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锋
深圳市联想空间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一.校园文化中雕塑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雕塑是校园环境空间里的文化主题,是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中,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的重要文化焦点。往往校园雕塑是受人文历史、办学理念及环境空间等多维度影响的标志性文化之一。优秀的校园雕塑是具有人文精神传承或社会公德教育、艺术鉴赏等多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遗产。
二.校园主题雕塑创作应彰显学校的精神面貌
著名的校园主题雕塑都会历经风雨磨砺和时代的变迁,呈现出校园的精神面貌,承载着学校灵魂与风骨,成为学校的精神象征。
大家知道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有件汉白玉的日晷,那是1920级毕业生敬献给母校的纪念之物,也是我国早期的校园雕塑,后来业界人士称之为"清华日晷"。 在雕塑的背面刻有"行胜於言",表达清晰而内涵深刻,影响着一届又一届清华学子惜时奋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再造"是本人与校长合作创作的作品。 学校通过招标比选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以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及古典神兽为创作基础的深化方案。作品以瑞兽集美,纳龙之天地祥和,豹之机敏奋进,狮之英勇无惧,牛之勤劳开拓,实现理想精神的整合铸造!雕塑借古人智慧启发当代学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设计理念上已超越了传统思想,寓意更彰显了职业技术学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三.校园雕塑鉴赏是重要的美育课程
现代雕塑常常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即使表现的对象不是人,它所揭示的也是人的情感、思想与精神。这是雕塑的灵魂所在。优秀的雕塑作品总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人们从中获得生命的启示。雕塑艺术可以突破语言、文字、国家及民族的界限,生动形象地记录科学、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是全人类共同享受的艺术。我认为校园文化应该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但比公共艺术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具有审美的教育责任,也就是承担起美育的功能,即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同学们懂得欣赏高水准的雕塑艺术作品,因此可以发展为美育课程。中小学时期是判别善与恶、美与丑观念的重要学习期,校园雕塑创作应严格地以塑造"真"、"善"、"美"为基本原则。近几年由于文化建设市场的兴起,不少企业转型进入到学校文化建设领域,在没有专业团队的情况下开展业务,导致大量粗劣的校园雕塑出现在学校里,严重破坏环境又影响审美,误人子弟,这种现象监管部门应当予以重视。
四、中小学校园雕塑应注重教育性和安全性设计
校园雕塑是指安置在校园里的雕塑艺术品及艺术装置,主要受众是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如果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位的话,通常情况下校园雕塑的创作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即好奇心理特性和好动生理特性。
一方面我们要求设计师创作时要根据区域环境风格及条件,结合人文历史、教育理念等综合因素;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安全健康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学校必须具备"教育性"和"安全性"两项基本原则。
雕塑的教育性一是指以人文历史、故事典故等为题材的雕塑,透过人物或器物的形象表达以及文字说明来传递信息并展示作品。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深圳文汇中学的《江汉秋阳》说明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乎不可尚已!"意思是说,孔子的人格道德就像长江汉水清洗过那样干净,又如被夏天(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夏天)的太阳晒过那样无暇,孔子是没有人能够相比的。后人就用"江汉秋阳"来比喻孔子思想境界的高尚。 雕塑以《论语》竹简为背景,由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和子路三人雕像组成,其蕴含的历史典故和知识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雕塑的教育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二是指通过材质、色彩以及立体构成等创作的抽象艺术雕塑,出了美育作用,还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立体思维能力。例如:《升华》(作者:张学锋)从书卷上的"鱼"变为飞上天空的"鸟",这是一种如诗歌一样的浪漫主义表达手法,它既有直观的形象概念又能令人深思,去理解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东华高级中学主题雕塑《飞跃》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说,雕塑的形体语言胜过于最大声地忠告。雕塑形象的地暗喻了一届又一届的东华学子一跃冲天,势不可挡的拼搏精神!此雕塑也成为同学们一种激进的"冲锋号"和踏上人生理想的"里程碑"。 校园雕塑的安全性原则是基本的建设要求,我将它分为预防"对外威胁"和"外来威胁"两个方面。雕塑对外威胁是指:1)雕塑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由于力学结构设计问题或材料工艺问题导致雕塑容易自身容易倒塌或破裂等情况,这是潜在的威胁;2)雕塑设计棱角锋利并且易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会因碰撞导致伤害的明显隐患;3)实用型雕塑尤其要注意不能导致卡头、卡手、卡脚的结构。至于防范外来威胁安全方面,因雕塑的安装设计不稳定或工艺材料不牢固导致容易被学生破坏的,尤其是实用型雕塑和情景雕塑必须充分考虑到材料及结构的牢固性。在校园里我们应该将一切物资文化的需求都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
五、未来校园的雕塑艺术教育与发展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上述教育改革意见的指导思想,作者总结二十多年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及雕塑艺术的创作经验,提出应该在中小学校开展雕塑艺术课程。理由如下:第一,雕塑艺术是最直接的体验式教育,现在城市的孩子很少有接触泥土的机会,而泥土对人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当孩子们手上抓到泥土时涌现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第二,雕塑艺术教育是形体美育的最佳启蒙教育。人体姿态之美、物体之美、环境之美、空间之美等等都离不开对造型结构美的理解。第三,雕塑是包含了多种科学的艺术,雕塑家之所以能将人物或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是因为通过解剖而研究获悉人和动物的生理结构及运动原理才能达到的艺术水准。因此雕塑也是一门具有科学探索和实验性的艺术,这对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第四,雕塑艺术包含了数学、工程学和材料学。立体的几何结构通常是抽象雕塑的表现形式,以艺术的方式将点、线、面组合在一起产生美妙的立体构成,也许是另一种理解复杂数学的方式。学习雕塑必须掌握基本的力学知识,只有动手试一试才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结构最具稳定性。现代雕塑创作是不受材料限制的,但需要创作者充分地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而亲自动手来使用这些材料是了解它们的最佳方式。第五,雕塑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逐渐发展为声光电等多维度的"装置艺术"。这种艺术未来必然会利用3D打英AR、AI等智能创作手段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交汇,因此这是通往科学的艺术。这种艺术课程的探索与创作意义不亚于科学实验与发明,而且这与美国教育当前时兴的STEM教学思想和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在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开展雕塑艺术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大量的雕塑艺术家,而是通过雕塑艺术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将来能够以雕塑艺术家立体思维模式思考和追求完美的探索精神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做到学生为主体,我们应该更多地呈现学生的作品。作为专业从事学校文化建设的艺术家,我们更应该像老师一样带领学生一起来创作,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的教育模式教孩子们一起来做雕塑,让雕塑艺术在人才教育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让参与教育的雕塑艺术家更神圣光荣!
论文作者:张学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雕塑论文; 艺术论文; 校园论文; 美育论文; 学生论文; 孔子论文; 教育性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