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桩基础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对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桥梁桩基埋设在地表下,受地下水位的影响,无法的有效控制桥梁桩基础的的施工质量有效的控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桥梁桩基础施工与质量缺陷处理技术,以此提高桥梁桩基础施工水平。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设施,其工程建设逐渐增加,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桩基础工程施工非常重要,但是桥梁桩基的质量难以控制,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桥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应深入分析桥梁桩基础施工与质量缺陷处理技术,以此促进桥梁工程的不断发展。
1护筒埋设及质量控制要点
护筒埋设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护筒埋设,可以有效防止钻孔过程中穿孔的现象,同时可以保证内护筒损坏下,也可以利用外护筒进行正常混凝土的浇筑,所以做好护筒埋设工作至关重要。在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护筒埋设,即内护筒和外护筒,在护筒制作过程中,应将两个半圆连接成型,对于外互通,每个半圆的连接,采用的为螺栓,同时采用法兰连接每节护筒,在设置最底一节护筒时,应采用钢板与底口加固的方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发生护筒无法拔出的情况,若采用此连接方式,可以将护筒分半取出。同时埋设护筒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护筒的埋设高度,护筒应高出水面,一般情况要高出1.0m,其埋深应埋入河床1m左右。
2钻孔及质量控制要点
在确定护筒的位置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复核,这样可以方便对护筒中心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桩位中心线的有效控制,同时对于回填密实度,还应进行认真的检查,以此避免漏浆情况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受一些的因素的影响,会改变自然地坪,在桩架就位后,无论是低梁水平,还是桩具总长度,都应及时的进行符合,并进行准确的记录,这样有利于对成孔深度进行检验,保证钻孔深度达到要求。在初钻过程中,对于泥浆泵以及转盘,应首先进行启动,在泥浆输入之前,应使其空转一段时间,在钻进过程中,应做好钻杆的接卸,动作应安全以及迅速,尽量缩短,否则会造成孔底沉淀的情况发生。在钻进过程中,对于钻具的性能,应随时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钻杆弯曲的情况,严格控制钻进的速度,具体应根据的土层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塌空等问题的发生,对于钻头的直径,应也做到经常复核,保证钻头的直径符合要求,避免对孔径产生的不利影响。完成钻孔后,对孔深、倾斜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符合实际要求。
对于桩基础深度,达到一定的设计之后,应进行冲孔换浆,对于泥浆的比重以及稠度,应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泥浆比重,一般应控制在1.1-1.3范围之内,最好应将泥浆比重调整到最佳值,对于含砂率,应使其在5%以下。在钻杆后,应采用钢筋,合理的制作探孔器,并保证其直径的适宜度,若探孔器不能直接达到桩底部,则可以判断出现缩颈的情况,出现在卡住的位置重新进行钻孔。
完成钻孔后,应进行检查,包括孔径、孔深以及垂直度,检查合格后,应采用1-2袋水泥,将其投入到钻孔内,并利用锥锤对钻孔进行冲击,以使得孔内水泥以及泥浆混合在一起,并将形成的泥渣用淘渣筒掏出来,然后进行注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清孔,然后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查,若在50cm以下,则可以安放钢筋笼。
3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钢筋连接,在焊接时,若采用双面焊,进行主筋的焊接,应将搭接的长度应控制在为5d,并采用箍筋,将其有效固定,使得骨架间距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采用电弧焊,进行主筋以及箍筋等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主筋,一般不应设置弯钩,若要求设置弯钩,为了不影响导管的正常,对于弯钩的设置,应避免向内圆伸露。在设置钢筋的内径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般要比导管接头要大,在制作钢筋笼时,应采用分段制作的方式,不宜使钢筋笼出现过长的情况。
在对钢筋笼进行吊装时,应采用饼形保护块,对于每个饼形保护块的中间,应设置小孔,其小孔的直径在10mm左右,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应将饼形保护块设置在钢筋笼主筋上,并用8mm的钢筋穿饼形保护块,一般相隔2mm进行一次设置。这样饼形块会随着钢筋笼的下放而发生滚动,便于钢筋笼下放的有效性。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应按照要求进行,应保证其竖直。并采用错位连接的方式,进行每节钢筋笼接头的连接,并严格控制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量,一般应在钢筋数量50%以下,在焊接过程中,应采用帮条焊方式,或者也可以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若选择搭接焊方式,在焊接过程中,必须进行钢筋弯折,这样对于上下两端钢筋,才能使其在同一直线上。在完成钢筋笼沉入以后,一方面应对钢筋平面位置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应对钢筋标高进行校正,最后对于钢筋笼的固定,还应采用钢筋进行,避免钢筋笼出现位移或者上浮的情况。
4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要点
成孔后,还应对检验成孔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采用导管法进行,首先应进行导管安装,完成导管安装后,应对孔内的杂物清除掉,对于孔底沉渣厚度,应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100mm,同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符合要求,在开始进行灌注是,应连续进行灌注,应尽量避免出现中断的情况,若必须中途停工,中途停工的时间应尽量缩短,一般不应超过15min,在灌注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高度进行随时进行探测,使其在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对于导管,应及时的进行拆除和提升。
5成桩质量控制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于需要混凝土量,应进行准确的计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采用水下直升导管法进行对口浇筑,若导管长度不同,还应合理合理的搭配,以此更好的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同时应采用胶皮垫圈进行导管接头进行密封。同时采用的连接螺栓,应在6组以上,避免发生漏浆的情况,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完成导管以及漏斗的安装后,应采用一砂袋,并将其安装在漏斗与导管的接头部位。
总结:
总之,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桩基础工程施工至关重要,它与整个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在桩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隐蔽工程,使得桩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难以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在施工中会碰到许多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基础工程施工的难度,对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桩基础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宁纪维.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J].今日科苑,2010,06:122.
[2]刘树丰,何启军.桥梁桩基础施工与质量缺陷处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7:140-141.
[3]宋欣.桥梁桩基础施工与质量缺陷处理技术[J].青海交通科技,2016,06:102-104.
[4]温兴萍.浅析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01:316.
[5]徐文.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5:113.
[6]关永超.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314.
论文作者:李应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钢筋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桩基础论文; 导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