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家庭时代及其早期研究中的两个问题_岳麓书院论文

黄兴家庭时代及其早期研究中的两个问题_岳麓书院论文

黄兴家世和早年研究二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世论文,早年论文,黄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领袖。他和孙中山携手合作,组建中国同盟会,开展革命宣传,发动武装起义,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亚洲,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是孙黄等革命派建立的永垂不朽的历史功勋。

关于黄兴的研究,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皆比较重视。自从1988年以来,相继在长沙(1988年)、台北(1992年)、北京(1994年)开了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黄兴新论》(薛君度、萧致治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黄兴研究》(林增平、杨慎之主编,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领袖与群伦——黄兴与各方人物》(萧致治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胡春惠、张哲郎主编)、《黄兴研究文集》(《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近代史研究》1994年增刊)、《黄兴研究论文集》(该论文集编委会编,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等六本论文集,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可谓成果丰硕。但文章主要集中在评论黄兴一生事功,对他的家世和早年成长的研究极少。拾遗补缺,本文拟就黄兴的家世渊源和早年生活作些探讨。

一、家世渊源及其发展

黄氏一族,源远流长,是现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之一。黄姓的来源及黄兴的家世,以前有关的著作涉及甚少。叙述略多的,要数陈维纶撰写的《黄克强先生传记》。这本传记是为纪念黄兴诞辰一百周年由国民党党史会出版的。关于黄姓源流和黄兴的家世,陈维纶叙述说:“其先世原为国族,发迹于河南光州,绵延蕃衍,遍及秦、晋、齐、楚等地。初避秦乱,迁于江夏,或仕或隐,概以耕读为主。东汉以后,胡寇为祸,辗转洞庭、鄱阳间。迄于明末,金铿公昆仲三人,景慕道州周子濂溪昌明理学之遗风,由南昌迁居湖南长沙府皇仓街,厥后户口增繁,分居长沙与善化之粮塘一带。”(注:陈维纶:《黄克强先生传记》,(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73年版,第17、20、27页。)

这里概述了黄氏一姓的来源与发展,但语焉不详,且有差错。特别是黄兴这一宗支,何时迁到长沙?从何地迁来?因何原因搬迁?与事实完全不符。近年发现的《经铿黄氏家谱》,对于辨明黄氏族源及黄兴家世均极有帮助。据考查,这部《家谱》纂修于光绪壬辰年,即1892年,是第七次纂修。(注:这部《家谱》原藏于黄其盛家,1988年献给武昌首义纪念馆珍藏。)所谓经铿,并非陈氏所说的是“金铿公昆仲三人”,而是地名金坑的谐音。金坑位于今长沙县东北部,属福临区双起乡,距离长沙40多公里,1981年更名为金坑桥。这个小村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明末黄氏九世祖“黄洽中晚年曾卜居于此。洽中是万历癸未年(1583年)进士,官至知府,生有七子,皆品学有闻德,号‘经铿七贤’。到了清朝定鼎,洽中一宗繁盛兴旺,而黄氏的其他宗房,皆以劫后余生,竞相亲附。地以人名,经铿遂为一族的通称了。”(注:参见陈祯琏等:《〈经铿黄氏家谱〉与黄兴家世》,《黄兴研究》第50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家谱》七修的主稿者是黄潭、黄锡焘,均属黄氏第十七世,中过举,做过官。黄兴的父亲黄炳坤,是七修三十一位编校之一。这部家谱,为理清黄氏源流和黄兴家世,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据《家谱》卷一记载:“黄氏之先,盖出少昊。自伯嬴赐姓,而后有江黄诸国。……江黄国灭于楚,遂以国氏。”这里所说的少昊,又作少皞,相传是黄帝的儿子,为发明养蚕的帝妃嫘祖所生,名挚。挚由于修太昊伏羲氏之法,教人民畜牧,故称少昊。他居住的地方是穷桑(今山东曲阜县北),故称穷桑氏。即位以后建都于曲阜。到了虞舜时代,少昊的后代伯益凭藉本族长期从事畜牧的丰富经验,佐助帝舜调驯禽兽,成效卓著。据《史记·秦本纪》载:柏翳(即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注: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3页。)这就是嬴姓的起源, 也就是《家谱》中所说“伯嬴赐姓”。从嫘祖养蚕,少昊教民畜牧,伯益调驯鸟兽来看,这当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个以养蚕畜牧为主的氏族部落。

到了周朝时代,嬴姓中的一支聚居于今河南潢川县西,也就是陈维纶所说的光州一带,建立了一个黄国。春秋时期,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夏天,楚国派兵攻灭黄国。(注:《春秋》鲁僖公十二年。 )黄国族人以原国名作为自己一族的姓氏,这就是黄姓的来源。

中外历史告诉我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好事。黄国为楚国所灭,对黄国而言,是件大坏事。黄国灭亡之后,作为黄国国族,面临两种抉择:一种是不求进取,任其自行消灭,最后走上“亡国灭种”之路;另一种是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徐图发展,使自己的种族在亡国之后走上复兴之路,子孙繁衍不绝。历史证明,黄国国族走的是后一条道路。

黄国国族在国亡之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为了纪念自己亡去的国家,毅然改姓黄,就是要避免灭种、顽强地生存下去的表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黄氏子孙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祖宗的期望,不但没有灭种,而且走上了孙蕃衍昌盛,形成历代黄姓名人辈出的局面。据《家谱》记载:“周之末世,春申君黄歇事楚考烈王,称为好士,赐淮北十二县地,徙封江东。《广舆记》谓春申故宅在黄。黄,光州治,旧属楚,或黄之宗在楚者,其时尚未他徙欤!汉初商山四皓有黄公,而《汉书·艺文志》云,秦时有疵者为博士,著黄公四篇。司马氏、班氏《功臣侯表》载:黄极忠,高帝时以击临江王破布功,封邔庄侯。……黄霸,淮人,孝宣时以丞相封建成侯。”(注:《经铿黄氏家谱》卷一,《凡例》;卷六,《一世编》。)纵观二千多年的历史,黄姓人物在历代建功立业者,史不绝书。举其要者,如谱中提到的春申君黄歇,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源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为战国时四贤君。春申君养有门客三千多人。他不但用巧计使在秦国作人质的楚太子元当楚顷襄王病危时,成功地化装潜回楚国、继位为王(即楚考烈王),而且从此长期担任楚国令尹(丞相),辅佐考烈王执掌政权,在联合抗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元前258年,秦国王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公子胜赴楚求救,黄歇亲自率师赴援,终解邯郸之围。后来,秦军节节东侵,为了对抗强秦,黄歇又推行“合纵”战略,联合韩、魏、赵、卫等国,共同抗争。考烈王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地作为他的封地。黄歇鉴于淮北和齐国毗邻,又向楚王建议,将淮北改为直辖郡,以利应付紧急事变。考烈王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又把已灭亡的吴国故地江东(今江苏吴县、苏州一带)封赐给他。

秦汉以后,黄姓发展颇为迅速,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黄姓名人著称于世。汉初有位临江将军黄极忠,汉高帝时,由于“击临江王及诸侯破布有功,封千户,晋邔严侯。”(注:班固:《汉书》卷十六,第 608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家谱》作邔庄侯,与此略异。)汉宣帝时,淮阳人黄霸,由扬州刺史递升到丞相,“治为天下第一”,封建成侯。(注:班固:《汉书》卷八十九,第363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家谱》作邔庄侯,与此略异。)东汉时,湖北安陆人黄琼曾做到太尉、司空。三国时蜀有老将、河南南阳人黄忠;吴有名将、湖南零陵人黄盖。唐末有农民起义领袖、山东荷泽人黄巢。五代后蜀有著名画家、四川成都人黄筌。宋代有大文学家、书法家、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元代有纺织技术专家、江苏松江人黄道婆。明清之际有著名思想家、浙江余姚人黄宗羲。清代有首倡严禁鸦片的江西宜黄人黄爵滋和著名维新派、诗人、广东嘉应州的黄遵宪。太平天国有广西博白人、堵王黄文金。这些名人的籍贯遍及东南西北,表明黄姓由战国时代发迹于河南的东南一隅,至今已散布全国各地,成为全国的皇皇大姓。

黄兴这一支派何时迁到长沙?系由何处迁来?因何原因搬迁?陈维纶的说法与《经铿黄氏家谱》的记载完全不同。由于《家谱》的记载既具体又系统,以至历代祖宗的生卒年月和死后葬地多有明确记载,不用说要比陈说确凿可信。据《家谱》记载,黄兴先祖迁长沙,并非明末,而是明初;也不是从南昌迁来,而是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入;迁来的原因并非是“景慕道州周子濂溪昌明理学之遗风”,而是因为元末明初的战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明朝当局才将江西等省人口迁入湖南。黄兴一支迁湘的始祖黄国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举家流寓长沙的。《家谱》明确说:黄国璋“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其先宋文节公庭坚裔也。明洪武初流寓长沙,卜居郡城对江溁湾市,隶籍善化。”(注:《经铿黄氏家谱》卷一,《凡例》;卷六,《一世编》。)是为这一支迁湘后一世祖。

国璋迁到长沙后,初期人丁发展不快。他只有一个儿子兴辅,还是在江西出生随同迁来的。兴辅虽然生了三个儿子,可是,长子以敬因明初“靖难”事得罪当道,被流徙到宁夏去了,再也没有回湘;三子以忠没有后代;只有老二以诚生了四个儿子。四世、五世的人丁也不多。到了第六世才开始大发展,单是黄金就生了12个儿子。明朝末年,黄国璋这一支派已发展为九大房。到了清代,子孙蕃衍尤其迅速。待到1892年七修家谱时,经过500多年的衍生,“本籍分属长沙府属长沙、善化、 湘阴、浏阳、湘潭、宁乡、醴陵,岳州府属平江凡八县。历世二十有三,存丁号以万计;其分籍甘肃中卫、陕西汉阴、四川彭水、云南保山、湖北来凤及永顺府属之龙山者,又各以一方别启,蔚为清门。”(注:《经铿黄氏家谱》卷一,《凡例》;卷六,《一世编》。)以一世国璋为发端,仅仅过了五百多年,居然发展到人丁“以万计”,尚不包括从这里迁居他省和湘西永顺府的在内。其发展速度之快,确实令人惊奇。黄兴在国璋这一支派中属第19世。其世系之具体情况详见《经铿黄氏家谱》卷一、二,《世表》。

国璋这一支派,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至“以勋业显于世者肩背相望”。(注:《经铿黄氏家谱》卷首,《叙》,卷六,卷十四。)在《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湖南省志》、《长沙府志》、《善化县志》等志书中,不少人均有小传,或者列名《选举志》中。如二世祖兴辅曾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品行卓越,学问优长,当事以名上,太祖(朱元璋)召见,与语奇之,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有声。”(注:王余英等纂:《善化县志》卷十九《人物》,嘉庆二十三年刊本。)三世祖以诚,“居身淳谨,嗜古善书,伯兄以敬为靖难事获罪,谪戍宁夏,罄家财遗之。生平好施,精医术,活人无算。”(注:王余英等纂:《善化县志》卷十九《人物》,嘉庆二十三年刊本。)五世祖黄泰,曾任山东济宁、邳州等卫知事、福建都指挥使都事、福建行都司都事。六世祖黄宝,明成化间进士,“主吏部文选事,悬鉴励操,风节凛然,有‘黄宝不爱宝’之谣;迁太常卿,修举礼乐,擢都御史,巡抚陕西。”(注:张雄图等纂:《长沙府志》卷二十八,乾隆十四年刊,第72页。)八世祖黄梅,明代嘉靖年间选贡,历任南直安庆府望江县、庐州府巢县等县知县,敕授文林郎。他“学备体用,在官勤职,循声懋著”。(注:《经铿黄氏家谱》卷首,《叙》,卷六,卷十四。)八世祖黄模,举人,做过云南通判,“沐府兵变,人皆畏避,模独往谕,旋定,贤声大著。”(注:王余英等纂:《善化县志》卷十九《人物》,嘉庆二十三年刊本。)九世祖黄洽中,万历间进士,“知太原、南安两府,所至畏其清强,在太原奏蠲地亩荒税二万余两,在南安蠲木价五万缗。屡荐边才不就,家居杜门不出,课诸子,悉有文名。”(注:王余英等纂:《善化县志》卷十九《人物》,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十世祖学雅,生活于明末清初,“力学敦行”,入清之后,拒不出仕做官,“晚节益劲,阒然涧谷,万缘俱谢。乡里钦公独行,考终,为题其主曰‘明处士’。”(注:《经铿黄氏家谱》卷首,《叙》,卷六,卷十四。)据黄兴说:“他的远祖在清初曾写过遗书,要黄氏子孙永不出仕清朝。”(注: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181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可能由于这个缘故,从第11世以后,其直系祖宗,无一人出仕清朝为官,算是实践了祖宗的遗言。由此可知,黄兴后来反清革命,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17世祖维德,即黄兴的祖父,仍然“敦气节,重然诺。”咸丰初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乡里有不法分子“乘机肆掠”。他热心公益,“倡募团练,昼夜巡缉,境赖以安。”大概由于这个缘故,曾得到“从九品职衔军功,六品顶戴。”(注:《经铿黄氏家谱》卷首,《叙》,卷六,卷十四。)第18世式翥,字翰翔,号筱村,又名炳坤,“考取秀才后在长沙府学补廪。因为是廪生,比秀才高一等”,先“在乡间教馆多年,晚年又在长沙同周震鳞的叔父周理琴一起教馆”,还担任地方上都总,相当于旧时联保长。(注:黄一欧:《辛亥前后杂忆》,见田伏隆主编:《忆黄兴》,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0页。)妻子罗氏,是一位善治家务的贤慈女性。共生四女二男。黄兴就是她所生小儿子。筱村继妻易自如,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贤慧妇女。黄兴生母生父相继去世之后,家中事务全赖她一手经理。

从上述家世不难看出,黄兴这一宗支,在明代系世代官绅之家,最大的官做到巡抚、监察御史,最小的官是知县都事之类。进入清代以后,在黄兴的直系祖宗里,再没有一人出仕做官。他的祖父虽有六品顶戴,从九品职衔只是一种虚衔,并无实职。父亲当过都总,算是一乡之长,主要职责只在维持本地治安。从他历代先祖的表现看,都注意修身立品、孝友传家、亲睦邻里,是一个具有传统优良品德的家庭。

二、早年是否求学岳麓书院

黄兴早年求学生活,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段。他的思想、品格、志向、事业基础,大体上是在求学时期逐渐形成的。关于黄兴的早年求学情况,历史记载甚少。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认为,黄兴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就入长沙岳麓书院求学,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岳麓书院保送赴武昌两湖书院就读才离开。首倡此议者当推陈维纶。他在《黄克强先生传记》一书中说:“戊子(1888年),先生十五岁,考入长沙岳麓书院深造。”“戊戌(1898年)武昌两湖书院以倡导新学,吸收各地员生贤俊为号召。先生二十五岁,以成绩优异,被岳麓书院保送两湖,与陈嘉会、周震鳞等同时入院”。(注:陈维纶:《黄克强先生传记》,(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73年版,第17、20、27页。)此前,陈在为《民族英雄与革命先烈传记》一书所写的《黄兴》一文,也持此说。以后,李云汉的《黄克强先生年谱》、左舜生的《黄兴评传》、吴相湘的《民国百人传》等均沿用此说。章开沅等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三卷本)和李新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第一编)、《民国人物传》也持同样说法。按照这一说法,黄兴不但考入岳麓书院读书,而且在岳麓书院长达十年,最后又是由岳麓书院保送去两湖书院就读。说得振振有词,其实大谬不然,不可不辨别清楚,以免谬说继续流传。

首先,按照当时规章,黄兴尚无资格入岳麓书院读书。岳麓书院乃当时湖南的最高学府。当时规定,“肄业者皆廪生、附生、监生,而童生不与焉。”(注:雷恺:《清末湖南三书院》(稿本),转见毛注青:《黄兴年谱长编》第23页这部《家谱》原藏于黄其盛家,1988年献给武昌首义纪念馆珍藏,中华书局1991年版。)可是,黄兴在22岁前都是未入学的童生,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即黄兴22岁时才参加县考得中秀才,才脱掉童生帽子。因此,所谓道光十四年黄兴15岁(按实足年龄计应为14岁)即入岳麓书院,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入城南书院则合条件。因为城南书院地位稍次,“肄业者则分附生、监生、童生。童生膏火较附生、监生稍低。”(注:雷恺:《清末湖南三书院》(稿本),转见毛注青:《黄兴年谱长编》第23页这部《家谱》原藏于黄其盛家,1988年献给武昌首义纪念馆珍藏,中华书局1991年版。)所以,黄兴在未考中秀才前,不能入岳麓书院,但可入城南书院就读。

其次,黄兴入岳麓书院说毫无可靠原始证据,入城南书院则有当时的多年同窗雷恺的多次回忆作证。陈维纶在写《黄克强先生传记》时,叙说黄兴入岳麓书院并未提供任何资料来源,连孤证也没有,不知何据?而入城南书院读书,则有雷恺的多次回忆为证。雷恺在《黄克强先生小传》中说:“君父筱村先生,邑中廪膳生。君幼承家学,弱冠肄业城南书院,复得院长王葵园(先谦)、刘采九(凤苞)教授,同学切磋,为文敏捷,每月所得课奖,足资膏火,不烦取之家中。”(注:雷恺:《黄克强先生小传》,转见《黄兴年谱长编》第23页。)此外,雷在《往事杂忆》中又提到:“少时与余同读于城南书院”,“丙申年(按即1896年)同举博士弟子”。(注:雷恺:《往事杂忆》及黄一欧语,均见《黄兴年谱长编》第23页这部《家谱》原藏于黄其盛家,1988年献给武昌首义纪念馆珍藏,第26页。)关于补博士弟子,在前引《小传》中同样叙到此事:“元和江建霞(标)督学湖南,丙申科试、补博士弟子员,年二十三(周岁应为二十二)。善化应试者逾千人,学额三十四名,皆年少无过三十者。”雷恺还多次与黄兴长子黄一欧谈及他和黄兴在城南书院同学的旧事。黄一欧在1980年对《黄兴年谱》编者毛注青说:“雷恺先生曾多次同我谈过与先君在城南书院同学旧事,是实在的。我从未听说过先君青少年时曾进岳麓书院读书。”(注:雷恺:《往事杂忆》及黄一欧语,均见《黄兴年谱长编》第23页这部《家谱》原藏于黄其盛家,1988年献给武昌首义纪念馆珍藏,第26页。)按雷恺是长沙人,书法家,解放后任湖南文史馆馆员,1954年去世,终年87岁。据此推算,他应生于1867年,比黄兴大七岁。他与黄兴不但在城南书院同学多年,而且于光绪二十二年同时补博士弟子员。他的话应是可信的。

最后,黄兴本人从未提过,他曾就读于岳麓书院。如果依照陈维纶的说法,黄兴真的在岳麓书院读了十年书,那就将近占去了他整个生命的四分之一。其印象、影响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可是,在以后的生平言行中,他却从来没有提及。他由城南书院转校经堂求学,时间虽然甚为短暂,却在辛亥革命后回到长沙时,对学界发表的讲演中提到了。他说:“兄弟在校经堂读书时,尚无革命思想,惟觉科举之制贻害无穷。嗣因湖北两湖书院友人函招往学,遂赴武昌。”(注:黄兴:《在湖南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1912年11月8日),《近代史资料》总第64 号第33页。)这段黄兴本人十多年后的回忆,不但证明他去湖北两湖书院之前,不是在岳麓书院,而是在校经堂求学;同时更证明他去两湖书院,决非岳麓书院保送,乃是应先他前往两湖书院读书的友人“函招往学”,他才前去投考的。

函招黄兴去湖北的友人是谁?至今尚未发现明确记载。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周震鳞。理由是,黄兴的父亲与周震鳞的叔父理琴因“都在长沙教馆,时相过从”,而周震鳞又是周理琴带到长沙亲自培育的。由于父辈是好友,两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订交了。”(注: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前后的孙黄关系》,《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330页。 )另据周震鳞的儿子周世贤写的《周震鳞的家世和生平简述》记载,“黄克强先生继先父之后,到两湖书院学习。”(注:周世贤:《周震鳞的家世和生平简述》,《长沙文史资料》第11辑第105 页。)所以由周震鳞函招黄兴,是合情合理的。

根据上述分析,所谓黄兴曾在岳麓书院读书十年,纯属子虚乌有;说黄“由于成绩优异,被岳麓书院保送两湖”,也是站不住脚的。

标签:;  ;  ;  

黄兴家庭时代及其早期研究中的两个问题_岳麓书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