如肝阳上亢主要为肝阴不足、凤阳生动所导致,天麻钩藤饮以能够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痰湿阻络则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和胃化湿、平肝化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宏祥,赵永辰,杨光福,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A):98-100.
[2]吴兴凤,苏卫.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25(15):253-255.
[3] 刘飞.中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18.
论文作者:杨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原发性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