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_历史论文

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_历史论文

简谈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内容论文,有效性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9-0050-04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资源观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再是过去的“唯教材论”;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历史无所不包,是一切“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上第118—119页)。对于这种“开放的、多元的、无所不包的”一切人类的活动,从历史学的角度,特别是从中学历史教学角度来看,历史教材内容的选择、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如何保证其“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四个方面出发: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四个方面既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价值之所在,也是成就人生的最大基础之所在。

1.讲述客观真实的历史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研究历史的“底线”是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的客观真实(《历史教学》社总编任世江)。华东师大的聂幼犁教授说:“‘历史’是什么?大抵有三种用法:一是不可重演的过去的事情,包括人类、自然和两者关系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二是我们今天所知道和认识的过去,属于认识范畴,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变化、进步的,其真理性在于对‘一’的符合程度;三是史学,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及其沟通的过程,以求‘二’能够更逼近‘一’。这个过程取决于人们认识过去的智慧,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历史教育是什么?是通过‘二’和‘三’,使学生头脑中的‘过去’更逼近‘一’;与此同时,发现和学习如何逼近‘一’的智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张艳《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史参》2007年第5期)。可见,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是所授历史事实的真实、客观,让学生形成客观真实的人生态度。

由于长期受“革命史学”的影响,中学的历史教材,直到今天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选材有失全面,评价有失公允,结论有失严谨的现象。一句话,与真实的历史有一段距离。如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几个版本的新课程教材,仍然坚持美国发动说,而根据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史学家最新研究的成果则是,责任在美苏双方(李明海《以“冷战”为例评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再如关于对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评价,有的教材说:由于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有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等。这种评价就有失公允。当时的康、梁他们不采取改良的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没有。孙中山此前领导武装起义不是已经失败而被迫逃到海外去了吗?这根本不是所谓的“斗争勇气”问题,而是个思想认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没有“勇气”,哪来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狱中题壁”?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是康、梁他们要“脱离”的问题,而是根本“联系”不了、“发动”不了、双方走不到一起去的问题。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是谁?是农民。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君主立宪”吗?要求“上书言事”吗?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要求。其前的太平天国要求“平均分配土地”,要求“有饭同食”,要求推翻清王朝;其后的义和团要求什么?前段是“反清复明”,后段是“扶清灭洋”。这样的要求与康、梁的要求能有共同点吗?所以,这不是康、梁他们主观上的错,而是历史只发展到这种水平的客观局限性。将客观的局限性说成是主观的局限性就不公允。再如关于“朝鲜战争”,几个版本的教材说:“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而胜利结束”,这样的结论就有失武断。事实上,对于朝鲜半岛来讲,是重新回到了战前的状态;就结局而言,中、美两国是通过停战谈判结束这场战争的,谈不上赢与输,可算个平手;就影响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美两国是两败俱伤,且中方所受的伤害可能更重。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时代性强的特征。随着历史档案的不断解密,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作出较之过去更加丰富的、修正的、甚或否定的新的评价、论证,在史学研究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材的特性,决定了它利用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相对滞后性,这是无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教材的同时,不能唯教材是述,要随时学习,注意收集史学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新信息,以丰富、修正、甚或否定教材之述。同时,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不能见什么拿什么,不作选择地搬进课堂。这是保证我们的历史教学始终有效的前提。所以,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师,从这个角度说,是更难当的。因为他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甚至要更新自己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

历史,要“会人类全体而比较之,能古今文野之界而视察之”(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比较,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通过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通过不同历史人物的比较,通过同一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比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横向或纵向比较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2007年11月19日,在宜昌市城区的教研活动中,夷陵中学的肖鹏飞老师,在宜昌市的新东方学校给大家上了一节课,课题是“戊戌变法”。肖老师在课的开头,播放了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并让一学生读这首诗,随即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在几个学生先后对这首诗的意思进行了解释之后,肖老师问:“谭嗣同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引张俭、杜根的典故写这么首诗呢?”这节课便从东汉的张俭被宦官侯览追杀、杜根被邓太后棒死的典故说起。当时的张俭反对宦官侯览弄权,遭到侯览的迫害追杀,张俭逃跑,很多人冒着连坐杀头的危险开门相迎,张俭因此得于逃脱。当时的杜根反对邓太后专权,要她还政安帝,遭到邓太后的嫉恨,命人把他装入布袋,于殿上击杀之。执法者阴不用力,使杜根诈死三日后逃走。而今戊戌政变,康、梁遭到慈禧太后的追杀,谭嗣同在狱中即将被处死,这些戊戌变法的领袖们的命运与当年东汉的张俭、杜根是如此相似,但为什么没有人甘冒风险救他们呢?肖老师因此让学生读教材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材料和他提供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以回答戊戌变法为什么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认识,其中这样一个认识尤其可贵:“戊戌变法之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太弱,并不足于孕育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空前的民族危机。所以,康、梁的政治主张就没几个人响应,因此他们在遭遇慈禧迫害时也就没几个人相救。正因为如此,则说明康、梁等人是非常爱国的,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今天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之身,裂己之名,尤当为之”)。学生的这一观点,与专业史学领域的一些专家的观点是很相近的(华中师大教授罗福惠、何卓恩在《戊戌变法新论》中说:“戊戌变法也是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并发俄人蚕食东方之阴谋,称道日本变法致强之故事,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培养学生借鉴反省意识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

历史学科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因此,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意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根本价值在于“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史记·太史公自序》)的“鉴往知来”功能。通过借鉴,我们少走弯路;通过借鉴,我们走更好的路。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呢?最主要的是通过重大王朝的兴衰更迭,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得失,重要历史人物的成功失败比较,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处理重大社会事象的态度和准则,形成借鉴反省意识。下以“朝鲜战争”中的两件事简述之。

关于我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为援助危难的友好邻邦和保家卫国而战”,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履行共产主义阵营的国际义务,扶助弱小的共产主义邻邦防止其灭亡”(百度百科。沈志华先生在其名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余论三《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50年后对朝鲜战争历史的考察和反思》中说了三个原因,依次是:“第一,由台湾问题引发出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第二,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第三,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也就是说,在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根据后来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国际政治环境于我极为艰难的事实来看,这种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来处理国家间的重大利益冲突的做法,是应该引起后人深思的。

在“朝鲜战争”过程之中毛泽东同志的有关决定问题。当自愿军三战三捷后,美国人民强烈呼吁政府停战,国际上英、法等国因害怕就此引起核战争也秘密地强烈要求美国停战,并要求美国解决包括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台湾问题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于是,杜鲁门政府被迫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了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毛泽东认为中国有能力将美国军队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拒绝了美国的停战建议。结果,由此可能随即结束的战争又打了两年多,新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在前线的彭德怀是对的,他知道新中国当时的实力无法彻底打赢这场战争,所以他主张接受美国的停战建议;而杜鲁门等美国最高决策者就是寄希望于毛泽东拒绝他们的停战建议,以此好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保证美国的战略利益最大化。这一事例的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

4.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人们的任何学习,从根本上讲,都是为其自身服务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中史参》主编任鹏杰先生说:“有效的历史教学,即是‘服务人生’的教学,具体而论就是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历史是专讲人类活动的。历史教师要精心准备,通过讲历史人物具体的成败得失、盛衰荣辱的历史,通过讲人类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项,让学生从中“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让这种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中小学教材教法》2005年第8期,刊载了一位老师所上初中《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所写的反思性质的教学实录,现摘录于下: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现代史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客观地讲,一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不能通过会议本身说清楚的,只能是通过时间和实践来证明。笔者分析了课文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的关系后,课堂教学这样进行。

课前教师设计了一个“包袱”——“钱丢了”,并悄悄找了一位女生表演。

女生:老师,上课前突然发现,放在书包里的300元钱丢了,我请求帮助。

师:300元?不是小数目!你确信钱放在书包里吗?一定是刚才丢的吗?

女生:肯定。我出教室前还查看过的。

师:是不是有同学跟你开玩笑啊?哪位同学开玩笑?别过分了,快把钱还给她吧!周围同学也帮忙找找,是不是有同学搞恶作剧,把钱放进你们书包或口袋里了?

(全班同学都在找,但没有发现,丢钱女生开始啜泣,学生开始发表意见。)

生1:老师,搜身吧!趁钱还没有被转移,帮她把钱找回来。

生2:老师,不能搜身,等下课以后慢慢调查吧。

(教室里出现两种声音:搜!不能搜!)

师:现在有的同学说“搜”,有的同学说“不能搜”,我不知道听谁的、请你们分别陈述一下“搜”或“不搜”的理由吧!

生3:搜!能及时把钱找回来,还可以知道我们班级中谁这样不道德,还大家清白。大家是自愿的。

生4:不能搜!我们谁都没有搜身的权利,随便搜身是侵犯我们的人身权益。

师:你刚才说到侵权,请问你们在学校学习主要受哪些法律的保护?

(学生相继列举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

师:说得很准,你们还能说出我国制定的其他法律吗?

(学生列举了30多部法律,教师请学生自行完成法律的归类,进一步检查学生的法律常识。)

师:大家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比老师上中学时强多了。下面请同学们就近采访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上中学的老师,看他们当时知道多少部法律,并询问有关原因。(注:这是一堂公开课,有许多教师随堂听课)

(学生当场分头采访,并将结果反馈。)

生5:通过我们的采访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学生知道的法律很有限,主要是《婚姻法》和《宪法》,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法制建设重视不够。而现在国家将朝着法制化道路前进,颁布的法律超过百部。我国法制建设的分界线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

师:同学们的现场调查很成功!你们在课前还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了一项对比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与现在相比,普通家庭在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变化。请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抢着汇报调查结果。)

师:无论是现场对老师法律常识的调查还是对家庭“衣食住行”的调查,大家发现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种变化是巨大的,是史无前例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一巨大变化?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具体内容。)

下课前,教师将课前设计的“钱丢了”的“包袱”抖开。

师:同学们,下课前还要再问一下刚才丢钱的同学——你的钱真的丢了吗?

女生:没有丢。

师:这是老师为检验同学的法律意识而在课前设计的一个“包袱”,想现场检验同学们的维权意识,老师对同学的现场表现非常满意,同时也看出了大家的维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班学生开心大笑。)

在课堂教学中移植了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真实片段,纪实性地反映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之调查访问和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是从不同角度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的巨大变化真实地展现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案例高质量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将原本一个十分理论化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结果客观、真实、有效,彻底摆脱了政治性说教。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出发,联系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这位老师用这些方法所上的这节课,可以说将其人文关怀做得非常真切、非常厚实,且不动声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历史课堂的角度,对学生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有用探索。

真实客观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四者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进行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不应说教,而是通过历史史实的自然渗透。惟有如此,才可能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有效的。

[收稿日期]2008—09—16

标签:;  ;  ;  ;  ;  ;  ;  ;  ;  

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处理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