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带进语文课堂论文_ 方建

把快乐带进语文课堂论文_ 方建

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 方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快乐课堂不一定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也不一定是快乐课堂,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才能促使学生在快乐而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又把快乐带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转变教学行为,明确师生关系。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搭建想象平台,活跃课堂气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充分发挥想象的平台,使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地遨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笔者在教学《七颗钻石》这篇童话作品时,为了让学生一步步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同时,为了让进一步让学生感知童话的想象力,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水罐神奇在哪里?”“生活中真的有这种水罐吗?”引导学生认识童话故事中的“想象”。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述一个故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三、实施角色扮演,提高学习的兴趣。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课堂上,怎样让孩子在玩耍、活动中获得学习体验,我想,角色扮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角色扮演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利用小学生喜欢参与、表演欲强的特点,让孩子们扮演各种文本中的人物,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从而受到文本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例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

这不正是一个让学生“大展拳脚”的机会吗?教学中,笔者就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陶罐与铁罐各自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等。之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一步步推演整个故事情节。待小组表演完之后,由学生选择出表演最为形象的一组,教师给予奖励。最后在教师的点评总结中,学生明白童话中蕴含的道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培养思维方法,获得快乐体验。

教学中,教师尝试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发现问题,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语文教学中更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巧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在一个个问题的发现、整理、解决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最终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愉快而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 方建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把快乐带进语文课堂论文_ 方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