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的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防止电梯发生意外的重要工作,所以要多方进行配合,排查电梯的安全问题,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解决,同时提升电梯的安全使用效率,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一、电梯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在生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很多人在高层建筑中生活和工作,每日与电梯的接触次数非常多,也是代步的工具之一。对于居民住宅楼、写字楼等使用的公用电梯,国家质监局一直对其根据标准进行强制性安全检验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并且实行定期年检,但家用电梯此前尚无具体规定,如今国家新出台的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首个国家标准的明确的检验、安装规范,电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问题
2.1机械伤害
机械问题是电梯所有类型的安全隐患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这主要是因为电梯就是由各种机械零部件组合而成的,而在这些组成电梯的机械零部件之中,只要存在势能的,那么其中都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些机械零部件中出现故障,那么将会导致电梯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比如撞击、挤压、剪切等。撞击伤害就是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操作,导致电梯中如限速器、导向轮等部件撞击人体,导致出现撞击伤害;挤压伤害主要发生的地点在电梯底坑以及电梯轿顶这2个位置。电梯检验工作人员在电梯的底坑以及电梯轿顶进行检验工作时,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当或者操作不当,那么就会出现电梯轿厢以及部件对工作人员进行挤压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挤压伤害;绞入伤害主要发生在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钢丝检查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该工作之前没有进行断点操作,那么电梯启动就会导致工作人员被绞入电梯的曳引轮中并受到伤害;一般情况下,电梯轿厢处是剪切伤害的高发地点,如果电梯还处于运行状态,检验工作人员在电梯轿顶或者底坑工作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一点,那么电梯突然开始运行就会导致检验工作人员受到轿厢的剪切伤害。
2.2轿厢入口间隙过大
在现阶段的电梯检验工作当中,轿厢入口间隙过大的现象,已经在业界内引起了较多的探讨和分析。该项问题的出现,直接对电梯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果在未来的处置过程中,没有选用合理的方式来执行,将很容易导致未来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受到影响。电梯在建设中,需保障轿厢与井道壁的间隙≤15cm;对于局部高度≤50cm或者选择垂直滑动门的货梯,可以增加到20cm。根据上述标准展开电梯检验,如果间隙过大,电梯出现故障后未能停在层站区域,就可能会导致乘客扒开轿厢引起跌落的安全事故。此外,若轿厢地坎与层面坎之间距离>3.5cm,可能会引起乘客脚卡在二者之间,引起安全隐患。在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的实施初期,部分检验人员对于机械锁和机械锁紧装置的判断错误导致部分电梯的该项目控制不到位,导致间距超标,需要在以后的年度检验中及时查漏补缺。轿厢入口间隙过大的问题,可以有效在电梯验收阶段对此做出有效的解决,不允许任何的拖沓,否则肯定会导致未来工作陷入到极大的困境当中。
三、提升和加强电梯安全监管方法及应用
3.1探索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行业监督管理、质监安全监察、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多元共治的电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第一,明确电梯安全管理各单位各部门应履行的职责,形成在政府牵头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协调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第二,明确电梯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单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梯使用单位可以是电梯产权人、承租人、实际使用者以及承担物业管理职能的物业服务企业等,住宅电梯必须明确一个电梯管理主体,对住宅电梯来说,一般就是物业公司,若使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电梯应当停止使用。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电梯管理部门及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电梯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定期举行电梯应急救援演习并作好记录,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第三,探索建立电梯安全隐患信息通报制度,并通过定期召开电梯安全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由质监、住建、经贸、交通、卫生、教育、铁路、旅游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依托特种设备安全联席会议平台,及时通报在用电梯安全状况和电梯安全隐患信息,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3.2探索建立“一个区分、三个闭环”的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
首先,准确区分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安全问题,推进电梯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在电梯安全监管中,质监部门主要负责对电梯技术性安全问题的处理,即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相关作业人员,在用电梯实施使用登记;对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对在用电梯进行定期检验。而电梯的非技术性安全问题,如电梯使用环境、维护保养和使用管理则由相关的公安消防、建设部门、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负责。因此,今后可以加强以下工作:a、加大电梯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物业管理和维保单位的主体责任;b、积极协调公安消防、建设、房管等相关部门,力争将电梯前期的设计安装、使用环境和使用管理纳入本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探索建立电梯安全联合监管的机制;c、加强对电梯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以公众聚集场所和住宅小区物业单位为重点,督促检查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和电梯日常运行记录,及时申报定期检验等。
其次,建立安全监察三个闭环,构建电梯安全監管工作体系。针对电梯的技术性安全问题,质监部门要不断创新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建立电梯安全监察工作闭环。a、建立内部技术性闭环。技术机构对电梯检验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执行电梯安全隐患报告、监察机构跟踪整改、检验机构挂钩联络和隐患整改反馈的内部技术性闭环。b、完善程序性闭环。监察机构对电梯日常监察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执行电梯安全隐患排查、牵头协调解决隐患问题、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和电梯案件后处理的程序性闭环。c、创建外部服务性闭环。对群众投诉举报等外部反映的电梯安全隐患,要执行监察机构现场核查、问题电梯立案查封、隐患排查情况通告和隐患整改结果反馈的服务性闭环。
3.3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管
严格电梯维保质量监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提高电梯维保质量。电梯发生非技术性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有关,因此,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质量是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督促有关单位提高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一是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证后监督检查。二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维保单位提高维保质量。三是与公安消防、住建、物业管理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公司对维护保养单位的招标选择、日常监督等行为。
结束语: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是保障电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而检验现场安全管理又是保障检验人员安全和检验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重视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唐文华.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策略.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2):104-105.
[2]林峰.电梯检验检测技术与安全的探讨.中国设备工程,2018(21):84-85.
论文作者:奥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电梯论文; 闭环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日常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