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_大学精神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_大学精神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困境论文,精神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精神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而在目前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上,科学精神、现实主义、迎合取向等上升为主要方面,掩盖与遮蔽了人文精神、理想主义等本来意义上的主要方面。这种实然意义对应然意义的掩盖与遮蔽,表明大学精神在当今环境下困境重重。

一、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遮蔽

人文精神是人类关注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念。古代中国的《周礼正义》中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词句,这是人类对人文精神的早期呼唤。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大学的人文精神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重视终极追求,执著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坚持理性原则与主体意识;追求个性解放,并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精神是科学理念、科学思维方式与科学实践规范的总和。它随人类科学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早期人类科学精神的特点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到了近代,则更多地表现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求是、敢于怀疑、勇于创新、勤于研修的品质。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因此科学精神是大学所应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精神。

我们认为,大学的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应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本来,两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关系。人文精神的丰富可促进科学精神的发展,由科学精神所产生的物质现实可帮助人类解放、提高和完善自己。两者是异曲同工的。然而,两者又是矛盾的,其突出地表现就是科学具有实用性、功利性,是短、平、快的,人文精神的陶冶却是长期的无形的滋润;科技主义从根本上具有革命性与维新性,而人文科学却具有精神积累性与价值共建性;科技主义使人变为单向度的人,使人“被化约”为工具,而人文精神不断使人寻找自己的根,不断反抗单纯化的生活状态,它抛弃功利主义并返回生命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现代社会所失落的意义。

然而,在大学的现实生活中,科技主义大行其道,科技主义至高无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就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达。在大学中,理工科学生普遍瞧不起文科学生,普遍对人文学科不感兴趣。学校的资金投入也大多朝理工科倾斜。科技主义已遮蔽了人文精神。

二、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遮蔽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都是一种思想作风,所不同的是:一个基于现实,一个基于想象;一个着眼于现在,一个着眼于未来;一个注重物质追逐,一个注重精神超越。

作为大学精神主体的大学生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年轻,一个是文化层次高。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假如以年龄为参照系的话,年轻人明显是比较理想化的;而假如以文化层次为参照系的话,文化层次高者显然也较理想化。因此对现实永不满足,无尽追求理想主义显然与大学精神具有某种契合。人们也常常把大学比作人类精神的一方净土,在这片土地上最适于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大学的理想主义主要体现在: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认为现实应该是澄明有序的;崇尚精神上的超越,对社会抱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等。

然而,校园毕竟不同于世外桃园,社会的变迁必然对大学产生冲击。这种冲击有着良性的一面,比如与精英教育时的校园文化相比,大众化时代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与民主性等;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现代工具主义的理性观点的笼罩使大学在现实面前步步退让、价值主义失衡、理想主义旗帜退色,功利性、浮躁性、庸俗性思想堂而皇之地活跃于大学校园。有些学生终日忙碌,也只为取得一个好成绩、考取几张有用文凭,至于对真理的与关爱与执着,对理想的守护,对精神品位的提升,都只能退居次位。由此可见,现实主义造成了大学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又造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错位,即由理想主义滑向现实主义。

三、顺从迎合的价值取向对独立批判精神的遮蔽

首先,大学应是独立的,因为学术在本质上必须是独立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不能算是学术。其次,大学应具备批判精神。因为大学的自觉意识、判断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会自然促使批判精神的产生。而大学的批判精神,既蕴含着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的超越性,也蕴含着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的审视性。

因此,独立批判精神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的良心”便是社会对其浪漫的称呼,也是社会对大学的期待。80年代初,大学人便掀起了“潘晓热”、“萨特热”、“弗罗伊德热”、“现代西方名著热”等等热潮,时尚迅速变化,稍有怠慢,便被时尚抛弃,其实质便是当代大学精英对十年“文革”政治文化的反思。尽管在这些热潮中,一些知识分子曾以极端的批判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过强烈抨击,犯有严重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但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却不能说不强烈。然而90年代后,大学的批判精神便大大减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知识分子群体自此后便开始分化,其中的一部分仍固守精英理想、追求人文关怀、视学术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一部分顺应潮流,迎合社会,把高知识性与市场价值结合起来,把高成就动机与务实思维结合起来,成为“用知识创造财富”的形象代言人。这些新经济时代的宠儿,尽管其诞生与成长都有其合理性,但作为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独立、批判精神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一些顺应潮流已从旧的营垒中突围而出,又未成功进入新营垒的边缘人。他们要么留恋于昔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慷慨,而对未到手的财富依然充满幻想、渴望与向往,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豪情壮志,这些人的独立与批判精神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世纪之交的大学生本身就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时代氛围中所固有的顺从性、迎合性因子在他们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开始进入他们的肺腑,成为滋养他们成长的营养素,因此在他们成年后忙于自身奋斗而为自己赚取富足人生便成为必然,而与此相应的必然是关注与批判社会的精神大大降低。

四、实用主义对超越精神的遮蔽

现实社会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大学精神应源于现实社会,也应反映现实社会,然而大学的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决不能仅仅被动地反映、认同社会,而必需独立于现实社会、超越现实社会、批判现实社会。

然而现实是实用主义在大学日益取得了主导性地位。诸多的大学人对能直接应用于实业领域的并能直接带来直观经济效益的学科趋之若鹜,而对于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人文类课程不屑一顾,使其在现实社会中倍受冷落与忽视。受此思潮左右,大学校方被迫进行课程调整,加大实用性学科的比重而削减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课程比重;国家尽管一再强调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但实效有限;一些怀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知识分子尽管也在著书立说、奔走呼号,但是微弱的声音还是被淹没在喧嚣的市场中。大学主体超越精神的弱化已使现代大学成为充满了帝业气息的企业。

所谓“困境”即困难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往往由现实的强烈挤压与理论上的两律背反规律共同作用而成,因此便带有根本的、必然的特色。然而假如因这种根本性与必然性而坐视困境的存在,则必然会导致这种事实存在的基础被解构。大学精神的困境就是由社会变革时期的现实危机与教育学的内在悖论共同作用而成的,如不能有效脱困,高等教育之基础将会被解构。这,应不是耸人听闻之论。

标签:;  ;  ;  ;  

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_大学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