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过度敏感假说及其在我国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消费过度敏感假说及其在我国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敏感性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1)05-0015-04

一、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

传统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认为,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当收入增加时,消费的增加幅度不如收入的增加幅度大,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对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实证分析表明,总消费与总收入是成比例的,这一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使消费理论成为战后以来宏观经济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在确定性情况下,生命周期—持久收入(LC-PIH)模型认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持久收入是指一生资源的平均值,这样消费就不与当期收入波动相关。在不确定性情况下,Hall(1978)认为,若引进理性预期,则LC-PIH模型意味着消费遵循随机游走,即

C[,t]=C[,t-1]+E[,t]

(1)

其中C[,t]表示t期的消费,E是随机变量。随机游走假说意味着消费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个人收入的预期增长率与消费的预期增长率无关,在每一期内,预期的下一期的消费都等于当期消费,有关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没有影响。Hall的随机游走假说与传统观点严重地抵触。据说Hall首次提交这篇论文时,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你在写这篇论文时,一定在吸毒”(D.Romer,1996)。

Hall的这一惊人假说引起经济学家对消费理论的巨大兴趣,但在随后的经验研究中,大多数经验检验都发现消费的变动并非不可用收入来预测,实际上,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假说”(Hypothesis of Excess Sensitivity)(Flavin,1981)。Campbell & Mankiw(1989)的检验具有代表性,他们假设λ比例的消费者按照经验规则行事,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1-λ)比例的消费者服从LC-PIH模型,消费由持久收入决定。这里,λ可称为“过度繁感性参数”,如果λ为0,则消费与收入变动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消费者完全遵循随机游走假说。若λ不为0,则至少有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在这种假设下,消费的变化可表示为:

△C[,1]=λ(Y[,t]-Y[,t-1])+(1-λ)△ε[,t]

 (2)

这里Y[,t]为t期的收入,△ε[,t]是对消费造成扰动的“白噪音”(White noise)。

Campbell & Markiw利用美国的时序数据对(2)式进行了检验,结果是滞后3期时λ的估计值为0.42,滞后5期时λ的估计值为0.52。与其他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一样,这一研究表明,随机游走模型与实证资料存在着显著的背离;消费对预料到的1美元收入增加所做出的反应是约增加50美分,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

二、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解释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存在表明LC-PIH和随机游走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消费者的行为。为了弥补消费理论的缺陷,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以试图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问题。

1.不确定性假说

不确定性假说认为,当消费者面临的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越大时,它就越不可能遵循LC-PIH模型,而是更多的根据当期收入来安排当期消费支出,为什么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导致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其原因是预防性储蓄。Leland(1968)认为,当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为正时,在不确定性情况下,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要大于确定性情况下的消费的边际效用,未来风险越大,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因此就越能吸引消费者进行预防性储蓄,把更多的财富转移到未来进行消费。所以,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收入下降,预防性储蓄增加,从而消费支出降低,相反,当收入增加时,预防性储蓄减少,从而消费支出增加。当期消费和当期收入存在着一个正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随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Blanchard & Fischer(1989)证明在跨期最优化假设下,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如果假设预期是适应性预期,则这一结果将进一步加强。在适应性预期下,当收入下降时,消费者将预期其收入将进一步下降,因此,预防性储蓄将增加得更多,从而过度敏感性将进一步增加。

2.流动性约束假说

LC-PIH模型假定个人只要能最终偿还贷款,就可以以与储蓄相同的利率借到钱。但实际上,人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借到钱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存在流动性约束。与不受流动性约束情况下相比,流动性约束情况下消费更低。因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当期的收入,消费自然就与收入正相关,这就解释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同时流动性约束假说还认为,即使消费者当期没有面临流动性约束,但在未来必须遵循流动性约束这一事实也会使消费者减少当期消费。例如,假定在下一期收入可能下降,如果没有流动性约束,并且那时收入确是下降,则个人可以借钱以平滑消费。但如果有流动性约束,则除非个人拥有储蓄,否则收入下降会使消费大大下降。因此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促使消费者进行储蓄以此作为对收入下降效应的一种保险。

3.利率的内生变化

在LC-PIH模型中若考虑利率的利用,则消费就未必是随机游走的了,如果真实利率发生变化,则消费增长的变化就是可以预测的了。在最简单的两时期模型中,因为消费者从整体上来说是净储蓄者,因此,若真实利率下降,则一方面,未来消费(储蓄)相对现期消费价值下降,因而替代效应使消费增加、储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效应,利率下降会减少其收入,从而减少其现期消费。所以,降息能否增加消费还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若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消费增加,否则,消费反而随利率下降而减少。Michener(1984)证明,消费者的跨期最优化行为引起真实利率水平的内生变化,而这又导致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假设收入外生的暂时下降,所有消费者都进行预防性储蓄,把消费推迟到未来。由于可贷资金供给的增加,真实利率内生的下降。消费者为了保证未来储蓄的值不变,因而进一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这就会加剧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4.非生命周期行为

经济学家总是企图用经济学的办法来解释各种现象,而不愿将它们归结为经济学之外的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问题时仍不能忽视非理性的非生命周期行为的作用,企图用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问题的人认为人们有一套经验行为规则(Rule of Thumb)例如量入为出,花费当前收入是合理的,不要寅吃卯粮,预期的非理性等。这可能使消费与收入之间也存在着“过度敏感性”(Ma-dsen & Mcaleer,2000)。

三、我国当前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问题分析

1997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我国消费支出和消费率也随之下降,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特点,而不是如LC-PIH和随机游走假说所认为的那样相对稳定。那么我国经济为什么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呢?

1、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减少

国内大多数学者用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来解释当前消费支出下降,认为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经济衰退,下岗失业增加,这影响人们的收入预期,而住房制度、医疗保险等各项改革政策导致预期支出增加(袁志刚,1999;文建东,1999)。但对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是如何导致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微观机制,则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作者认为这一机制可用预防性储蓄假说来解释。

在效用函数是二次型时,根据随机游走假说,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没有影响,即存在着确定性等价行为,所谓确定性等价,即:

E[,t][U[,](C[,t+1])]=U[,](C[,t])

 (3)

其中U(·)表示效用函数,U[,](·)边际效用函数,U[,](·)>0,U[,,](·)<0。上式表明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的预期与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而如果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0,则确定性等价不成立,有下式:

E[,t[U[,](C[,t+1])]>U[,](C[,t])

 (4)

即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的预期大于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D.Romer,1996),也就是说,消费者更看重未来消费,而这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预期行为相符合。因为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节俭一直是人们崇尚的美德,我国消费者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更看重未来的消费,而且,在我国消费者中,人们更愿意现在攒钱购买大件消费品在未来消费,即使存在消费信贷(如向亲朋借钱),也不愿意举债消费,这种更看重未来消费的行为的存在,证明我国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更多的表现为三次型的,从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增加就使人们增加预防性储蓄,消费就表现出对收入下降的过度敏感性。

2、消费信贷并没有消除未来的流动性约束

根据LC-PIH理论,当人们收入下降时,会进行借贷以平滑一生消费,这样消费就不会随收入下降而下降。当前有许多学者用我国消费者不能进行信贷消费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袁志刚,1999;文进东,1999),但是,我国消费者有大量的储蓄,只需动用储蓄而不需借贷就可以平滑消费,所以我国消费者并不存在即期的流动性约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消费信贷的开展对启动消费的作用不大。实际上我国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更多的表现在未来的流动性约束上。假设存在着一个持续两期的收入下降,在第一期,消费者可以动用储蓄平滑消费,并不存在流动性约束问题。但是,第二期收入仍下降,因为在第一期已将储蓄动用完了,因此消费者在第二期就必须靠借贷来平滑消费,这时就会遇到流动性约束。由于这次经济衰退时间较长,消费者对经济走出衰退的时间预期也就较长。为了避免在第二期受到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因此选择在第一期不动用储蓄甚至增加储蓄。这样消费就随收入而下降,表现出过度敏感性。

3、降息的收入效用超过替代效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

降息是我国政府启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作用不明显。原因在于我国消费者基本上是净储蓄者,利率下降的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用,最终结果是消费不增反减。我国政府降息的效用可以用Michener(1984)的理论解释。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消费者进行预防性储蓄以保证一定水平的未来消费。但是当人们普遍进行储蓄时,银行存款必然增加。由于可贷资金的增加,利率就会内生的下降。在我国由于利率尚未市场化,因而降息就表现为政府行为。但即使政府不降息,利率也有下降的要求。实际上银行存款的增加既是政府降息的原因,同时分流银行存款也是降息的目的之一。但利率下降却减少了消费者预防性储蓄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只好进一步增加储蓄,从而消费就表现出过度敏感性。

4、我国消费者存在着非理性预期行为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别很大,既有市场化很高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也有尚处于传统社会的西部农村。有一部分人受教育程度高适应市场经济,也有一些人还未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由于差别大,在一部分人形成了理性预期的同时,另一部分人的预期仍是非理性的(一个基本的例子是蛛网模型中的农民)。由于消费者在预期上的差异,Campbell & Mankiw(1989)的假说在我国就有其现实合理性,即我国一定比例的消费者由于非理性预期,更多的根据当前收入安排消费支出,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理性地按Hall的理论行事,根据持久收入安排消费支出,这样,消费就必然如Campbell & Mankiw(1989)分析的那样表现出过度敏感性。

标签:;  ;  ;  

消费过度敏感假说及其在我国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