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高增长时期的储蓄存款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居民收入论文,高增长论文,储蓄存款论文,时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与此相适应,总储蓄结构中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百分比,也从1979年的23.6%上升为1989年的65.9%,居民储蓄已成为社会资金的主要来源。(郭树清、韩文秀,1991)间接融资作用的增强,金融市场的迅速发育,都与此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改革以来居民的储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居民储蓄分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包括住房和耐用消费品,后者包括储蓄存款、手持现金和居民购买的证券、保险单。1991年居民存款约占居民总储蓄的70.1%。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重点研究居民储蓄的主要形式——储蓄存款,即我国城乡居民在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存款,分析改革后由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居民国内储蓄率的变化及地区间差异,居民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的关系,最后提出若干结论性评述。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储蓄理论都把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结余即总储蓄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本文的结论并不能反映居民储蓄的全貌,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方便起见,下文除非特别注明,储蓄即特指储蓄存款。
一、改革后居民国内储蓄率的变化及地区间差异
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增长很快,1978年底为210.6亿元, 到1995年底已达到29662亿元,18年间增长了139.8。〔1〕不仅储蓄的绝对数增长快,居民国内储蓄率即居民储蓄增量与当年GNP 的比率也逐年上升,1978年为0.81%,1993年已达到10.27%。 这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人均收入水平密切联系的,表现在:
1.从动态看,国际经验表明,在一定阶段内,国内总储蓄率与实际人均GNP变动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IMF,1995)。以下利用表一对我国 的情况进行验证:
表一 我国若干宏观经济指标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居民储蓄 居民储蓄
总值 亿元 余额 亿元增量 亿元
19783588.1
210.629.0
19793998.1
281.070.4
19804470.0
399.5118.5
19814773.0
523.7124.2
19825193.0
675.4151.7
19835809.0
892.5217.1
19846962.0
1214.7
322.2
19858557.6
1622.6
407.9
19869696.3
2237.6
615.0
1987
11301.0
3073.3
835.7
1988
14068.2
3801.5
728.2
1989
15993.3
5146.9 1345.4
1990
17695.3
7034.2 1887.3
1991
20236.3
9107.0 2072.8
1992
23478.9
11545.4 2438.4
1993
31342.3
14763.6 3218.2
年份 人口总数社会零售
亿人 物价指数
19789.63100.0
19799.75102.0
19809.87108.1
1981
10.01110.7
1982
10.15112.8
1983
10.30114.5
1984
10.44117.7
1985
10.59128.1
1986
10.75135.8
1987
10.93145.7
1988
11.10172.6
1989
11.27203.3
1990
11.43207.6
1991
11.58213.6
1992
11.72225.2
1993
11.85254.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有关各期
建立计量模型:SAB[,t]=a+blnGPC[,t]+ε[,t],其中SAB 为居民国内储蓄率,GPC为人均实际GNP(元/人),经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78 年=100)缩减,ε为随机扰动项。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得(序列经MA(1)处理):
SAB=-0.58+0.10lnGPC·······(1.0)
(-9.27)(10.20)
R[2]=0.89 =0.88 S.E.=0.01 D.W.=1.97 F=54.31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t检验值(下同)
可见,与国际经验相类似,居民国内储蓄率与实际人均GNP 的变动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实际人均GNP翻一番, 则居民国内储蓄率绝对量增加十个百分点。〔2〕但这种关系并非永久成立,当人均GNP上升到一定的高水平,储蓄率可能不升反降。由于我国经济人均规模小,仍处于持续高增长阶段,可以预见,居民国内储蓄率将保持一定的高水平。
2.从静态看,我国30个省区的居民储蓄增量占当地国民收入的比重存在差异,该比重与地区的收入相对水平有关。设ASB 为各省的储蓄比重(为减少误差,取88—92年的均值),NIB为1992 年各省区人均国民收入与当年全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值,以此衡量各省区的相对收入水平(不考虑地区的物价差异)。根据NIB对30个省区进行分组, 分别求出各个组NIB与ASB的均值(如表二所示)。
表二地区储蓄率与收入水平的分组比较
收入水平分组NIB的均值ASB的均值(%) 组中样本数
0-0.500.47
5.221
0.50-0.75 0.67
9.4610
0.75-1.00 0.82 11.055
1.00-1.25 1.10 10.555
1.25-1.50 1.43
8.632
1.50以上 3.04 10.844
资料来源:同表一
广东、海南、西藏不列入比较。前两者由于享有特殊政策,投资机会多,经济发展快,已成为资金的集聚地。1988—1992年两省的居民储蓄比重年均值分别为16.05%和17.84%,而1992年高达22.92%和33.47%,这显然与当年大量资金涌入炒股票、房地产有关,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表现为“公款私存”,使居民储蓄发生较大变动。西藏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也不具可比性。若NIB〈0.5定义为低收入地区,0.5≤NIB〈1.0为下中等收入地区,1.0≤NIB〈1.5为上中等收入地区,NIB≥1.5为高收入地区,国际经验表明,一地区的收入水平与该区总储蓄 率呈非线性关系,收入水平太低,无法储蓄;当由低收入向下中等收入变动时,储蓄率上升最快;若继续向上中等收入及高收入水平变动,储蓄率的增幅会放慢甚至可能绝对下降(Ostry&Reinhart,1995)。表二 说明我国各省区居民储蓄比重也大体符合这个规律,唯一的差异是我国高收入地区的储蓄比重也较高,但四个高收入省区中京、津、沪的农村人口很少,与一般省区不具完全的可比性。由上可知,我国属低收入国家,但各地区有收入差距,导致储蓄比重不一致,说明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有其合理性,即储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对地位有关,受“示范效应”的影响。
虽然居民储蓄主要受收入水平决定,但由于资金具有流动性,若考虑资金聚集地对居民储蓄区域分布的影响,则改革以来在我国人均收入的区域差距缩小(并非如通常认为的差距扩大)的同时,人均储蓄的区域差距却不断扩大。描述区域差距的通行指标之一为加权变差系数(VW),其公式为:
Y 全国人均国民收入(储蓄余额)
Y[,i] i省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储蓄余额)
f[,i] i省区的人口数
n 全国人口总数
分别计算1986—1992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储蓄余额的加权变差系数VWNI、VWSA,绘制图一(见后),可见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更加向发达地区集中。在经济扩张时期,资金流动量大;而在紧缩调整时期,资金流动量小,表现在储蓄的区域变差缩小。这可能与人口流动(“民工潮”)有密切关系。整体经济扩张时,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其收入除部分汇回家乡外,必然增加当地的居民储蓄,造成居民储蓄的区域变差扩大,而经济萧条时期人口流动则不明显。这一方面可能有利于资金利用的高效率,一方面又会扩大地区的不平衡,值得重视。
以上我们从宏观层面描述了居民储蓄比重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并且区域间存在差距。以下从微观角度分析两个最主要因素——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利率水平对储蓄的影响,以及城乡居民储蓄行为的差别。
二、居民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水平的关系
改革以来,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水平、居民对收入、支出和通胀的预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等。由于居民的投资渠道较单一,现阶段我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储蓄。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重点分析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化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
(一)可支配收入的迅速提高是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对储蓄的影响
个人部门收入的持续、大幅度提高是改革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为更准确地分析居民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以下分别利用城镇和乡村的资料进行研究。
改革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明显多元化:(1 )工资性收入除标准工资外,奖金、津贴和其他工资形式的份量越来越重;(2 )工资外的货币收入增加,如第二职业收入、利息收入等;(3 )工资外非货币收入如实物收入、各项补贴等也在增加。
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有来自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收购价格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长很快,经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也大为增加,1978年为26.8%,1993年为73.6%。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推动了储蓄的大幅度增长,1978—1993年,城乡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75%、7.66%,人均实际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更高,分别为18.91%、24.76%,农村居民两个指标都较高。(见表三)由表三可计算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和实际人均储蓄余额的倍数GAPD、GAPR,绘制图二(见后),可见GAPR的绝对量和相对变动都远比GAPD大。这主要是因为城乡居民的储蓄结构有很大不同,下文对此还将进一步说明。
2.城乡居民储蓄的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主要模型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模型、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模型、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模型、莫迪利安尼—布鲁伯格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及豪撒克(Houthakkerr )等人的资产调整模型。以下根据表三验证绝对收入模型和永久收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表三
城乡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储蓄情况表(单位:元/人)
年份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人均储蓄增量
城镇 农村城镇 农村
城镇农村
1978 475.8133.5789.8 7.05
1979 570.38
157.03
107.5 9.72
17.68
2.67
1980 562.79
179.65
133.94
13.81
26.43
4.08
1981 602.74
205.56
155.22
19.53
21.28
5.72
1982 624.68
244.22
183.07
25.66
27.86
6.13
1983 654.55
276.83
218.41
35.41
35.34
9.75
1984 721.64
308.18
268.12
47.29
49.71 11.88
1985 714.33
322.47
311.33
56.72
43.209.43
1986 789.71
327.23
385.43
72.91
74.11
16.19
1987 802.97
336.16
472.87
89.54
87.43
16.63
1988 770.84
338.05
483.99
86.03
11.13
-3.51
1989 766.85
314.10
568.74
88.67 84.752.63
1990 862.66
347.32
771.96 110.76 203.21
22.10
1991 922.90
351.46
954.98 134.75 183.02
23.99
1992 990.91
374.40 1069.30 161.48 114.32
26.72
1993 1072.62 390.85 1171.67 178.07 102.37
16.59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人均纯收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93年的数字参见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4),78、79年数为笔者的估计。缩减指数分别为城镇、农村的零售物价指数(78年=100)。
模型设定:
图一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和储蓄存款的变差比较
图二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储蓄差距比较
其中,SAUD、SAFD为城乡实际人均储蓄增量,DIUR、DIFR为城乡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DIUP、DIFP为城乡人均实际永久收入,DIUT、DIFT为城乡实际人均暂时收入,U、V为随机扰动项。永久收入由即期可支配收入二阶移动平均得到,即期可支配收入与永久收入之差即暂时收入。用OLS得回归结果如表四(序列经MA(1)处理):
表四 储蓄模型检验结果一览表
由表四可得三点结论:(1 )模型中绝对收入(即期收入)项系数估计量均通过t检验(5%的可信水平),而永久收入模型中暂时收入项系数估计量都未通过t检验, 表明绝对收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改革后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2)假定永久收入模型成立, 则城乡居民暂时收入的储蓄倾向远高于永久收入的储蓄倾向;(3 )城镇居民储蓄模型的检验结果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也高于农村居民。
结论(1)表明主要是即期收入决定居民储蓄, 原因在于我国消费信贷很不发达,存在流动性约束(Liquidity Constraint),居民很难通过借款来提高消费水平,平衡一生的收入和支出,因而居民储蓄主要与其当期收入有关。同时受传统俭约观念的影响,居民即使预期未来可支配收入会提高,也不愿、不能增加即期消费。永久收入模型不成立的另一原因在于该模型假定居民有稳定的预期,而恰恰在转轨时期,我国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很不确定。
结论(2)显示暂时收入的储蓄倾向远高于永久收入的储蓄倾向, 这与永久收入理论相符。前已述及改革后城乡居民来自固定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收入主要靠奖金、补贴、经营性收入等,这些都具有暂时收入的性质,储蓄倾向高,因而居民储蓄增长快。(樊纲、余根钱,1992)
对结论(3)可能的解释是:城乡居民所处的环境不同, 因而它们的总储蓄结构有很大区别。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既是消费单位又是经营单位,其收入除了消费、储蓄,还可进行生产投资,因而有较多的手持现金,并且在社会商品短缺和金融资产形式太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强迫储蓄的程度较低。另外,农村居民必须自建住房,因此住房在其总储蓄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仅从储蓄存款来看,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构成中,储蓄存款占第一,为64.44%; 增量构成中,储蓄存款更高达85.13%。同年农村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构成中, 储蓄存款列住房后的第二位,为22.20%;增量构成中, 储蓄存款有所上升,为26.19%(臧旭恒,1994)。又据笔者的计算,1978—1993 年城镇居民的家庭储蓄存款率(即储蓄存款增量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都高于农村居民,1993年分别为9.54%和4.25%,由于存款并非农民储蓄的第一选择,因而农民的储蓄存款倾向较低,导致城乡居民的储蓄差距比收入差距大得多。若研究总储蓄,则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变动大,农民储蓄的预防动机更强,储蓄倾向应更高。钱颖一(Yingyi Qian,1988)对1955—1985年我国城乡居民总储蓄的实证研究就证明这一点。此外,统计误差也是存在的,由于农村金融很不发达,部分农民为资金的周转方便倾向于在附近的城镇开立存款帐户,导致统计上的农民储蓄存款量偏低。
总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储蓄增长的源泉。实际上,在职消费、公款吃喝、回扣等现象愈演愈烈,国有资产大量向个人流失,这些都很难纳入现行收入统计,因此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可能大大超过估计数。
(二)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的变动很敏感
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的弹性大小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发展中国家多存在金融抑制,实际利率为负值,导致资金供给不足;若储蓄的利率弹性高,则实行金融深化、提高利率水平可使储蓄大量增加,有利于资本形成。我国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的变动很敏感,两者呈正相关,这是由我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决定的。农村居民储蓄对利率的反应比城镇居民更明显。设RU、RF分别为1978—1993年城乡居民分别面对的实际利率,由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一年中最高和最低利率的均值,用百分数表示)分别减去城镇和乡村零售物价指数(1978年=100)的变动率得到,在模型(2.1)、(2.2)中加上实际利率作为解释变量,用OLS 回归得(序列经MA(1)处理):
模型(4.1)、(4.2)拟合程度较好,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量在5%的可信水平上显著不为零。实际利率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储蓄增量增加4.25元,农村居民只增加1.23元,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的绝对量远高于农村居民。实际上利率对农民储蓄行为的解释能力更强。与模型(2.1)、(2.2)的回归结果相比,农村居民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大大提高,检验结果反而优于城镇居民的储蓄模型,利率项系数的估计量的t检验值也较高, 说明利率变动对农民储蓄的影响很大。这可能部分地解释了图二的结果,即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实际利率变动,农民会将存款与住房等其它储蓄形式相互转化或进行生产投资,而大部分城镇居民因面临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改革等不确定性,很难大幅度改变其储蓄存款总量,这导致城乡居民储蓄差距表现出明显的波动。
居民储蓄对利率的敏感性也可由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得到证实:在居民风险意识还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实际报酬率的高低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通胀时期推出保值措施,也能较快地稳定储蓄等等。
以上现象可由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人总是在一段长时期内尽可能合理地安排消费和储蓄,以使整个生命期的消费最优。不同时期间存在消费替代弹性(Intertemporal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n Consumption,IESC),即现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 。储蓄对实际利率的弹性是IESC的增函数。Ogaki等人(1995)发现,IESC与收入水平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可以推论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收入水平也呈非线性的正相关,即中等收入国家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大大高于低收入国家,但到了高收入国家,储蓄的利率弹性提高不多。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迈进的过程,在新的高消费习惯还未形成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对储蓄影响很大。改革以来多数年份实际利率为正值,高通胀时期又有保值储蓄,因此居民倾向于储蓄存款以获得高收益。
三、结论性评述
本文描述了改革以来居民国内储蓄率的变化及地区间差异,分析可分配收入、实际利率水平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可得以下结论:
1.居民储蓄大量增长是在我国总体经济持续发展、分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发生的,收入是决定储蓄的最根本因素。在一定阶段内,人均收入增长越快,居民国内储蓄率就越高。地区储蓄率的差异也是由相对收入水平不同引起的,储蓄利率弹性较大同样与现阶段居民收入水平有关。在有关的储蓄理论中,绝对收入模型较好地说明了改革后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永久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2.居民储蓄尤其是农村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变动敏感,则在我国实行金融深化有利于进一步集中居民剩余资金,有利于间接融资作用的发挥和资本形成,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居民储蓄存款不增或少增,对银行系统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因此,一方面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下大力控制通胀,合理设计存款利率的期限结构,扩大定期存款的比重,其结果既增加储户的收益,又使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相匹配,减少银行的经营风险。
3.我国居民储蓄存在区域和城乡差异:一方面地区变差有扩大的趋势,资金流动性越来越强,这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形成,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以及地区经济的不平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所处的环境不同,储蓄行为也不同,储蓄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城乡居民储蓄差距比收入差距大得多。为了合理利用农村居民的剩余资金,应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增加农民的储蓄存款。
4.居民收入增长、金融深化导致实际利率水平的提高都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可以预见,若其他条件未发生大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的高增长将持续一段时期。
注释:
本文的写作得益于易纲、唐旭、谢平、肖梦、蔡浩仪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表深深的谢意。但文中的一切错误概由笔者自负。
〔1〕《人民日报》(96年3月7日)。下文中的数字若未经说明,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有关各期的数字整理、计算。
〔2〕由(1.0)式,b=dSAB/(dGPC/GPC)。在SAB、GPC变动都较小的情况下,
标签:银行存款论文; 可支配收入论文; 中国金融年鉴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 居民储蓄论文; 储蓄率论文; 实际利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