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青年审美特征的思考_艺术论文

对新时期青年审美特征的思考_艺术论文

新时期青年审美特征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特征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是人生的花季,是最富有激情、梦幻、才华、力量的黄金时期。从人类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大体从14岁到35岁即由少年向中年过渡的年龄段;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体力智力发育最旺盛、形成自主意识的阶段;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又是使命感、进取意识最炽烈、最具有潜在力量的阶段。

本世纪始,特别从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以青年个体、青年群体、青年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青年学,以及在某一分支范畴内研究青年问题的诸如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伦理学、青年社会学等学科纷纷创立,互融互补。

我国的青年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虽然起步较迟,但实践基础扎实,起点高,路子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得益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契机的“春风雨露”的滋润:(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和实践,促使经济繁荣,现实世界呈现日新月异的新景观。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人们必然要求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青年学自然成为人们注目的重要学科;(2)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普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给长期以来“左”的流毒和积习以有力的冲击。人们得以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健全知识结构,心态自如地面对青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敢于触动“敏感区”和“禁区”,研究青年理论问题,展开充分的学术讨论和争鸣;(3)改革开放政策的活力。过去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往往在封闭状态下、比较狭窄的范围内展开,急功近利,短期效应。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世界各国有关学科特别是青年学和青年分支学科的论文、著作、学说被大量地介绍过来,作为借鉴。

大约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始,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又不满足于过去一长段时期将美学理论知识“通俗化、青年化”的做法,除了继续致力于从社会、伦理、心理、生理方面研究青年问题,又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和层面,努力建构青年审美体系,提出“青年审美学”。实践证明,这是很有眼力、魄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举措。创立“青年审美学”的主要依据是:

其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旧体制的猛烈冲撞,文化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和新潮,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审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加大其比重。青年审美是激励和规范青年言行的重要环节,是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完人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重视青年审美的研究,建立青年审美学,理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其二,当代青年作为社会群体,已成为一支越来越突出的社会主力军。他们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青年群体意识、青年群体审美意识。青年审美是当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它们汇合在全社会的群体审美活动之中,又以其鲜明、活跃的个性,影响、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其它社会群体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潮流。因此,研究青年审美实际上已成为研究青年、解剖当代社会、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青年审美学是一门研究青年审美的发生、发展及其特征、规律的学科。就其原理来说,它主要从美学框架中吸取滋养;就其特色而言,它立足于青年,寄情于青年,厚望于青年。因此,青年审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重视对青年审美机制、特征的分析研究,把握青年审美的规律,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青年先进的审美意识、审美价值观念,提高他们审美、创美水平和能力,并对他的生活方式作审美指导。

青年审美与其它社会群体审美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研究的自然是其特殊性:

一曰敏感性。一般青年人由于其思维定势,对新鲜事物开始往往采取观望、疑虑的态度;青年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感觉细腻,面对新事物新东西,容易表现出一种亲近、认同的倾向。至少先要试一试,由自身作一番体验。他们喜新厌旧,标新立异,偏爱独特,富有个性。就以对文学艺术的喜好而言,七、八十年代之交,在彻底否定“文革”方面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伤痕文学”,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有的还依据切身体验参与创作;接着,描摹云蒸霞蔚的时代风云、勾画“艰难中起飞”的四有新人丰富情感历程的“改革文学”,得到他们青睐,乔光朴、李向南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致力于探究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着眼于古代人文精神的抽象移植、表现超越生存困境的通达胸怀的“寻根文学”,一度受到他们的关切;朦胧诗派、意识流文学、哲理小说和心态小说令他们惊喜和着迷;以《烦恼人生》、《一地鸡毛》为代表的以表面的冷静化为骨子里的沉重的新写实主义作品使他们念叨不已。刘心武热、王朔热、知青题材热、纪实题材热、历史题材热……在青年心中一次次得到强烈呼应。

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加快步伐加大力度的大背景下,雅俗文艺作出了结构性大调整,通俗文艺得天独厚地奇迹般地大发展。这一突变的直接催化因素是:其一,港台通俗文艺的渗透、发难。如琼瑶言情小说,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武打和爱情题材的影片和电视连续剧,邓丽君等流行歌曲磁带蜂涌而至;其二,西方国家,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俗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大开大陆受众首先是青年受众的眼界,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由于青年受众的争相传播,推波助澜,也影响了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使大陆文化的总体格局出现了强烈的震荡,兴起了通俗文化热。

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青年更注意人体的健美,讲究衣着的款式、住房的外观,热心于假日旅游;青年更追求艺术变形,欣赏抽象派、荒诞派作品;有条件的青年率先追求高消费,哪怕尝试或经历一下那种气派、情调、氛围;青年往往也是一些文艺沙龙、高雅艺术活动的欣赏者和组织者……

青年审美活动中的这一特色,既有可贵的呼唤变革、除旧布新的意义,有时也存在赶时髦、盲目攀比、乃至视腐朽为神奇的负效应。其实,在新与旧之间不可简单划线。列宁说得好:“即使美是‘旧’的,我们也必须保留它,借它作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起点。为什么只因为它‘旧’,就要蔑视真正的美,拒绝承认它,不把它当作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呢?为什么只因为那是‘新’的,就要把新的东西当作供人信奉的神一样来崇拜呢?”[1]旧的传统的东西中有珍奇,可以也应该“拿来”,用以推陈出新;有些赶浪头的东西往往热闹一阵而速朽,或者本身就是沉渣泛起。

对待青年审美活动中的种种热点,不能一味地“点头”或“摇头”。要全面分析,善于引导。王朔是特定历史时期适应某种主客观条件而脱颖而出、“一鸣惊人”的作家。他习惯于手执锐利的解剖刀,以机智的笑谈的方式解沟现实人生,表现出某种对过去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色彩,对长期来扭曲人们精神生活的封闭狭隘、貌似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的反讽。从这种意义上,他的作品是有认识价值的,艺术上也有特色和新招。轻蔑地贬之为“痞子写,写痞子,痞子看”的“痞子文学”,是不公正的,也伤害了喜欢王朔风格的相当部分读者;但王朔在解沟现实、尽情嘻笑怒骂时,确实忽视了审美理想的烛照,缺乏目标感,缺乏对读者的正面引导。横扫千军、骂倒一切,诚然痛快淋漓,但常常失控、失度,因此对其不宜评价过高。

以刘震云、池莉等青年作家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及至今正在继续发展的新状态小说、新实验小说,着眼于生活原生态、生活原色原汁的展示,有一种直面人生艰辛的勇气,不乏对现实人生困境、个性扭曲的准确把握和感喟。他们重在表现“几乎无事的悲剧”,在凡俗人生背后,让人咀嚼出有意味的东西;其不足是,不少作品局限于现象层面的摄录,忽视典型化,有时陷入繁琐、卑琐。缺乏强烈的使命感、参与感、深邃的理性批判精神。少数作家包括被人誉为创作“先锋作品”的作家,同转型期社会表现出一种疏离感、隔膜感,在审美形态的选择方面偏狭,偏激。这也是不能不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认真指出,并引以为戒的。

二曰趋同性。这一点与上述青年人的敏感好奇的特点并不矛盾,实际上正是青年审美特征互相联系的两个侧面。青年人毕竟还处于从少年到中年的过渡阶段,渴望成熟,又尚未达到成熟。因此常常身不由己地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接受倾斜”。他们崇拜英雄,热爱焦裕禄、雷锋、张海迪、蒋筑英,有时又把“哥们义气”同“英雄情结”混在一起;他们中不乏“追星族”,尽管过一阵子会为当初的如醉如痴而脸红;大学校园里前些年早恋成风,似乎也与青年群体审美趋同现象有关;1985年“5·19”北京足球迷闹事,许多参与者是青年。究其原因,他们中大多数人,由于审美素质差,被球赛结果出人意料的失望情趣支配着,互相感染着,产生了莫名的自以为“悲壮”的认同心理,觉得非要以群体过激行为来渲泄一下了事……对这一审美活动中的负面典型例子,刘心武的纪实小说《5·19长镜头》中有着相当生动细致的描写和议论。它启发我们,在审美活动中,针对青年人的趋同心理,要细加体察帮助他们识别美丑,扬长避短,进入健康、高尚的审美境界。

就拿前段时期活跃在全国荧屏、受到各个阶层、包括广大青年受众好评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来说,该剧无疑是近几年来历史题材创作中雅俗共赏的一部佳作。但是,正如个别社会学者已经指出的,《宰相刘罗锅》在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歌颂为官清廉和人民群众智慧方面是成功的;它在总体形象塑造中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封建时代的皇权和等级观念的臣民的心态,也是相当明显的。老百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盼望多出几个为民请命的清官,这不难理解;如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依然不能清醒地正视这一点,不自觉地被牵着鼻子走,那也许并非创作者原意,却是令人不无忧虑的。

无独有偶。前段时期,还有一部反映当代火热的现实生活、直接表现反腐败题材的《苍天在上》(长篇小说和同名电视连续剧),这是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都属上乘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优秀作品。但创作者在满腔热情、多角度多层面地塑造黄江北这一具有悲壮色彩的代理市长形象时,同样渗透进广大群众呼唤清官的社会思潮而缺乏和必要的剖析,重复了八十年代初柯云路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新星》中李向南形象塑造的缺憾,这在改革开放已取得长足进展的八十年代中期,尤其显得触目。如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在发现这一问题的症结之后,不去指出,不予正面引导,这对改善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审美机制,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不能算是尽责的表现。

三曰浓烈性。审美活动是一种情感活动,主要是视听感官的愉悦活动。与儿童向往神奇世界,老年人喜好恬淡、幽静的境界相比较,青年在审美中往往更向往鲜明、浓烈、有力度、强刺激的效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青年普遍追求强烈的审美新风尚。据一些研究者的调查材料和综合分析,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经济腾飞,节奏加快,主体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迅速变化、跃迁。年轻人已不大耐烦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不再满足于浅回低吟、一唱三叹。以往审美活动中经常以“品”、“悟”、“入迷”为最高境界,如今,他们则更重视对信息的掌握,对精神快餐的索取,由“品味型”转为“了解型”、“通过型”、“索取型”。人类文化背景纷纭万状,无数信息正以幅射状爆炸式地纷至沓来。强劲、浓烈、有力度的信息,往往捷足先登,优先跃入人们的视野,浓烈的美也就首先为人们特别是好奇心和接受度强的年轻人所容纳,所喜爱。比如,他们喜欢节奏强悍的迪斯科;喜欢声音嘶哑的“西北风”唱法;喜欢色彩艳丽的服饰;喜欢跌宕多姿的情节剧;喜欢观看竞争激烈的球赛……

自然,万事均有个“度”。超过了“度”,就存在副作用。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享受,确实是不拘一格的。你可以选择比较恬淡的,可以选择比较浓烈的;你可以倾向比较直露的,可以倾向比较深邃的。但既然是审美活动,总要遵循其基本规律。任何艺术美,不光是生活形象的折射,还必须是创作者心灵的吟唱。一个合格的欣赏者,同样贵在有健康的审美机制,有真挚丰富的审美情感。在主客体心灵撞击中结成审美关系,从具体感受形象入手,“披文以入情”,“瞻言而见貌”,经由审美判断,不知不觉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流连忘返于作品构筑的形象系列,沉浸于强烈的审美情感活动之中,乃至达到心动神摇、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境地。这种体验玩味的境界,并非每个欣赏者每次欣赏活动中都能充分领略,但它无疑是欣赏活动的极致,是最难得的、充分的、高级的审美享受。一味追求强刺激的美,不屑于欣赏多种形态多种风格的美;满足于精神快餐的便捷,置浩瀚的人类精神财富于不顾;过分热衷于“了解型”、“通过型”,自得其乐地丢弃“品味型”,在当代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也不失为一种欣赏途径,但毕竟并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四曰娱乐性。美给人以启迪,又给人以快乐。“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条重要原则。青年在审美活动中往往更多追求娱乐性,这是符合青年身心特点的。

我国先秦时代就以“乐”作为艺术的总称,鲁迅认为艺术之本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旨在使视听之人,为之具感怡悦”。黑格尔有句名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所说的“审美状态”与康德、席勒所说的“游戏状态”的立意是一致的,但表述得更准确,更精辟。审美教育应该有强烈的娱乐性、愉悦性,依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本身的魅力,吸引人去感受,去玩味,获得心理的愉悦,生理的放松,领略人生的真谛。而缺乏娱乐性,也就谈不上愉悦性,无所谓自由性,难以激发起审美者的情感波澜。这样的活动同审美无缘。

过去,由于长时期“左”的干扰,使人们不敢理直气壮的承认、探讨审美活动的娱乐性;拨乱反正后,人们对缺乏娱乐性的教化型文艺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当代西方接受美学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引进快乐”的主张介绍到我国后,很快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同。娱乐型、平民化、为人们喜闻东见的通俗文艺、通俗文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占领文化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教化型文艺、娱乐型文艺,或者说雅俗两种文艺,是互融互补的,本身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别,随意指斥通俗文化“低层次”、“庸俗”、“陈腐”是偏颇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确实也不容忽视,具有现代包装、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周期性流行的娱乐型文艺、通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由于准备仓促、发展迅速、引导不足、有些创作者迎合受众的畸形娱乐需求而降低其审美品位。文艺的娱乐功能应该纳入审美的领域,在审美的活动中得以实现,是审美娱乐功能。下棋,打朴克,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属于娱乐,处置适宜,无害有益,但并不能进入审美殿堂。更有甚者,有些青年混淆了娱乐和享乐主义的界线,享乐高于一切,为了一己的享乐,可以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德于不顾;有些青年把通俗理解为媚俗,殊不知,媚俗从来是与审美水火不相容的。王国维认为:“吾人欲以眩惑之欢乐,医人世之苦痛,是犹欲航断港而至海,入幽谷而求明,岂独无益,而又增之。”[2]媚俗一味强调物欲的满足,发展到贪欲,无节操,损人利己,那就是以丑为美,同审美娱乐南辕北辙了。

以上,我们就人类审美的一个特殊构成——青年审美的特征和规律,试作分析和论述。研究青年审美的特殊性,是为了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审美活动的条件,并对青年审美活动实行规范和指导。黑格尔说得好:“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折磨,使它的行径合乎事物的本性,创造事物的这种真正创造性,要求真正的教育。”概而言之,研究方能了解,了解便于适应,适应为了提高。

“人往高处走”。这里所说的“高”,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和要求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当今,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在遵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勇敢探索,向四化目标迈进。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念、精神需求,正以相当显眼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包括审美标准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流变。而这一切变化必然反作用于主体,促使人的审美理想、人的本质力量拓展、丰润、升华。

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特别要重视在宏观层面上对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作审美指导。所谓生活方式,它是指人们如何安排工余时间和如何享受物质、精神产品的方式。我们要以先进的审美价值观念启迪青年,自觉运用美的规律衡量自己的生活,形成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吻合的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围绕这一课题,要着重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一,劳动与享受的统一。每个青年,既是自觉、能干的劳动者,又是亲身参与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享者。既长于工作学习,又善于休息娱乐;其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和谐。人类社会总是依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时代车轮的推动滚滚向前的。作为青年,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偏重乃至沉溺于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生活也要注重质量和品位;其三,社会共同发展与个人自由发展相互促进。理想的社会,如马克思所说,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础原则的社会形态”。因此,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可妨碍,而且要大有益于全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以上这三方面的和谐统一,是相当高的标准。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升华。如果当代青年能以此自律自勉,自强不息,并带动全社会成员以这样的标准优化自己,那我们的未来世界,也就是一个审美的世界,理想的世界。

注释:

[1]蔡特金:《列宁回忆录》。

[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标签:;  ;  ;  ;  

对新时期青年审美特征的思考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