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论文_谢国兆

浅谈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论文_谢国兆

谢国兆 广西藤县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543314

摘 要: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个性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通过教育去熏陶、培养。作为教育者,要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优化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所在,也是教师担负的职责义务。

关键词:中学生 个性 培养

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都有一定的品质,我们一定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质。例如,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良好的分配和转移是良好注意的品质;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是良好思维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和自制力是坚强意志的品质。

一、倾注爱心,激发学生的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当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他们就会更乐意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教师的人格,一旦他认可教师的人格,他就会接纳教师对其的指导和帮助。这正是俗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传身教,树立人格教育模范,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奔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如上所言,当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他们就会更乐意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只有激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使他们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以及自身的价值,努力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直接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和教师一起进入思维的佳境,主动领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努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二、关注学生,培养团队意识

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种耐心的期待,要引导他们自己和自己比,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从而不断进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焦点往往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对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就“漠然视之”,对少数学困生更是轻视。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每一位学生,我们都要关注,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利用学生的上进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促使他们做好,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这样,他们不但能取得学业的进步,而且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将更加健康,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品质。

爱需要用爱来交换,心灵需要用心灵来塑造。不管人处于生命的什么阶段,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尊重与信任是人和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尊重与信任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虽然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孩子,但不要认为孩子就不需要尊重、就不需要信任;相反,孩子更加需要来自成人的尊重,只有让孩子和教师处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教育才能收到最好的成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信任、关注,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也相应地会形成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性格,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只要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地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得到他们的信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就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做到礼貌、大方、真诚,与同学伙伴和睦相处,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守纪律、有礼貌、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个性品质,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愉快中自觉接受教育。

三、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努力创造适合于各类学生学习、发展的条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和兴趣,把学生的差异当作资源开发出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充分发展。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不良个性努力加以改造,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健康良性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具体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积极利用学生的个性优势,进一步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兴趣发展的多样化,及时发现、评价、培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的突出才干,引导他们领略解决问题的愉快,欣赏自己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适时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尤其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芳香。

四、实行民主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强调单方面的要求是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使师生之间能彼此沟通。教师也要努力塑造个人的良好个性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五、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受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制约,但是人的正确认识、健康情感和坚强意志一旦变成人的自觉行动,就会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要客观全面,以鼓励为主。在班级里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行。”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管理班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对人对己对社会有责任感,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自制的良好性格。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坚强的意志。有的教师总想帮学生扫清一切学习障碍,课堂上讲得过细,没有留下学生思考的余地。长此下去,便会养成学生的懒惰思想,一碰到稍有困难的题目,便想得到教师的提示。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不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宜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有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余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六、拓展课堂空间,注重个性发展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学校各科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材、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促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意识,确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地位,尽心培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实行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训练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多启发诱导,多表扬鼓励,广泛开展各类课堂小竞赛,让学生获得表现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开设各类“欣赏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帮助每个学生确立他们自己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期待和愉悦满足的情感,激发学生不断萌发追求新知的欲望,使学习成为自觉地参与认知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便会毫无掩饰地显现出来,良好的个性品质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

七、提高教师素养,引导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是关键。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学生个性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其良好的个性。因此,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外,作为施教者,还应努力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对工作要有满腔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教师的职业特性还要求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要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自身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把个人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和消极的情绪带给学生,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得以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珍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谢国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论文_谢国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