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分析和挖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教材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工具。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进一步破除迷信,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成为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因此,深入地钻研和分析教材,对我们理解编者的教学意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一些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要善于把握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做到居高临下,出入自如。
1.抓住整体知识体系,可以把分散的割裂的历史现象变成整体的联系的历史进程。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用线索分类复习法,实际上这种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弊大于利。纵向的历史联系固然很重要,但历史现象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折射作用有其特殊价值。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例,大体上经过了产生(洋务运动时代的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清末民族资本主义)、所谓“短暂春天”(北洋政府前期的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国民政府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和复活(八九十年代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个体私营经济)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就是那个时代历史的缩影,可以折射整个历史阶段主要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折射了那个时代中国国门被打开、主权遭破坏,然后有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亦即是中国近代化的发端,这样才会有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与经济结构因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世界资本主义把中国纳入其殖民体系。再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折射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革命实践。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相对于中国现代化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漫长的近代化进程,大体上起源于洋务运动,止于国民政府瓦解。解放以后工业化的蓝图,可以作为现代化的开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实际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也有一次大战的因素;实业救国的浪潮,反映了北洋政府时代人们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又有发展,国民党人把三十年代作为它统治的黄金时代,过去的旧教材不予承认,最新的教材承认了一些。其实这对中国国家来说是好事。40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主要原因是战争,还有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东西不是国民政府的发明,这是中国特殊国情使然。古代名为重农抑商,其实所抑的是私商而不是官商。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应该产生于近代,准确地说应产生于洋务运动。解放初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折射了二战后席卷全球的国有化浪潮。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标榜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以及大多数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大都进行了一场国有化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复活证明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不能超越,也是中国及全世界一段国有化惨痛教训的缩影,证明了经济规律不能违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把握整体知识体系非常重要。我们所说的体系绝不仅仅限于一些历史表象,而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核心,抓住其本质的内在联系。比如说社会分期问题和社会阶段的划分问题,都是人为寻找的历史界标,不能机械地去理解。经济形态有时是领先的,有时是滞后的,领先时表现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滞后时又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2.把握整体知识体系,有利于我们进行全面的思考,接受新观点,甚至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教师如果仅仅肤浅地照本宣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可能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教材观点的接受,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被动接受,是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主动接受,是教者从内心对教材观点的认同。这就大不一样。比如热月政变和督政府,匈牙利卡罗利政府,魏玛共和国政府,法兰西第二、第三共和国政府等等,我们的看法都需要重新理解,重新认识。概括起来说,就是对中间路线要有重新认识,不能一“左”就好,(就好比对雅各宾派、埃贝尔派等的评价一样)。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争取一些民权,过去总说这个革命不彻底,那个革命不彻底,难道要一直革到无产阶级专政吗?难道法国革命三次高潮还不够,还要四次五次吗?革命是手段不应该是目的,“左”的观点把所有革命的终结都看成是倒退,令人难以接受。
3.把握好教材知识体系,可以对历史进程发展的“度”有准确的理解。比如对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历史认识问题,过去我们只重视了鸦片战争这一根本性的质的变化,而忽视了战后非根本性的量的变化,总觉得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什么都变了,其实不然。至少绝大多数中国的地区和人口没有感受到这一变化。封建统治从政治到经济都依然十分牢固,因此才能左右开弓,这边镇压太平天国,那边大搞洋务运动。真正触动了大多数中国人神经的是甲午战争、门户开放、洋货潮水般的涌入,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都有了真切的体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再比如,对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认识,放在整个半殖民地历史上看,也有“度”的问题。北洋政府比晚清是前进吧,不然你如何解释北洋政府时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思想的变化是根本的变化。国民政府比之北洋政府,应该说又有进步,改订新约运动,是改好,还是不改好?当然是改好,关税自主权收回了,至于国家落后,实际利益仍吃亏,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二、必须对教材中的所有结论都进行深入的分析,透彻地理解其理论和史实依据。
1.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结论是否正确,破除对教材的迷信。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到底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我的看法是肯定的,没有土壤,强行嫁接资本主义并不罕见)。又如帝国主义对华侵略问题。过去都认为垄断资本主义比自由主义更富有赤裸裸的侵略性,特别是表现在武装侵略上,事实并不是这样。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反而更注重经济和文化侵略,特别是二战后,帝国主义基本不再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而把跨国公司作为控制别国的主要手段,当然要打资金牌、技术牌。再比如,中国农民战争的评价以及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过去对农民战争抬得太高,夸大其反封建的历史作用,现在又似乎要有意压低,大讲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农民战争的破坏作用到底如何认识?首先应该看到农民们是被迫造反,腐朽的封建统治是战祸之源。要谴责,也应该谴责封建统治。其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总要调整统治政策。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有利的。因此,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应予以肯定。再说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含义是什么?破产不是终结,只是说它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甲午战后洋务运动在继续进行,可见这一运动实际上与清王朝相始终。
2.分析教材上的所有结论都要问个“为什么?”
例:太平天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总理衙门是清朝官僚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为什么?怎样理解辛亥革命和大革命的成就和失败?等等。
自己都不甚了了,怎样高屋建瓴地教给学生?
3.要敢于和善于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东西不是要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而是要保持教师的思想和知识活力。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对教材有真正透彻的理解,何况教材本身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如对总理衙门建立的评价问题,建立的目的和作用的叙述就有矛盾。难道作为作用的“加强中外关系”就不是建立者的目的吗?世界史上对林肯的评价也有矛盾。林肯远不止是一个限制派,他不希望国家走向分裂,合情合理嘛!当敌人选择了战争的时候,他并没有退缩。又如,洋务运动的目的到底有没有“制夷”?应该是有的,否则,对曾国藩的话(教材中引用)不好理解,对洋务运动与魏源思想的关系也不好理解。
有一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例如,中西两条道路问题,俄罗斯的前途问题,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问题等等。当然,独立思考要有理论基础和史实基础,而不是标新立异,必须符合历史思维逻辑。有关中西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问题,我想向大家推荐《顾准文集》这本书。顾准是老革命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是老革命家中极少数有自己独立见解且敢于坚持真理的一个人。当然,他的下场很悲惨。但他的思想却是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在《希腊城邦制度》一文中,他早就提出了中国或东方自古以来,与西方就走的不是一条路,同一个社会形态有着巨大的个性差异。他具有太多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学习,也有助于我们去正确对待“全盘西化”或“中国特色”的问题。
三、必须要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隐性的知识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1.什么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呢?当然是知识内在的联系,但教材并未明确。例如1994年高考44题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三大进步思潮问题,高度概括。再比如,中国工业革命的问题,过去还没有涉及过,可以概括为:起步较早(在全世界范围内应不算晚),速度缓慢,水平较低,阻力严重,交叉进行。洋务运动,就开始了中国工业革命的步伐,所以还算是比较早的,当然与西方相比,动力不一样,因而水平较低,阻力严重,既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又有战争动乱。到今天,工业革命是三次交叉甚至是四次交叉。
2.善于发掘隐性的联系,就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问题。比如,前面所说的近代化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近代化整体的一个部分,关于官僚资本主义问题,实际上早在洋务运动时就已产生,否则,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性质是什么?当然更有认为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关于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的界定,这是另一个复杂问题。世界历史上,也有一些看似无关,实质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拿破仑帝国与拉美革命,英国与美、法革命的关系等。
3.必须善于综合和概括,这样也可发掘出一些实质问题来。像西太后对洋务运动的态度,对维新变法的态度,从中我们就知道,西太后什么派都不是,如果一定要定个派,那么她就是“权力和私欲高于一切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建立在不发达国家,这难道不能说明革命后政权的根本任务应该是什么吗?这样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任务不难发现。
四、注重知识迁移,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英联邦的历史与现存的政治制度、国联与联合国的对比和评价(有助于正确评价“李顿调查团”等问题)。
这里,可以看看中国“革命”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总是“革命”派反对一切改良,“革命”当然是必要的手段,但我们能够早一点认识这个问题,也许就可以避免“不断革命”而带来的动乱了。知识迁移的举一反三作用,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体现,比如一战中参战国家的侵华方式(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不同,侵华方式也不一样)等等。
五、注重比较,从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1.比较当然要具有可比性。教材上设计了很多可以比较的问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性质相似而形式尤其是结果相异的,另一种是形式相似而实质完全不一样。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就是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作比较,与以前的角度不同,更具有可比性,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革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要性,而改良具有局限性(我认为洋务运动也是改良)。
2.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解。
比如中共实行过的土地制度,在所有制形式上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都是私有制,与过去一样。但这是农民土地私有,与历史上的私有制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同样是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社会主义改造前、改造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有不同。再比如,我们把中国和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作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经济基础、经济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总的说,西欧是整体性,中国是局部性,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为什么西欧很快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在封建社会徘徊的答案。
3.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历史事件的特点,例如两次甚至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等。
六、加强业务进修,全面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教材的变化,才能有真知灼见,也才能全面领会领袖人物的思想观点。生产力学说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证。从理论上讲,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已经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可惜后来遭到曲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发达国家的建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直到十一届三中全全后,才正本清源,有了正确的认识。
标签:洋务运动论文; 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官僚资本主义论文; 国民政府论文; 革命论文; 北洋政府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