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国保[1]2001年在《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在创立社会主义价值论过程中,从重申实践标准开始,先后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叁个有利于”标准,这些基本价值标准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本文认为,在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中,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内含其中的人民利益标准是最基本的内容,它们从不同方面回答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邓小平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叁个支点。其中,人民利益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标准;生产力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手段,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标准;实践标准揭示了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终极评价标准。同时,叁条标准又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规定、相互贯通,共同构建起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论的基本框架。今天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对于深刻领会邓小平价值观乃至整个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巩固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全党深刻领会和自觉实践江泽民同志的“叁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曹威威[2]2017年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特殊的使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包含丰富的内容,从职业的视角切入本研究,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肩负履行国家意志的使命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的基本前提下,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相比其他职业群体而言,更加复杂和严峻,辅导员职业的兴衰和荣辱直接影响这支队伍的稳定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水平,影响其工作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和谐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无疑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具有首位价值意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劳动首先是人谋生的手段,而选择所将从事的职业,应遵循的原则是为人类谋幸福与自身完美发展的结合。因此,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发展就应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视域去推动;而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站位,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自我努力与社会条件支持的内因和外因双重动力驱动。把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对于当下现实而言,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强,过于频繁的职业流动、职业生涯相继历程的难以持续是不争的事实,即,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的问题,社会成员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过低问题,高校辅导员职业终身制的发展动力不足等矛盾,这些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根源性问题的存在,对高校辅导员个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成为困扰辅导员个体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整体队伍提升的掣肘性障碍。上述问题的存在,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不顺不畅不利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如何有效推动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就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正是试图以此为目标,在借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把问题聚焦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这一命题中,旨在通过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进行定位、定性,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在厘清“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前提下,以破解问题探讨对策为指向,以对当下制约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原因的剖析,在揭示新的历史条件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怎么办”的思考,提出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突破路径与实践体系建构的理论原则和基本对策。全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的理论前提和政策基础。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遵循职业生涯的“理论一般”的科学依据下探讨其逻辑走向,还应在政策背景中分析其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范畴的基本内涵,即,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是指高校辅导员个体自觉地把握社会对其职业化、专业化成长的期望和规范,使自己努力达到职业角色要求和具备职业能力素养的职业生涯相继和职业进展历程的持续化追求过程。从而确定本研究的逻辑基点。第二章,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基本内容的研究。以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发展什么”为题,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能力发展、职业人格发展、职业路径发展的内容维度;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适应探索、发展成长、高原倦怠、成熟稳固”四阶段的周期过程和规律的维度;从组织管理的“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搭建平台、科学实施,汇聚资源、制度保障”叁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重要支撑条件的维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从理论上进行整体性关照和阐述。第叁章,是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归因分析。该部分通过典型个案的剖析,力图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现状、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行概括总结,重点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和问题解析。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划分为表象层、中间层、根源层叁个层级,系统分析了诸多影响因素间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并从体制机制、内在动力与人文环境叁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透视。第四章,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难题的突破路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遭遇严峻挑战和危机,研究如何转“危”为“机”,探寻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在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职业终身化、主体性等问题进行了基本框定的前提下,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应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融汇为专家化的发展通道,即,高校辅导员A型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同时,构建以自我反思与科研提升为主的“二次成长”路径,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周期超越。第五章,关于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体系建构的思考。应把高校辅导员置于“大思政”理念下思考其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应从系统论的整体性高度推进和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在目标系统、管理系统、培养系统、发展系统、评价系统以及环境系统整合的视域下建构实践体系,这一实践体系的动态运行体现在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外循环过程与辅导员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活动所形成的内循环过程。同时,在实践体系动态优化策略方面,应在理论架构、实践运行、制度保障、考核评估四个维度优化体制机制,通过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化培训体系,并以多向度、模块化的培养体系、“成长共同体”、“问题导向的科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优化培养模式,最终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韩笑[3]2004年在《我国园林法规体系初探》文中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着加入WTO后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法制化国家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园林法规体系具有重要而鲜明的意义。论文针对这一状况,分析了现行园林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完善其体系的建议。 论文的主体分为叁个部分,首先通过对我国国家园林法规建设过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现行园林法规体系存在的明显缺陷,论证了健全我国园林法规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论文通过对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园林法规体系的完善措施提出了建议。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通过分析园林法规在建设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园林法规的上位法。从园林绿化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园林法规与城市规划法规的配套性,对完善涉及规划领域的园林法规提出了建议。通过对环境法律体系的分析,明确了园林法规与其协调关系。并分析了园林行业技术规范体系对健全园林法规体系的借鉴作用。 在第叁部分中,基于现有的园林法规体系和上述分析的诸多结论,论文对我国园林法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并对其结构和作用进行了解释。
刘静[4]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问题和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研究;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从总体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操作性对策,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具体思路和政策支持。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和评析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是对生态文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依次展开论述,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论述生态文明理论。本章首先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两个角度概述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其次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然后分别从古希腊与中世纪、近代和现当代叁个时期论述西方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最后就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这叁方面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论文的第叁、四、五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第叁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其次回顾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首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战略思想层面上的突破和在政策层面的调整。在战略思想层面主要体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出科学发展观两个方面,在政策调整方面主要体现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两型社会”和建设生态城市四个方面。其次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增长方式、公民生态意识、环境立法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在第四章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路径,由此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结束语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并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重要观点。本部分是篇末结题,是对全文论述后得出的最终的也是本文最重要的结论。
马协印, 李璐[5]1994年在《政治思想素质定量综合测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思想素质定量综合测评初探马协印,李璐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①时刻把育人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自觉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目标...
许瑞芳[6]2006年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叁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何登溢[7]2016年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人”的问题,“立德树人”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本质要求是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力军,也是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就是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帮助大学生端正政治立场、激发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辅导员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为题,依据一般职业的发展规律和辅导员的殊有特性,提出了我国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六段论”,即“建国初期的开创起步期、六十年代的实质推进期、文革十年的受挫停滞期、改革开放后的形成确立期、进入新世纪的稳定发展期和十八大以来的深化发展期”。自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创立以来,“高校辅导员”职业就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之中,并呈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从1952年教育部提出设立“政治辅导处”,在辅导处设辅导员若干人①,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再到2014年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念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的出台,高校辅导员职业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就其职业本身的完善程度来讲,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没有系统规范的职业标准,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因此,亟需建立一个有顶层设计、有系统规划、有建设方向、有健全制度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本文正是基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现实诉求,依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积极探寻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学理支持,从辅导员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角色演变和功能发挥等方面探析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规律,将辅导员职业功能归纳为“思想政治职能、事务管理职能和发展指导职能”等叁项基本职能,在按“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叁级分级晋升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了“辅导员扁平式管理模式”和“辅导员职位说明书制度管理模式”。综观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历程,辅导员的发展模式大致经历了“兼职辅导员模式、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模式和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模式”叁种模式,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作为不同的施教者和管理者,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服务于学生个性优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辅导员”是一门需要去认真建设的专业,也是一门需要用心去发展的职业,更为重要的是一门需要真诚去追求的事业。高校辅导员工作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好的,现行的体制机制也并非完全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衡量一门职业是否成为专门性职业,一个较为客观的依据是这门职业的发展是否具备了专业的特征。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如何?如何在高校形成与这支队伍工作性质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又如何应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保障辅导员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梳理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在差异性分析的的基础上提出了 6点研究假说,从宏观(环境因素)、中观(组织因素)和微观层面(个人因素)叁个层面,通过构建研究模型分析和深度访谈研究来加以验证。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四点策略构想:一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定位与建设思路;二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叁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学科体系;四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组织保障。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应然和实然层面特征分析基础上,本文为顺应和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尝试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体系”和“高校辅导员科学化管理体系”。首先,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体系构建上,为进一步明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内涵和未来趋势,一是从“人员的职业化、工作的职业化和管理的职业化”叁个层面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实践体系、支持体系、培训体系”叁个方面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实践体系;叁是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文化体系,包括辅导员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次,在辅导员科学化管理体系构建上,立足于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培训研修、考核评价、发展路径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构建“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培训、科学化评价、科学化路径和法治化保障”等组织体系,确保统筹兼顾,将辅导员职业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起来,将辅导员职业的现实基础与前进动力统一起来,以促进和保障辅导员职业的健康发展。
陶蕾韬[8]2014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激荡,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碰撞,加速了多元文化的场域和语境的形成。面对多元文化场域中的合作与博弈,价值冲突和价值认同问题不断凸显并逐渐发展成为被广泛重视和讨论的重要核心范畴之一。在这一势不可当的历史潮流中,学术界的思考也在不断发展、深化。如何确立全球化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原则和方向?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识辨价值冲突的动因和形式?如何拓宽当代中国的价值认同的领域和路径?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变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对价值世界的现实反思。本文的逻辑结构是从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文化的自立和融合,厘清思路、找准方向: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考量价值冲突的实质,从而理性审视价值冲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探寻释缓冲突的方法的同时,着力于探讨价值认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终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价值选择如何确立原则和范式提供思路。论文全文分为五个部分:1引言,2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4价值认同的可能,5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与价值选择。第一部分“引言”中主要介绍了叁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缘起,写作所做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第二部分“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中主要论述了叁个部分,包括:全球化进程及其本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中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向运动。这一部分主要是把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放在一个时空域里去考查。第叁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主要论述了:多元文化的价值意蕴、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冲突、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价值冲突。这一部分的重点移到了对价值冲突的分析,并把视野初次转向实践中的中国现代社会。第四部分“价值认同的可能”主要包括:认同与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动力、多元文化语境下价值认同的实现。这部分探讨的是关于价值认同的问题,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从认同理论的发展,到分析价值认同内在的动力机制和外在的语境。第五部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与价值选择”是结论部分,也是实践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价值认同的困境与原则选择、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价值认同的实践。任何理论的意义能够体现,都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部分主要探讨如何把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落实到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的现实语境中。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共处同一时代、共存于同一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各种文化类型间,各自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区特征和国家特点,同时,事实上彼此之间又时刻不停地进行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从而也会使得各种文化类型培养出一种相对一致的时代性。每一种文化都内含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中,每一种个体文化都依据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吸纳其他异质文化的精华,以图自身的发展壮大。于是,个体文化永不停歇的发展壮大,带动着世界文化体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流变状态之中。在这种不断变化中,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壮大都无法仅依靠自身孤立实现,整个文化世界愈发联系紧密,进入一个必须相互依存、沟通交流的全球化时代。作为文化核心范畴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特征,这两种特征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呈现出矛盾趋向。全球化一方面促成了全球范围内引人注目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也在世界上引起了普遍而激烈的价值冲突。这种特殊的内在联系,为不同价值观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话语基础,它们的辩证统一促使不同价值观和文明在相互冲突中达到相互交融,从而使价值冲突成为价值观进步的动力与契机。价值冲突是不同类型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既可能发生在不同价值主体间,也会出现在同一价值主体内部。价值冲突表现在文化上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缘起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文明冲突将会成为当今乃至未来世界价值冲突的焦点。价值认同是一定价值主体对某一种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可、接受和追求,并在实践活动中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以规范交往行为。在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上,文化的多元化是价值认同的语境,人的交往是价值认同的动因,文化传统也是价值认同得以形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个体的利益需求、社会环境等决定着价值认同的内容,教育舆论示范的外部环境也影响着价值认同的进程。达成价值共识的主要途径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培养、思想舆论的宣传和导向、通过利益调节、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来达到对个体和整合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引导,通过激励机制来使个人需要满足并趋向于价值认同。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价值冲突。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既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动力,但又导致社会不安定、道德水平下降;价值冲突既能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但又造成社会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无序状态;价值冲突既有利于促成个体主体性人格的确立,但又致使个体在价值追求中产生迷惘和困惑。总的来说,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的价值观发展格局,既有中西、新旧价值观的博弈,也有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的竞争。因此,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既表现在历史发展中纵向的新旧交替,又表现在时代变化中横向的多元并存,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应运而生,也是在面对复杂的价值认同局势时的顺势而为。因此,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的价值认同,主要表现为,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人民主观上自觉的追求,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道路既是我们面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树立和夯实中国精神的能动路径。在实践的层面上,当前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这一价值体系鲜明的体现出它的社会主义的性质。每一种文化体系,每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都具有一定的自足性,相应地也都有一定的排他性,表现在文化形式和精神内核上的各具特点和各有维护自己合理性的一套机制和理由,这些构成了特定的民族立场和态度。因此,正视冲突,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既有益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持续一种良性的构建,对于单一的文化类型来说,也不失为是汲取新鲜养分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本文指出价值冲突是由于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不同价值主体利益的多元化以及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导致的,探讨了共同价值建立的可能性及其建立的标准和原则等问题,并对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认同进行了分类,指出其特点是不深入、不平等、不平衡,结论认为,抓住当代中国的价值认同本质,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精神纽带。
俞彦芳[9]2009年在《为政治立“法”》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生卒于拥有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而长于中国,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其政治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印记即以伦理规范政治。因此,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倾向便是为政治立“法”。为政治立“法”是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价值取向,并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以价值、制度和主体叁方面为主线,选择了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价值的层面,诠释了邓小平对各行为主体特别是政治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和导向作用,从而把伦理思想引伸到民主政治领域,论述了邓小平为寻求实现和谐社会的多方思考和理论设计;其次论述了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指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性;最后,论述了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可以加强人们的道德规范意识,更加完整地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合理性。全面地了解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更好地研究政治道德发展规律,总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政治道德规范,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道德规范作用,对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道德状况具有方法论意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陈正芬[10]2013年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决定性作用,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水平与职业发展的素质与能力,制度是关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方法,力图从制度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本质、产生、内容和发展作分析。主要围绕叁个问题:即,为什么需要高校辅导员制度、高校辅导员制度应有什么样的内容、怎样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展开,由导论、五章和结论构成。导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第一章: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内涵、功能与研究价值。在对制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揭示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阶级性、科学性、发展性本质,提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指引、规范、保障、激励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第二章: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基础与借鉴。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叁个方面分析建立基础。同时,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主要借鉴。第叁章: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的依据。主要通过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叁化”目标、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的目标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依据。第四章: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内容。着重从实体性与程序性两个角度提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内容。实体性制度内容主要包括:高校辅导员的性质定位、职责规定、工作准则、条件保障。程序性制度内容主要包括:高校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养、使用和发展等。第五章: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主要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前提、路径和趋势。结论:总结了本文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与价值,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初探[D]. 孔国保.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 曹威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 我国园林法规体系初探[D]. 韩笑.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5]. 政治思想素质定量综合测评初探[J]. 马协印, 李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6].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D]. 何登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D]. 陶蕾韬.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9]. 为政治立“法”[D]. 俞彦芳. 燕山大学. 2009
[10].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D]. 陈正芬. 西南大学. 2013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高校辅导员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