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联合国访问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在我看来,联合国访问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我眼中的联合国——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联合国论文,秘书长论文,眼中论文,金永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合国成立至今,56年余。成立之初,二战硝烟未迩,初生联合国巩固二战胜果功不可没;及至冷战,联合国平衡两大集团,为不同意见的互相交锋提供讲台,乃“文斗”之舞台。客观言之,起到了缓和冲突之作用。

张:天下大事,纵横捭阖。能否请金会长一谈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

金:冷战后,人们对联合国的作用认识尚不清楚,或以为联合国要消失,或以为原来对立双方不会再滥用否决权,联合国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一方面不能期望过高,因为联合国本身没有钱,没有军队,不是世界政府;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冷战后的联合国仍然是最具普遍性、最有权威的政府间组织,有189个会员国,在维持和平安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联合国在今天还是起着其他国际机构、各国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

像柬埔寨问题、海湾战争、埃厄冲突、刚果(金)内乱、塞拉里昂内战、科索沃危机和阿富汗问题等,联合国都起了重要作用。仗打完了怎么办?还是要通过联合国,通过决议来解决。东帝汶问题更是全靠联合国,有人甚至说这是一种新的托管,由联合国完全在那儿临时管理。

但并不是所有问题联合国都能解决。像中东问题,联合国就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原因是有关方面不愿联合国插手。联合国可以发表一点讲话,可以做些访问,也可以通过一些决议,但实际上效果有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上能否取得成功要看有关会员国的意愿。

各方尊重中国意见,皆因中国不谋私利,凡事据是非曲直而论,并尽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张:华夏炎黄,振兴在望。请问会长,在今日联合国中,中国影响如何?

金:当今世界,一霸多强。在联合国中,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国,随着中国影响的扩大和国力增强,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更加深入。现在有一些事情和中国并无直接关系,但是中国仍积极发表意见,参加谈判磋商,各方都很尊重中国,也充分重视中国的意见。

在联合国内部,有"77+1",即中国与77国集团的关系,这很特殊。有的意见是77国集团提出的,中国支持;有的建议是中国提出的,最后成为中国与77国集团的共同意见。

中方在许多问题上强调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损害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如在安理会改革的问题上,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所以很难达成协议,但中国提出的原则是现有安理会的组成不符合当今世界局势的平衡,首先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席位;在全球化问题上,中国认为不能光让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也要受益,要重视非洲的声音。这些都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拥护和支持。

联合国的斗争激荡人心。斗争胜利了,年轻的同志在会场上都情不自禁地流泪。1995年人权大会表决结果一出来,参加会议的几名年轻女同志和一位年轻男同志当场就流下眼泪,因为他们深切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因为他们知道,维护国家权益是很现实的。我们的外交官不曾为磨难而哭泣,而在喜获成功后流泪,不是因个人的甘苦,而是爱国主义情绪的真情流露。

张:外交舞台,波谲云诡。在联合国的复杂情势下,我外交官如何应对?

金:多边外交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它与双边外交的区别在于它有更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多边场合情形更为复杂,友好和不友好共存,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分清敌我,争取支持至关重要。

干多边外交要广交朋友,以细致认真的态度事先了解情况和各方真实态度,要认清楚冠冕堂皇的话后面到底是什么,他想要什么?

在联合国商讨事务往往时间很紧,我们的代表团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答复。联合国的外交官现场反应要快,擅于临场应变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虽然外交官不能轻易承诺,但是在小范围磋商时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反应。反应要快,心要细,要善于团结多数。

我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是从1996年3月到2001年8月,开始管技术合作,后来管大会、会议服务,包括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的秘书、会务和语言等工作。我所主管的是一个大部门,单在纽约总部就有1200人。在联合国召开会议的时候,通常是大会主席坐中央,安南秘书长和主管会务的副秘书长坐两旁。我感到责任重大。

本来作为副秘书长,是国际公务员,应该独立,不受任何国家指使。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政治任命,是政府推荐的。因此除我主管的事务外,人家与我谈论最多的还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立场。他们也想从我这里摸底、了解情况。他们认为我最终也是反映中国立场的。

在联合国工作,爱国情绪更为强烈。双边外交中,与友好国家的交往中往往看不出问题,而在多边外交中即使是朋友也有不同的立场,要维护各自的利益,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有不同意见。在联合国多年,我最深切感受的就是各国行事,都是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在人家眼里我还是中国外交官。

张: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联合国既是各国外交的交锋舞台,其中定有玄妙之机。

金:诚然此论。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宣言的出台过程极其艰苦,关键在于要不要把尊重各国主权和国情写入宣言。西方强调人权普遍性,指出不应强调国情;而发展中国家认为人权是一国内部事务,当然要强调国情。非正式会谈和小范围会谈都谈不下,最后大会秘书长单独约见中国代表团,我们指出这是原则问题,西方要写普遍性,我们就要写尊重国情。最后的妥协是承认普遍性,但是也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包括互不干涉别国内政,结果还是要强调国情。

联合国有的文件之所以有些前后矛盾,原因就是幕后妥协。预算、人事方面也要幕后交易。改选秘书长时,据说有的国家提出如果你同意我国副秘书长主管某一部门,我就支持你,但中国从来不这么做。

有一年,某个国家在联合国替台湾说话的时候,大会主席侧过身来跟我说:“看来这个国家又拿了台湾不少钱吧。”非洲某个国家的外长更加怒形于色,迸出一个词:“讨厌!浪费大家的时间!”

张:台湾问题,牵动国人心。请问会长,前景如何?

金:在台湾问题上,一些小国被台湾收买,比较铁杆。而且在每次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台湾还要请各国外长去台湾,给点钱,让他们挑事,看来短期内有可能还会继续在联合国闹。但是世界上绝大数国家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联大有2758号决议,中国代表权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因此台湾的图谋是不会得逞的。

标签:;  ;  ;  

在我看来,联合国访问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