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丽丽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探讨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45)和观察组(n=45),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后,其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大大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模式;高血压性心脏病;不良反应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因高血压长期控制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患者心脏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1],是心内科常见的慢性病,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而该病症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室舒张与收缩功能减退,诱发心衰,这对患者的生活无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该探讨分析中,则主要对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5±10.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7.0±6.0)年;行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1.5±11.5)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0±5.0)年;给予综合护理模式。所有患者及家属皆知情同意,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①心理干预 面对面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治疗方式、护理计划、注意事项,以提高其正确认知,缓解其心理焦虑感;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然后行一对一心理疏导,从而改善患者抑郁、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其护理依从性。②体位护理 定期更换床单等,使患者在卧床休息时感到舒适,并帮助患者呈舒适体位,并定期变换体位,帮助患者翻身,对其肢体肌肉进行按摩,以免形成压疮等并发症。③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病况与饮食习惯进行饮食干预,合理控制对脂肪、钠及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饮水量;多使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在进食过程中以坐位或半坐位为主,便于患者吞咽[2]。④用药护理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仔细讲解不同药物用法用量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其对遵医用药的重视,并注意观察其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⑤认知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聊天了解其日常生活习惯及接受事物能力、自控能力等,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对其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引导与改正,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患者经护理后的应用效果。①护理前后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肺水肿、右心衰竭等。

1.4统计学分析

组间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数据资料行x2检验,计量数据资料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对比

经两组详细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其血压水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护理后其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根据两组间研究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常规组为1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随之而来的则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该病症在临床中多表现为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主要与患者自身年龄、饮食习惯、遗传及环境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展开全方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以达到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良好效用。综合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方式,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3],并将其系统化,确保整体护理环节协调一致,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让患者受到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在该次的研究分析中,观察组患者均展开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用药干预及认知护理等方面,使患者身心感到舒适,并对其行为习惯进行纠正;从而确保患者在生理上其临床不良症状得到改善,心理上对该病症的正确认知与重视得到提高,促进患者自身在护理之外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约束,最终控制疾病的发生。因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水平较之护理前大大降低,且对比行一般护理的常对组降低幅度更大;而护理后感染、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得到明显控制;将该护理方式应用在临床中其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佳,能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疾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梅.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14(1):88-90.

[2]刘淑玲.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6):134-134.

[3]孙新.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2):14137+14140.

论文作者: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