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到今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借助信息技术引导,转变教学的不良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站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角度,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转变教学的现状,为教师们提供一定便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19-01
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引导,让信息技术对各个阶段的教学发挥影响,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跟随时代,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此外,教师要需要认识到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综合实际引导,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身的素质,从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引导中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会融合全面而丰富的内容,这样的方式会直接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们大多是游走于学校和家庭中,他们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和生活经验都相对欠缺,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但是,部分教师为了为教学提供便利,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囊括了太多的东西,很少使用板书教学将知识展示在课件上,这样问题也显而易见。有时候,引导中,课件的内容比较多,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展现在课堂中,导致很多教学内容一闪而过。这种模式教学中,教学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很难全面地掌控知识。可见,通过这样的模式引导学生,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在授课阶段,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传递更多的内容,会直接讲解,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压缩时间,这势必会影响学生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心理变得非常强,他们开始产生惰性心理,不喜欢自主思考,这一情况直接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学生会沉溺于网络垃圾影响
小学生求知欲和学生的感悟息息相关。小学生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而网络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其中有不适合学生过早接触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限制课上上网的范围,将学生使用的资料控制到一定范围内。但是,教师可以控制学校中上网情况,却很难把控学生在家庭中的上网范围。因此,学生也可能会收集到不良信息,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上网上瘾的情况。如果看新闻可以发现,电视上也开始报道学生溺亡并走上犯罪道路的问题。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也成为教学需要面对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
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发生着转变,并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也不例外。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小学科学教师也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起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将信息技术融入备课教学是教学的基础,对后续教学有引导性的作用。
在上课之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全面搜索相关的材料,找出一些和教学有关的内容。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教师可以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出适合教学的内容,并通过信息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引导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中搜集一些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从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哪些信息,并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收集、检索信息,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应用。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想要让学生全部学会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行的一件事情。目前,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大环境中提升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如何识别有好处的信息,并可以透过一些信息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在课堂引导中,除了讲解科学教材中的内容,还需要整合整体情况,融合教材中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实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在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师生交流。通过师生交流,可以将一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问题的提出,将信息技术与相关的内容关联起来,并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让问题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传授解题思路,采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展示各种各样的问题,营造课堂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思,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中需要针对教学的情况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如通过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素养、通过信息技术备课等。希望教学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西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文学教育:中》, 2017 (5) :156-156.
[2]谭宝星.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9).
论文作者:张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小学论文; 信息论文; 内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