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由于文化传统和地区等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国家逐渐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本文主要从分析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东亚地区的社会保障体制,整理出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特色以及利弊,并以期从中探寻出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家庭保障;社会保障;文化传统
1.东亚国家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东亚社会保障体制是不完全相同于任何国家以及地区但同时似乎又可以在某些国家找到一些模糊的影子的一种社会保障体系,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东亚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被称为“寻走游学”的社会保障体系,它借鉴学习了欧美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又根据了自己国家的特点与国情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
1.1日本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整个东亚地区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自古以来就重视一些人文的思想,例如孝道,互帮互助等精神。因此,东亚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家庭保障以及社会救助为核心。在这里,我们以日本为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出台过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一些保险制度,但是并没有建立一套真正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元702年,日本以“公共援助计划”为核心思想颁布了法典,在法典里我们可以明确,日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是先直系家庭成员,然后普通家庭成员,最后是社区帮助。从日本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构成中我们可以见到家庭保障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传统对于日本社会保障体制的影响。
二战之后,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开始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了有自己特色的一种社会保障体系。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家,经济急速下降,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很差,社会失业人数众多,资金、物资极度匮乏,因此,重建社会保障体制变成了日本急需做的事情。1946年,日本颁布了《生活保护法》,用于解决当时日本国民生活困难的困境,之后有相继出台了《失业保险法》、《儿童福利法》以及《残疾人福利法》等等一系列相关法律以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1960年,日本建立精神病人福利计划,1961年颁布国健康与养老保险计划,1963年老年福利计划出台。
1.2韩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东亚的另一个国家,韩国与日本有一些相似之处,韩国认为“家庭般的社会”是社会福利的理想模式,可见,韩国对于家庭保障同样重视。欧美的社会福利同样在韩国的宪法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尽管韩国的经济发展比较晚,但是对人民的保障一直是韩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二战以后,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至于二战以前,韩国民众的社会保障主要是由一些国外的政府、地方政府以及某些慈善机构对社会上的少部分人例如老弱病残提供一些救助,因此不能称为韩国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韩国的社会保障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
20世纪60年代,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先增长后分配”政策的影响,导致人民的福利水平很低,再加上韩国实行的是政治民主化,因此,韩国政府不得不对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韩国对于社会保障的改革可谓是彻底的,覆盖了社会保障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等全部三个部分。社会保险的覆盖率由1990年的31.4%到2000年的61.3%。社会救助方面,韩国在2000年实施“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扩大了受救助的人次,2005年,韩国受救助的人员已经达到了151万人。社会福利服务领域,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和流浪者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韩国这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种类多、覆盖人员广,不可谓不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1.3台湾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由于历史的因素,台湾的经济发展一直很迅速,但是与之不匹配的是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台湾的社会保障体制发展较晚,其中会救济以及社会福利制度占社会保障的主要部分,国民党在台湾执政的几十年里,社会保障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完全被忽视了,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令人十分堪忧,在这一阶段,老人的养老和医疗主要由家庭保障承担,直到90年代以后,台湾的社会保障体制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保险、教师保险等相当一部分保险的覆盖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当然,这个比率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有些相形见绌,但是,对于至今为止都没能建立起统一的保险计划的台湾来说已经是很可观的发展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的社会保障体制会越来越好的。
1.4香港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中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是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第四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在每一个阶段社会保障的主体、侧重都不完全相同。在香港,家庭保障和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实在1973年以前香港并没有社会保障这一概念,而只有社会救济这一理念。1973年,政府开始对社会福利投入精力并且开始重视,公共援助在财政方面有了专门的资金,贫困以及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申请政府一定的帮助。香港社会保障的另一个显著的特色是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当中民间组织承担了主要的工作,当然大部分民间组织是接受政府的政策以及财务上的支持的,因此香港的社会救助是由政府提供支持的、民间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内容的一项制度。
1.5新加坡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与发展
新加坡社会保障体制有其独特之处,他们选择了公积金模式,1955年新加坡采用了中央公积金制度,强制个人储蓄,集中管理,完全累积,虽然这种不具备再分配的自助型社会保障模式受到了很多国家的强烈质疑,但是,新加坡民众的养老、医疗等等问题无一不被成功的解决,因此,新加坡的这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一直被众多学者研究。
从以上对于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为例的东亚社会保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亚社会保障的显著特点是政府主导,重视家庭保障,多元化,起步晚,重视社会救济等。因此,东亚的社会保障还是有着区别于欧美国家的显著特征的。
2.东亚社会保障的历史文化
从以上对东亚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东亚地区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是发展晚,水平也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地区特定的历史与文化,东亚的私人保险制度发展不完善,甚至有些东亚国家以前是没有私人保险制度的,导致社会保险制度无法产生,而只能从西方引进,因此东亚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以借鉴学习了西方的社会保障体制而发展,但是同时又保留了自己国家的体制。
2.1君主制的东亚国家
历史上,东亚国家大部分都是君主集权制国家,在发生洪水,干旱等灾荒时人民需要的社会救助都需要政府来完成,在古代,对于法律的制定,人民基本没有参与权,因此,东亚的社会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受儒家观念影响的东亚国家
由于儒家观念的影响,导致了人们对于家庭的重视,因此形成了以家庭为主题的社会保障体制。西方十分注重个人的发展,当孩子成人后就要离家独立生活和发展,因此,西方人的独立情结很重,基本没什么家庭观念,家庭保障也就难以在西方社会中实施。相反的,儒家文化注重“家国同构”,把家庭和国家放在同一水平上构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要求我们懂得感恩,懂得互助,而齐家要求我们注重家庭互助,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幸福才是我们的幸福。儒家的思想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都是家庭,而东亚的文化又是以中国的文化为核心的,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日常的生活,消费都以家庭为基本的单位。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也是如此。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因此,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东亚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
2.3孝道至上的东亚国家
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把孝道推向了至高点,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必须以“孝”为先,所有事情都必须建立在孝道的前提之上。这就导致了东亚独特的社会保障体制的产生。
3.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利弊
其实,社会保障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即在生病、失业、灾害等等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规避这些情况带来的影响或者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以保障人们的生活可以正常进行下去。因此本文从是否能规避这种风险来分析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利弊。
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安排,正式的安排包括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措施,而非正式的安排则是非正式组织既是社会组织或者家庭为人民提供一些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其中非正式措施是东亚国家社会保障的核心,国家甚至鼓励家庭保障的开展。家庭保障和社会组织保障人民生活的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也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东亚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制,特点是封闭性和易波动性,这种保障方式主要依靠家庭的内部成员相互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包括经济方面、精神方面等等。家庭承担着繁衍后代以及对老人小孩的保护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功能例如小孩的教育、老人的照顾等等都可以被社会上其他机构所代替,并且更加方便和经济。在一些西方国家,家庭已经不是生活和保障的主体,取之的是国家和社会,因此,没有家庭的社会一直被一些人构想,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但是,家庭的作用是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替代的,社会保障不能完全取代家庭保障,并且社会的安定也不能离开家庭保障。
3.1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优点
首先,东亚的社会保障体制的优点是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成员提供精神帮助。有些精神上的帮助只有家庭成员才能提供,社会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替代的。其次,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东亚社会保障体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这种社会保障体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为家庭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基本单位,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东亚社会保障体制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2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缺点
东亚社会保障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制风险大,一旦家庭中的某个成员需要帮助,那么带给这个家庭的经济成本和其它方面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这一点,西方国家以社会和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制显然做得更好,因为这种风险被社会和国家分担以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另外,有些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受政治原因影响,例如日本,各党派为了笼络民众,承诺为民众增加社会福利,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提高民众的社会保障水平,但是从长远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不利于社会保障体制的长期发展。
4.东亚社会保障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艾斯平-安德森曾经说:“中国与西方的情况一样,正在经历一场迅速的、大规模的变革, 但与此对应的,它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需求,这就为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个直接的挑战”,而中共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社会保障是与人民最息息相关的政策,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体制,人民的生活才能越来与好,社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因此,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的致力于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与进步,但是,未来我们的任务还是艰巨的。
与日本等大多数东亚国家相似,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的时代,因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凸显,只靠原来一成不变的体制是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出改革,使社会保障体制变成能够解决现有问题和可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一套完善的、合理、可以实施的制度。
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方式显而易见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无论是笼统上的生活、消费,还是具体到养老、医疗,教育等等,家庭都是你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依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香港,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家庭保障,并给予了一些政策性的支持,例如,设立家庭津贴项目等等,以保障家庭的功能可以实现,在这方面,内陆也可以适当借鉴,总之,以家庭为核心的东亚社会保障与欧美国家的注重个人发展与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生活方式有自己无法替代的优点,我们不能因为欧美的社会保障有其过人之处就忽略了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所有优点,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模仿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它们可能十分成功,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属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社会保障模式。
5.结语
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的社会保障的发展,从落后到今天的成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各国的文化传统,还有借鉴但不抄袭西方社会保障体制的这种方式。因此,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面,也要适当的参考一些国外的成功的社会保障体制,综合我们自己的国情,使它们变成适合于我们国家、可以长期发展的体制。
参考文献
[1]高虹.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变化的考察[J].开封教育学报.2000(3).
[2]陈锦棠.香港社会福利改革对内地的启示中国社会工作[J].2011(6).
[3]关博.中国大陆地区社会福利制度与东亚福利模式的异质性:多维度视角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3).
[4]朴炳铉.社会福利和文化——东亚社会福利模式的含义[J].社会保障研究.2012(4).
[5]郑功成.共性与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
[6]丁茵,石梅华.前制度时期东亚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之比较——历史和文化传统角度[J].社会科学报刊2009(4).
作者简介:卢玥(1994年8月—),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卢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东亚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体制论文; 家庭论文; 韩国论文; 国家论文; 日本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