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改革开放论文,光辉论文,历程论文,宝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中奋起,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造了国家发展奇迹的30年;也是党在波澜壮阔的征途上,锐意进取,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重大成绩和显著进步的30年。30年来,我们党在世界风云迭起、矛盾错综复杂和国内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集中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从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要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当今中国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三个根本问题,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光辉历程。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的11年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全面实现拨乱反正,促进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迅速完成战略转移,作出并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坚定不移地不断排除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在新的伟大实践基础上率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胜利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容应对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坚持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同时,聚精会神抓党建,密切联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起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到现在的6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领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沉着应对国内外局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攻坚期、人民内部矛盾突显期的特征,坚持“两个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紧扣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在新的水平上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伟大事业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成功地领导着一场以改革开放为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革命。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全过程;坚持推进新的伟大事业和新的伟大工程,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互动中前行,贯穿全过程;同全国各族人民血肉一体、命运与共,在风雨中同心协力创造辉煌业绩,贯穿全过程。在30年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整个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交相辉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展现在当今中国和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更加璀璨夺目。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政党的根本标准。一个真正先进、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好党,只能是始终坚定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并保证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的党。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发展目标,基本解决了世界上一些人认为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浪前行,提前实现了国家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30年中,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诸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也取得了自身建设的重大成绩和显著进步。
(一)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新的发挥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之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大学生以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自觉接受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源源不断加入到党内。党员总数从1978年底的3698.1多万名,已增加到2007年底的7400多万名。其中,1976年11月后入党的近70.9%,具有大学专科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32.4%、60.5%。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更是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1950.6万人;1995年后每年新发展党员均在200万名以上,去年激增到270万人。广大党员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列,团结群众,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艰险、有危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特别是在城乡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在抗击严重自然灾害、防控重大疫情、处置突发事件等严峻考验面前,大批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利益,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经过群众评选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代表、社会道德标兵等,共产党员都占总数的80%以上。
(二)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30年来,无论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创改革先河,还是改革向城市拓展,探索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党的基层党组织都奋斗在最前线,坚持正确方向,同广大群众一起勇于攻坚克难,显示了巨大的能量。2007年,党的基层组织已从1978年的211.6万多个增加到366.3万多个,构成了覆盖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并且日渐完善的组织体系。全国共有38.4万户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9.3%。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发挥着重要保证作用。
(三)党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同时在用于指导新的实践中展示出先进政党的创新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一以贯之的执行,极大地活跃了全党的思想,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在新时期,我们党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探索回答关于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过程,同用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作风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新的发扬。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成为全党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且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以及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思想,不断转化为全党的共同行动。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成绩和显著进步,成为我们党保持蓬勃生机与创造活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四)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和能力总体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凝聚了一大批各类新型专门人才。30年来,我们党把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新时期党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要求的高素质骨干队伍,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紧紧抓在手里。从坚决平反冤假错案,到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干部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提出和执行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从重点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到全面实施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的人才战略;从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为突破口启动干部制度改革,到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为重点,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步推进。整个干部队伍呈现出发展壮大、素质提高、结构优化、能力增强的态势。就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而言,省、市、县三级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较好地发挥了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作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均达99%以上。在30年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历经“大浪淘沙”,干部新老交替、薪火相传,保证了党的正确路线和伟大事业顺利延续、不断发展创新。随着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人才工作体制在创新中加快建设步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人才培养使用成效明显。
(五)以扩大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内政治生活稳定地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激发广大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全党意志、智慧和力量,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取得了明显进步。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观点成为全党共识,保障党员的权利被实际地摆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地位,党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中以党的事业为重、独立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的同志愈来愈多,领导班子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愈来愈受到重视。我们党适时修改、完善党章,对党内政治生活原则作出更为明确和科学的规定,形成了一套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具体制度,其中包涵一系列重要的创新和突破。不仅如此,我们党将党内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把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人民民主联系起来,使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相结合,党纪政纪监督与法律法规监督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民主监督体系。
(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30年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先后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深得人民群众的称赞。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积极实践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我们党对在改革开放中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及其复杂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工作目标的确定越来越符合实际;着重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同时抓源头、重预防、强化综合治理,工作更有系统性、预见性。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加注重围绕权力合理配置、有效运行与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来开展。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经验弥足珍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程中,经历了前所未遇的考验和锻炼,党的建设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根本经验,也是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经验。
(一)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建总目标,保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一定历史阶段,一个政党要解决好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应把自己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我们党先进性的一个突出之处,就在于能够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冷静观察和把握时代特征、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把探索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联系起来,使党的建设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相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二大确定,必须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上升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新时期的党建总目标,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既彻底否定了“文革”时期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建党纲领,又拒绝了否定党的领导作用和执政地位、企图按照西方政党的理论改造我们党的主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发展,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充分运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又为党的建设总目标注入了新内容,强调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紧密联系党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建设党,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党就能建设得更加成熟坚强,担当好历史重任。能不能制定并坚决执行正确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路线,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成熟与否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中,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干扰不断,大大小小的风浪时起时伏,西方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对我“西化”、“分化”从未停止,但是都未能阻止我们党领导人民前进的步伐,未能改变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方向,相反,我们党在不断排除干扰、抗击风浪和压力中变得更加成熟坚强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体现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30年来,全面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保证了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奋斗中,不为任何风险所阻、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确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党在新时期最根本的政治建设。
(三)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的规律,不断在实践创新中推进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互动中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勇于和善于创新,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也是党保持发展先进性的根本要求。30年来,党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同时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新变化,引导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论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是推动党的建设,都不断摆脱教条主义和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与习惯思维的束缚,努力从本质上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索,获得了丰富的管用的理论创新成果,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我们党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在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时坚持改造主客观世界相统一,把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引向了新的境界,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积累了新经验。
(四)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和实施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有效地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完成执政使命,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30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紧紧扣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才能解决好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的问题。高举伟大旗帜,抓紧一条主线,围绕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内在地统一起来,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已经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系统科学构架。这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特别珍贵的经验。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突出位置,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主线更鲜明、更富有时代特色、更符合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领悟得越深刻,执行得越自觉,党的建设水平就越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五)紧紧抓住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竭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巩固和增强党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全党同志必须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取得的新认识,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解决为谁掌权、为谁用权和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把实践党的宗旨,落实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各方面。30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党员干部在党风党纪方面发生的问题,大都同不能正确用权直接相关。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同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特别是行使权力的过程紧密联系起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认真走群众路线,吸取群众智慧,统筹各方群众的利益;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工作,必须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人民谋利益;时刻重视并切实做好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起抵御各种腐朽没落思想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的坚固思想防线。
(六)扩大党内民主,全面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激发和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完成执政使命,提供根本的党内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组织优势的制度根基。30年来,我们党以保证党员在党内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为基础,以健全民主集中制度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有许多新经验值得重视。其中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和党内民主理论为指导,从国情、党情出发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为党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服务,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防止陷入认识和实践误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鼓励和支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坚持辩证统一地看待和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高度重视保障党员权利,同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确保全党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团结统一,严肃党的纪律;坚持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以党内民主的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完善,把健全民主集中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全过程,都要增强和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高汇聚党心、党智、党力的效率,形成公平公正、扶正祛邪的氛围,促进全党团结奋进,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添党的内在活力,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党始终坚持为加强而改进、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排除削弱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符合各条战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真正得到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队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主动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实际出发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坚持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强化服务功能和改进群众工作。对基层党组织要保持动态管理,支持发展先进,促进中间状态向先进转化,对软弱涣散支部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帮扶,促进转变。上级党委要常年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基层组织增加内在活力。实践证明,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在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八)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党的建设的责任制,不断提高既善于治国理政又善于治党建党的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告诉我们,执政党保持思想政治上的先进和组织上的纯洁,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就不会出大问题;一旦出了问题,也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特别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加强自身建设比执政前的难度更大;处在和平建设环境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自身建设比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工作更复杂、更艰巨。党中央一再强调党要管党,党委特别是书记要带头管好党的建设。指出党委不抓党的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的建设是不称职。要求高中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既善于治国理政、又善于治党管党的政治家。党中央以身作则,带头管党、从严治党,为全党树立了榜样。80年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逐步建立了党委抓党建的责任制,不断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的格局。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重要举措,也是一条重要经验。
30年来,我们党在世界大变化、大调整和国内大变革、大发展的环境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探索、拼搏奋进,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蓬勃勃地向前推进,铸就了国家发展的罕见奇迹,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当今世界、当代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更加团结坚强的历史新篇章。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总结经验,是为了把今后的事做得更好。我们党肩负的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运用好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就一定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有把握按照党的十七大规划的蓝图,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又好又快地推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