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亚太论文,对策论文,新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的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也出现了转向建制化的新趋势。如何处理一体化与区域化的关系,有效地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是跨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制定可行的对策。
一、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趋势
随着各国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一方面,关贸总协定完成其历史使命,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进一步发展,为各国经济的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步伐加快。另一方面,区域化趋势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其步伐明显加快。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区域优惠贸易协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进入90年代以后签订的,并形成了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三大区域经济圈和许多次区域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大圈套小圈,小圈与大圈相连,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区域化有三种主要形态:一是对内优惠型,即对外不实行差别待遇。二是内外一致型,即对内对外均不实行差别待遇;三是对外排斥型,即对外实行差别待遇。其中除第三种形态之外,基本上都与一体化相容。同时,当今的区域化已不仅只由邻近国家或地区形成,而是出现了区域对区域的区域化。可见,一体化与区域化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依不同的条件决定或改变其地位。由于区域化的网络化,在一体化与区域化、区域化与一体化之间,出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使其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调和性。因此,只认为区域化与一体化相对立,区域化是地区保护主义的表现等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当前区域化的现实。
亚太地区的区域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各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迅速发展之外,各种经济合作构想纷纷出现,大小次区域经济圈相继崛起,并逐步向建制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与欧洲和北美地区不同,是一个多元化地区,不仅国家、民族、文化、历史具有多样化,而且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异、对经济合作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迟,难度较大,且具有一系列重要特征。例如,官方经济合作和民间经济合作并存、建制化经济合作和非建制化经济合作并存,等等。在亚太经济合作的建制化方面,先是日本在太平正芳首相主持下发表“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最终报告”,提倡太平洋共同体,但因日本在二战中曾搞“大东亚共荣圈”而未能得到亚太各国的支持。继而美国提出“太平洋共同体”构想,也因美国并非典型的亚太国家而未能得逞。后由澳大利亚提出“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构想,才得到多数亚太国家的响应。从此亚太经济合作的建制化开始起步,目前已出现了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核心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趋势。该组织的“茂物宣言”宣布将在2010—2020年实现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坂会议又通过“行动议程”,拉开了逐步实现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序幕。今年11月在马尼拉召开的首脑会议,又通过了各国行动计划,从明年1月起全面实行。由上可见,亚太经济合作已进入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核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轴,带动其他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合作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时期。
二、各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
亚太经济合作从酝酿到发展经历了几十年时间,目前虽转向以建制化和制度化为主各种经济合作共同发展,但各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有可能影响其发展方向和进程。
(一)美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
美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与其全球战略和地区战略相连。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和冷战时代美苏争霸世界的格局改变,美国在确保全球利益的同时,重视地区利益。其中,亚太地区的利益对美国至关重要。美国的亚太战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促进由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安保体系。美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的目的是,试图再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圈,搞活本国经济的同时,牵制亚太国家的其它形式联合,并对抗欧洲联盟的保护主义倾向。
随着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但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却与之不甚相称。因此里根上台后,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关系,提出“新太平洋共同体”构想,企图直接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亚太经济共同体,但因上述原因未能如愿,后采取迂回手段,从扩大“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办法挤进这一组织,试图扩大其影响直至主导亚太经济合作。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中受惠最多的美国,为何如此积极参与和企图控制亚太经济合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美国向东亚各国提供了巨大市场。2、有必要建立对抗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欧洲联盟势力。3、对以日本为主轴趋向联合的亚洲的不安[(1)]。由此,美国在亚太经济合作尤其是在“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中的态度,与亚太各国不尽相同。一是在亚太经济合作的建制化和制度化方面,美国极力移植美国式强制性的自由贸易协定,而亚太其他国家主张亚太经济合作要以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原则,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划清界限,成为松散的协议和合作性区域联合[(2)]。二是在争夺亚太经济合作的领导权方面,美国力图掌握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导权。以主持召开西雅图会议为契机,“美国正在主导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扩大对亚太地区的影响。”[(3)]马来西亚等虽反对美国插手亚太经济合作,但看来力不从心。三是在市场开放方面,美国多方施加压力要求亚太国家开放市场,特别是要求日本、韩国、中国等开放农产品市场,而这些国家坚持要求例外处理。
不仅如此,美国还有意将经济合作和安保体系联系起来。“华盛顿认为,军事联盟和部署在前沿基地的美国部队可有效地对由该地区国际局势不稳定造成的挑战和危胁作出反应。”[(4)]并强调介入政策,因而“有根据认为,美国以其在东亚地区的安保作用为代价,在亚太经济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中加大通商压力。”[(5)]
(二)日本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
日本是在不违背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条件下有限地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有时态度暧昧。例如,试图主导亚太经济合作而不敢表示,不愿意看到美国控制亚太经济合作而不敢反对,等等。日本在亚太经济合作中,试图通过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将美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变为美国与亚太各国的多边关系,以缓和其要日本开放市场的压力[(6)]。日本在亚太经济合作的建制化和制度化方面与美国不同,主张建立松散的协商型合作机制。认为在亚太地区试图建立以法律统一规定各成员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严格体制是不现实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只能是一个松散的协议和合作的联合体[(7)]。在争夺主导权方面,日本表里不一。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大国,日本早就想主导亚太经济合作,但因历史包袱的压力,不敢提出主导问题。小野五郎曾建议将“西太平洋成长带按照日本型开发方法开发为一体化地区。但对日本的作用,不必提发挥主导作用。”[(8)]日本在开放市场方面,一直顶着美国的压力,特别是在开放农产品市场上态度坚决。但在安保体系方面又与美国唱一个调子。然而,由于亚太经济合作的政治色彩趋浓,对其前景,主要是对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前景有某些忧虑。“认为区域内的重大政治问题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纯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发展。”[(9)]
(三)东南亚国家对亚太经济合作的态度
东南亚国家对亚太经济合作主要是对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作法持慎重态度。目前,东南亚国家面临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东亚经济协作体、亚太经济部长理事会以及东盟与欧盟对话等多种合作组织的选择和协调问题。据目前动向看,东南亚国家是以促进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为主轴与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等相协调为其区域经济的主要目标。因此,在一再提前实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时间的同时,参与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东南亚国家认为,“为了维持长期合作,与其走向严格的制度化,还不如致力于统一各国的认识,给予各国调整国内问题的时间”[(10)]所以,东南亚国家并不完全支持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例如马来西亚对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持保留态度,泰国也有类似趋向。它们对发达国家主导下通过严格的协定进行合作表示一定的忧虑,想走自己的路子。马来西亚的东亚经济协作体构想就是试图将松散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总之,东南亚国家不是反对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而是认为其意图和合作形式不易接受。据此,以促进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参与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并推动东亚经济协作体乃至与欧盟的对话,试图促进自主性全方位区域经济合作。
三、我国的对策思路
根据上述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亚太经济合作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核心各种经济合作形式共同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有参与和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的总体对策。
1、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根本途径。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的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冲破美国的阻挠,尽早加入这一组织,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外松内紧,即对外不求加入,更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但对内要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工作,力争加入,以利于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发展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是适应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有效途径。要在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同时,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与亚太各国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双边或多边经济,但不搞或不加入对外排斥性或封闭性的区域经济集团。在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经济合作的同时,努力扩大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及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支持东亚经济协作体等论坛型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并积极参与和促进同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例如以图们江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以湄公河开发核心的东南亚及南亚经济合作、以及以丝稠之路的重开为核心的西北——中亚经济合作。还要发展大陆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区的形成。这对以经济为主轴促进两岸交流,尽快实现“三通”,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和提高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均有好处。
2、要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核心促进亚太经济合作。今后几年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发展很快,主导亚太经济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其成员由最初的12国扩大到18国,特别是建立非正式首脑会议制度以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大为加快。今年11月的马尼拉会议将“茂特宣言”和大坂会议“行动议程”中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落实到各国,从明年起执行。因此,首先要制定我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及措施。既要根据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规定的2020年的限期,又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分阶段实现的大体时间表。同时,就会议将要讨论的问题,例如制定亚太地区统一的产业标准问题、逐步开放劳动力市场问题、逐步开放企业家在区域内的自由来往问题等,提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意见和措施。还要准备对付美国对开放亚太各国市场的压力。其次要坚持亚太经济合作的宗旨。根据江泽民主席在大坂会议上提出的五项原则,坚持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的发展方向,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亚太地区特色的经济合作组织,以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翻版或封闭性的贸易集团。第三要抵制大国,主要是美国垄断亚太经济合作领导权的意图。旗帜鲜明地提出各国共同领导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张,团结大多数国家,防止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按美国的意志办事。第四要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在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同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东盟国家扩大经济合作。第五要反对亚太经济合作与地区安保体系相结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应与地区安全问题挂钩。但有迹象表明,某些国家尤其是美国企图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与亚太安全体系合二为一,这是违背亚太经济合作宗旨的。前不久,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主权的挑衅,美国对此的狂妄言论,都表明美日两国的安保体系,其矛头所向是显而易见的,要坚决反对以美日安保条约控制亚太经济合作的意向。
3、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以优异的国内工作促进亚太经济合作。千条万条搞好国内工作是第一条,亚太经济合作的各项任务都要以国内工作来保证。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给予外商投资国待遇、大幅度降低关税等,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步伐加快,要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的要求。需要从三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进一步对外开放。今后的对外开放要在国际接轨上下功夫。当今,各国经济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中谋求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由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部理事会推动。因此,一方面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我国已承担义务的国际组织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步伐。为此,在逐步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继续降低关税的同时,要适当加快产业标准、情报交换、包括企业家和劳动力在内的人员来往、贸易和投资规则、进出口货物的检验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二是加快国有企业和对外经济机构的体制改革,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的趋势,归根结底是提高我国企业的适应力、应变力、竞争力。其关键又在于自身的体制改革。首先,切实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革不仅要扭转亏损局面,而且要能与外国企业竞争,同时还要逐步到国外发展。其次,要加快外贸企业的改革。要尽快实行外贸代理制,并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以适应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三是要改变观念。我国企业长期在国家保护下发展,人们的观念主要是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国际化意识严重不足。17年来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优惠措施利用外资,尚未在贸易和投资自由环境中与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全面较量,实行自由化的思想准备不足。因此,要有步骤地加强经济国际化的教育,以利于以新的观念促进亚太经济合作。
注释:
1.金都亨:“主要国家的经济合作战略纵横”,韩国《产业经济》1995.11.8,第21页。
2.田平启刚:“开放的区域合作部长理事会与大坂会议的意义”,日本《日中经济合作通讯》1995.12月号,经41页。
3.金正洪等:“地区主义—韩国的选择”韩国《产业经济》1996.7.3,第14页。
4.亚力山大·谢尔古宁:“美国亚洲战略的探索”,俄国《美国》月刊1996.6月号。
5.吉征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安保机构化?”,韩国《中央日报》1995.12.5。
6.金墓换:“亚太经济合作与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韩国《产业经济》1994.11.4,第15页。
7.田中启刚:“开放的地区主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与大坂会议的意义”,《日中经济合作通讯》1995.12月号,第41页。
8.小野五郎:“西太平洋成长带的序幕—日本型开发成为世界的火车头”,日本《东洋经济》1993.2.6,第51页。
9.田中启刚:“开放的地区主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与大坂会议的意义”,日本《日中经济合作通讯》1995.12月号,第44页。
10.金都亨:“主要国家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纵横”,韩国《产业经济》1995.11.8,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