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保改革后农民工参保率依然相对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社保论文,参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民工是否参保主要取决于用工企业,包括用工性质、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等。而社保改革后社保缴费率的提升和农民工流动性增加,降低了社保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因此寻求多种方式逃避社保缴费,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保参保权益。一方面企业通过劳务派遣、返聘等用工方法合理避费;另一方面又通过与农民工以及政府合谋降低自身社保压力,侵害了农民工的基本权益。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制定更完善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我国需要采取更合理的方法确定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即计发标准。欧盟的“分段计算”思路可以作为参考。参保人在不同统筹区域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依据参保人在参保地缴费工资和参保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指数化的平均缴费工资,进而确定其基本社会保险金标准。当参保人达到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标准时,参保人缴费的各统筹区域将相应比例的资金划拨到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指定发放地,最后由发放地统一汇总发放。 (二)增加社会保险政策的自由度 第一,合理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 第二,降低或取消社会保险缴纳的工资基数下限。 (三)提高统筹层次,实行社保资金的国家管理 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基金分散,管理开支大。由管理原因造成的资金运转负担最终都落到了企业身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下的、类似于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行相对集中的基金管理模式,逐步将现有养老金、医疗账户等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高统筹管理和资金运行效率。这样社保的便携性将大为提高,其跨省转移成本也会显著降低,这对实现劳动力要素更优配置,降低社保成本和建立更完善的社保体制都会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原题《为什么社保改革后农民工参保率依然相对低?——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的实证研究》为什么社会保障改革后农民工的参与率还比较低?_社会保险论文
为什么社会保障改革后农民工的参与率还比较低?_社会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