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能源外交”及其地缘政治考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印度论文,外交论文,能源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度正在迈入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之列,但印度本土能源资源和产量的不足却对印度 的发展和安全构成严峻的挑战。能源消费与本土供给能力所形成的反差决定了印度对海 外能源供应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印度被认为正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主要能源进口国 家之一,进口能源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例已高超过70%,并且该比例仍在继续上升。面 对这一严峻挑战,印度不得不将确保海外能源供应作为影响本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战 略安全的当务之急,这要求印度必须客观认知能源供应的各种地缘政治因素,在发展双 边、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中心的“能源外交”,从而在变换中的全球和地区政 治、经济与安全格局中界定本国的战略利益。本文从印度能源安全战略的角度,探讨印 度国内对能源地缘政治的认知和印度近年来日益强调并开始取得明显进展的能源外交。
一、印度对海外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考量
对外部能源供给依存度的增大,促使印度日益重视从地缘政治视角关注未来自身的能源安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的基本生活曾因世界石油价格的过度上涨而受到严重冲击。如1974、1979年欧佩克国家两次大幅提高油价,在引发全球范 围“石油危机”的同时,印度的经济稳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印度对能源安全的认识 始于这一时期,国内也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80年代起,国际市场油价跌落,欧佩 克的影响降低。但能源危机的阴影仍然存在,尤其对印度这样一个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对外部油气供给的依存度持续提高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还有两个因素促成能源安全 成为当今印度国内的热门话题。一是尤其鉴于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亚太地区 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大大超出其自给能力;二、亚太国家对能源产地的竞争 日趋激烈,尤其是在中亚地区。(注:R.K.Pachauri,Energy Effciency:Policing India's Oil Supply Routes,The Times of India,1998/6/27)因此对印度而言,要评 估自身的能源安全政策,很难忽略对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
印度进口的石油中,有65%来自波斯湾地区(包括伊朗、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余来自俄罗斯、中亚及其他地区。因此与发达国家一样,印度重视海湾地区作为能源产地的地缘政治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1991年的海湾战争比过去任何事件都更能使印度意识到能源安全的至关重要。战争向印度表明,一旦周边地区出现突发或不可预测的事变,印度从海外获取能源的可靠性是极为脆弱的。于是,供油危机与海湾地区安全局势的直接关联开始引起印度的足够重视。海湾拥有世界石油储备的2/3,天然气储备的1/3;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是世界最重要的产油国家,伊朗拥有世界第二富足(仅次于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1979年的世界石油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伊朗的“伊斯兰革命”。90年代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则表明海湾石油供应的风险不可低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战后步履艰难的重建再次为印度依赖海湾供油的前景增加了新的变数。而微妙的美伊(朗)关系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印度与伊朗的关系。即使从现状分析,美国及其盟国在海湾地区的大规模军事存在有如一柄双刃剑,既可有助于稳定该地区,也可能持续引发新的冲突。同时,海湾、中东地区的国家间冲突(如巴以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原教旨主义将继续构成对安全的威胁。印度还需考虑一个特别因素:有超过300万的印度人在海湾地区国家打工谋生。
印度意识到,从地缘政治考虑问题,除了波斯湾地区外,前苏联中亚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对印度未来的能源安全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重视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力求通过发展与该地区国家间的关系增强未来谋求该地区能源的能力,因此印度也关心中亚的政治安全格局变化。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重要性主要在于连接印度与伊朗、中亚等重要能源产地的特殊地缘位置。印度近年来努力扩大对伊朗天然气的进口,而解决从伊朗供气的首选方案是靠从陆路铺设输气管道,但该管线必须经由巴基斯坦内陆或近海地区。此外,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也是印度通往中亚能源基地绝难迈开的地区。
从地缘政治看,中亚及高加索地区(除伊朗外的里海周边区域)是印度的近邻。尽管该地区的油气资源不能与波斯湾地区相比,西方、前苏联对该地区石油等能源储量的评估也有较大距离,但该地区的巨大开发潜力已得到相关各国和世界各大石油跨国公司的公认。印度自认凭借所具有的地缘优势,有资格和有能力分享这个能源大馅饼。根据印度的预测,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在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剧增,如果积极努力抓住机会,中亚、高加索的石油资源就能为印度未来的能源安全作出贡献。若论地缘条件,从该地区向印度的经济增长中心地带供应石油、天然气应是印度从外部获取能源保障的最便捷渠道,但印巴关系不正常和阿富汗政局不稳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主要障碍。不过在印度看来,与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印度仍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更有条件从这一新开放的世界能源供应地受益。(注:P.Stobdan,Geo-Politics of Oil in Central Asia:Options for India,P.Stobdan [edi.],Building a Common Future:Indian and Uzbek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and Economic Issues,Knowledge World:New Delhi,1999 ,p.158.)
尽管除波斯湾、中亚之外,里海、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欧洲和俄罗斯都能向印度提供石油和天然气,但这些地区的前景喜忧参半,不容乐观。现已探明,里海一带的石油资源远低于早前的估计,现有的油气管道设施也不敷使用;缅甸、印尼等东盟国家预计到2010年将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非洲、欧洲所产原油的磷含量低,环境污染小,从 经济角度考虑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很可能成为印度能源战略中优先考虑的进口对象地区 ;俄罗斯是亚太地区的主要能源供应国,印度高度重视与俄加强合作,但从实现从俄罗 斯向印度输送油气,印度必须铺设一条长达近3千公里的管道。这从商业角度来看是很 难行通的。如主要考虑价格因素,比较多个地区,从海湾地区进口能源仍是最有利的选 择。另一方面,印度在从外部供应天然气方面享有比较有利的地缘条件,即印度与也门 、卡塔尔、阿曼、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世界主要产气区邻近,但不利因素是目前尚未建成 相对更有保障的跨国陆上输气管道。因此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印度要在短期内实现能源 进口的多来源化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关注连接海湾和印度的海道能源交通线的安全,尤其重视印度洋航线。印度国内石油消费的80%以上都须经过印度洋进行运输,包括来自海湾的进口原油和印度近海油田所产原油。印度对海湾供油安全的担心很大程度上也与90年代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有关。况且由于海上能源通道至关紧要,即使近期将来因发生大规模海战而阻断印度石油供应的可能性极小,印度也不能低估恐怖主义活动可能造成的困难。基于这一认识,印度日益重视本国海军在维护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提出要充分考虑因海上交通阻断带来能源供应危机,决心与其他大国一道维护通道的安全与畅通。
二、以“能源外交”保障供给安全
冷战结束后,印度已将增强本国对外经贸和投资活动作为其外交关注的一大重点,将促进与他国的经济合作放在对外政策中优先考虑的位置。与此同时,由于印度对进口能源的依存度日益加深,能源安全又直接影响到印度的经济增长和战略安全,因此对通过与外部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满足自身的能源安全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大的紧迫感。在这一背景下,开展能源外交成为印度政府近年来对外关系中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一)伊拉克
众所周知,印度不久前在伊拉克战争前后的态度就与自己在该地区的石油利益密切相关。一方面,伊拉克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在海湾地区的友好国家,也是印度主要的石油供应国,即使在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印度仍能从伊拉克获取特殊待遇,供油未受中断。并且印度人也知道,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将产生持久的经济与政治影响,仅战争引发的油价上涨就可能使印度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因此战争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注:Sudha Ramachandran,“India Falls behind in Post-Saddam Jockeying,”Asia Times,2003/3/15.)但是印度顾及与美国日益提升的战略关系,同时意识到战争不可 避免,也出于维持并扩大自己在战后伊拉克的利益,于是奉行了高度务实的外交,对美 国的战争事实上予以承认。(注:参看张力:“从伊拉克战争看印度的务实外交”,《 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第2期。)战后,印度为了能在保障包括能源进口在内的自身的经 济与安全利益上左右逢源,保持主动,不得不向伊拉克派兵、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问题上 表态谨慎,留下余地。
(二)伊朗
印度与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很说明问题。2003年5月,印度石油部长访问伊朗,印伊达成协议:印度在今后25年内每年向伊朗购买500万吨液化天然气,并于当年从伊朗进口500万吨原油;同时伊朗同意印度投资开发伊境内已经发现和正在发现中的天然气田。印度也同意向伊朗就建立研发使用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从而介绍城市污染的系统提供技术援助,并答应帮助伊朗更新换代业也老化的炼油设施。(注:“India,Iran agree on 25-yr gas investment deals”,The Times of India,2003/5/13)印、伊间达成的这项包容广泛的协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近年来美、伊(朗)因后者核问题引发关系紧张,美国反对其他国家向伊朗投资,担心伊将投资用于核开发计划。但显然印度几经权衡,仍决心要走出这一大步。据分析,如果印度、伊朗能充分实施所有这些协议,两国间的经济关系在近期将来将实现重大发展,而这些协议也使印度能在伊朗能源工业中居于有保障的地位,从而能使印度有潜力成为全球控制能源地的主要国家之一。如分析家所言,“也许正是这一前景,鼓励新德里甘冒与华盛顿的关系受损的风险,而与伊朗签署了这项一揽子协议。”(注:Hooman Peimani,“India and Iran:Renewed energy”,Asia Times,2003/6/21)此外,2003年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印期间,印 、伊签定了两国在碳氢化产品领域开展合作的理解备忘录,合作内容包括石油化工产品 、液气态碳氢产品及其衍生物、发展研究与咨询、勘探开采、改进营销与运输等方面。 今年初,印度内阁批准了与伊朗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的正式协议。(注:“Indian Cabinet Okays Deal with Iran”,(Qatar)The Peninsula,2004/1/18)印度近年来也提 要重振连接印度、伊朗和阿富汗的“新丝绸之路”,加强与伊朗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包括修筑连通印度的陆路油气输运管道)是其要旨之一。(注:“India,Iran and Afghanistan Silk Route”,(http://www.neftegaz.ru/english/lenta/show.phpid = 33293))最近,刚执政的印度新政府正表示只要巴基斯坦能提供国际安全保证,印度将 认真考虑修建从伊朗经巴基斯坦到印度的陆路输气管道。(注:“India ready to consider gas pipeline:Natwar”,(Pakistan)Dawn,2004/6/6)
(三)中亚、高加索地区国家(前苏联结盟共和国)
在苏联解体以前,印度与该地区的前苏联高加索、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苏联解体之后,印度与这些新独立国家的关系有所疏远,相互间立足于中长期的经济合作也开展得非常有限。从90年代后期起,鉴于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印度开始重新考虑对该地区的政策,其主要动力之一即是能源。
能源外交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尝试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印度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90年代末以来,印度政府多次组织由政府主管高级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出访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为印度与这些高加索与中亚国家间建立更紧密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注:“Azerbaijan Cooperation Sought in Oil Sector”,The Hindu,1997/4/11)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下属的维德希有限公司(Videsh Ltd.)近年来采取措施寻求以参股方式开采阿塞拜疆的石油资源,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共同组建合资企业,(注:“ONGC,Azerbaijan Discuss Oil Exploration”,Observer of Business & Politics,1998/2/ 6)并参股其他中亚国际石油财团。同样,印度政府帮助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等大企业为 开发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油气资源作了大量工作。该公司现已同一些在中亚的主 要国际石油财团就开采油气、石油精炼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协议。另一项由政府促成的 重大举措是:多家印度主要石油公司同意采用国际石油财团的评估标准,积极参与中亚 石油开采项目及其他相关项目的投标、竞标活动。形式包括获取石油开采权或取得开采 份额等。参与企业均为印度有实力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如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 、印度国家石油公司(IOC)、印度石油有限公司(BPLC)、印度天然气有限公司(GAIL)、 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PCL)。印度目前也有多家石油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力争哈萨克斯坦 境内的输油管道设施的建设项目投资。
为了提升自身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印度也意识到加强与俄罗斯、中国在这些地区进行合作的重要性,甚至提出参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达成的立足中亚的长期石油合作项目。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1997年曾就共同开发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资源达成了一份备忘录。后来,前者又成为中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项目的合作伙伴。同时,印度这家公司也同俄罗斯“卢科伊尔石油公司”(Lukoil)签定协议,双方同意两国可以在对方领土以及包括中亚、里海地区在内的第三国合作勘探、开采石油资源。(注:“India,Russia Make Deal for Oil Business”,The Hindu,1998/12/23)
(四)其他地区:越南、俄罗斯、苏丹、南亚和东南亚
为了提高外部能源供给安全系数,印度提出要避免使外部能源供应渠道单一化,强调通过能源外交进行多向选择,全方位寻找机会,致力依靠多来源、多渠道以满足自身的能源安全需求。(注:G.Parthasarathy,On the need to guarantee India's energy security,News and Trends:E & SE Asia,Volume5,issue22-29-11-2000)这一政策表明 ,除了海湾、中亚地区之外,印度也谋求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能源供应渠道。并为了本 国能源进口管理与调控的需要,确保从海外获得“份额油”,印度也越来越重视逐渐取 得对海外油气开发的适度控制能力。早在90年代后期,由政府牵线,印度国家石油天然 气公司下属企业就同越南签署协议,获准参与该国的国际能源项目开发,开采份额高达 45%,该项目已于2002--03年度开始正式供气。2001年2月,同一家公司又投入巨资参与 俄罗斯远东区萨哈林群岛的石油开采项目,获得20%的“份额油”开采比例。该项目有 望在2005—06年度开始正式供油和供气。在这一过程中,印、俄两国政府的积极促成作 用十分显眼。2002年6月,通过政府间协议,印度决定在北非苏丹投资近7亿6000万美元 开发该国中南部的油田。(注:[Indian Government]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Annual Report:2002-2003,New Delhi:Cyberart,2003,p.51)该油田现年产量大约为1千 2百万吨。印度称在苏丹的能源投资为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一项重大外交举措。(注:C.Bal Krishna,India's interest in Sudan,The Hindu,200?/?/?)
印度也在探索与周边邻国开展能源合作。例如,印度与尼泊尔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在就开发、分享水电资源进行研究和磋商,并直接涉及到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据估计,这项资源能提供的潜在动力高达近8万兆瓦。但印、尼两国目前尚未达成一项互利开发水利资源的共同战略。印度敦促尼政府推动两国间的水电合作。同时,孟加拉国由于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印度也是其紧邻大市场,但孟加拉国一直对与印度开展能源合作缺少兴趣。据推测,原因包括孟历来不满印度在南亚的称霸政策,以及孟国内政党政治迫使政府不让印度得到便利。印度政府从未放弃外交努力,试图说服孟加拉国进入合作。
东亚经济重回持续增长的正轨和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快的区域,也为印度从海外获取能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积极在亚太地区寻求能源合作机会,致力通过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来获取这些国家相对充裕的油气资源,以解决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天然气供应短缺的问题。此前印度曾与卡塔尔签定协议,由后者向印度西海岸供气。印度希望能利用这一经验,在现阶段推进的“东向政策”中充分考虑能源因素。
(五)中印海外能源合作的机遇
在海外石油投资领域,印度甚至提出要向中国看齐。印度承认,中国在能源外交方面做得比印度更有成效,更成功,值得效法。中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一直重视在海外探索合资生产、投资及老油田改造的机会,合作国家包括海湾、俄罗斯、中亚、非洲和拉美地区。在今后较长时期,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将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印两国又因各自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居亚太地区的首要位置。因此,中、印正进入世界最主要的油气产品消费国和进口国之列。从目前情况看,中印已在探索在能源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有关中、印即将为获取海外石油资源展开竞争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事实上,两国间的海外能源开采方面的合作已在互惠条件下开始进行。例如,中印双方在哈萨克斯坦已开始合作开采石油;中、印均已加入在苏丹的石油开采项目并成为合作伙伴,即印度向加拿大的塔里斯曼能源公司(Talisman Energy)买入其控股的苏丹“大尼罗河项目”(the Greater Nile Project)25%的股份,而中国先于印度已从美国西洋公司(Occidental)购入其中的股份。(注:C.Raja Mohan,Sakhalin to Sudan:India's energy diplomacy,The Hindu,2002/6/24)中国战略学者近年也提出应在稳定双边关系 和增强战略信任的基础上与印度加强合作,确保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的能源供给交通线 路的安全。(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1—02年》, 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三、“能源外交”对印度对外战略的影响
“能源外交”的需要使印度对自身利益的权衡趋于复杂化,在很大程度上对印度的外交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中东和海湾地区,从打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着眼,印度显然与美国、以色列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从而决定了这类双边或三边关系将继续增强。但另一方面,印度也必须慎重处理与该地区主要能源供应国之间的关系。首先,伊拉克战后的中东和海湾局势进一步突出了该问题的敏感,如有不当要么将使印美关系受损,要么将影响印度与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间的传统友好关系。例如,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曾是印度关系密切的阿拉伯友邦,印度政府虽然默认了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但对战后美国主导下的单边主义重建计划持批评态度,并拒绝派兵参与非联合国授权的重建和维持秩序。并且,印度每年进口石油的9%来自伊朗,并有望增加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去年已达成每年从伊朗进口液化气的协议,因此印度异常关注美伊(朗)关系的前景。
从地缘上看,巴基斯坦因素对印度扩大外部能源供应、确保供应线路(目前的海道和计划中的陆路)安全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性。首先,巴基斯坦领土是印度从陆路连接中亚、伊朗的必经之地,很难迈开。印度需要来自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重视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希望早日建成连接印度与中亚的油气输送管道,但限于印巴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正常,印度通过巴领土铺设输送管线的计划一再受挫。(注:Teresita C.Schaffer,Building a New Partnership with Ind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2,pp.31—44)基于同样的原因,巴基斯坦也表示不会在印度—伊朗能源合作项目上向印度 提供方便。这意味着巴基斯坦也将抵制经巴海岸线从伊朗向印度供气的计划。(注:P.Stobdan,Geo-Politics of Oil in Central Asia:Options for India,P.Stobdan [edi .],Building a Common Future:Indian and Uzbek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and Economic Issues,Knowledge World:New Delhi,1999,p.149—155)巴的不合作立场直接 导源于印巴之间的对峙和潜在冲突,同时也不排除巴将该问题作为一个压制印度的政治 筹码;印度也需要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妥协来实现陆路油气管道连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 讲,目前的这种僵局也并非不可能出现转机。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随着近期以来印巴 关系的解冻和正常化努力,能源安全合作有可能被纳入未来的南亚和平进程之中。事实 上,尽管印度并未对此作出强调,印度推进与巴基斯坦的和解政策,其中很难说没有考 虑到通过巴基斯坦的合作提高自身能源安全的因素。
外部供油安全的考虑也部分改变了印度对自己国家利益的界定和认知。由于印度与发达国家同为能源进口大国,各自对维护能源安全存在相同的利益;并且印度不少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立场予以认同和支持的观念早已过时,应予调整。同时,印度对 稳定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确保能源供应的关切程度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例如,印度对 欧佩克在2000年提出油价上涨表示了明显的不满;部分是因为对供油安全的考虑,印度 对海湾、中亚等地区的宗教极端势力深感忧虑。共同的需要、一致的利益促使印度与西 方国家寻求在这些方面进行密切磋商与合作。印度已明确提出要制订一项与发达国家加 强合作、确保从马六甲海峡到霍尔木兹海峡海道畅通的战略,并强调要加强与这些国家 发展海上防务与安全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印度在中东地区存在明显的利益考虑,印、 美两国在该地区的某些问题上也经常采取不同立场。例如,美国的制裁措施包括不从伊 朗、伊拉克进口天然气和石油,但印度根据对自身利益的判断而支持取消制裁。
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持续增大,促使印度政府关心任何可能影响其未来获取能源的潜在不利因素。例如,中东局势的不稳定、印巴爆发冲突的可能、中印关系的潜在紧张都将对印度通过外供能源保障能源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并出于对局势不稳的担忧,印度近年来越发强调提高对能源供应中断的应急反应能力,保证国际能源市场的良险运转,设立以加强能源安全合作为主旨的地区论坛。印度也赞成仿效国际能源组织(IEA)组建地区能源合作组织,以改进印度对未来出现供油中断危机的紧急应对能力。但印度国内目前对成立这类地区能源合作机制是否可行的看法并不一致:赞同者认为,由于在地缘上靠近世界最大石油产地西亚,并扼守印度洋这条连接波斯湾与东亚、太平洋的国际石油贸易航道,印度有能力为增强环印度洋国家组织(IOR)的“集体能源安全”扮演关键的角色。怀疑者认为,鉴于印度与其多个邻国间存在有待解决的双边安全问题,开展能源合作似乎难度过大。并且,印度与邻国的关系欠佳也使其能源安全问题趋于复杂化。如阿曼—印度深海油气管线计划由于不得不避开巴基斯坦领海,必须要求深度铺设,但这在技术上无法行通。如前所述,拟从伊朗向印度铺设供气管道的计划也因巴基斯坦的作梗而被取消。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印度即使能勉为其难,也只能舍最佳而求其次,选用综合成本更高的方案。
四、结论
从地缘政治角度关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和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已成为印度的一项当务之急,对印度来说,要最大程度地保障外部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就必须通过与其他大国和主要能源产地国的合作,探索和推行以能源合作为中心的外交。因此“能源外交”将继续成为印度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能源外交要求印度必须制订一项确保从伊拉克等海湾国家、伊朗和中亚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中长期战略,加快实施铺设从伊朗、中亚至印度本土的油气输送管道。它既要求印度必须以合作的态度协调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同主要能源国家的关系,并更重要的是谋求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正常化,增进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互动。印度已经进行的另一种选择是尽可能获得世界其他油气产地的份额开采权,目前的尝试可说是成功的,可望得到持续和进一步拓展。并且,印度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也注定要使它更强调加强本国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应急能力,维护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等主要能源通道的安全,以确保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不致中断和不受威胁。
标签:能源安全论文;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能源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中国巴基斯坦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伊朗石油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伊朗经济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