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论文_苏柱培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论文_苏柱培

苏柱培(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仁义小学 广西 梧州 543000)

摘要:现在的数学课堂的束缚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的内容在现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优势进入课堂。现在的教育教学的提升内涵在于教育信息化实现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的创新意识去优化教学,给予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把握这四点来做一做: 在情趣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模型的构建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关键词:学习习惯;数学意识;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20-01

一、在情趣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由于现在的孩子入学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多数孩子都是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也是每一位小学老师颇为头痛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这就需要从习惯养成培养学开始,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他能对一件事坚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也培养孩子好的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教师在辅助的教学环境下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呈现丰富的情景,那么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好习惯养成就会使学生们自觉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的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

课堂教学有些情境是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我记得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以游戏闯关的一系列教学设计,课中教师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但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这就是教学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因此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不能只在于表面,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数学模型的构建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

四、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体验数学美的理念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与统一美,等等。但是学生未必能感受到这些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判断的成果,是数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简洁、应用广泛,充分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形式、一种意境。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 2000(8),13~15.

论文作者:苏柱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论文_苏柱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