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雷亚萍

雷亚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四川成都 61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状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通气治疗后0.5h、1.0h、2.0h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指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均治愈出院。结论:为小儿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小儿重症哮喘;丙泊酚;机械通气;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重症哮喘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患者疾病一旦发作将会持续24h以上,常规的治疗方式无法起到完全奏效作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1]。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状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33例,女21例;年龄0.5-8.0岁,平均年龄(5.48±2.03)岁,其中年龄在0.5-1.0岁患者23例,年龄在1.0-3.0岁患者17例,年龄在3.0-8.0岁患者14例;病程0.5-1.5n,平均病程(0.76±0.33)n。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话不成句、严重发绀、呼吸及发声困难等。

1.2 一般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均给予剂量为(1.5-2.0)mg/kg的丙泊酚进行静脉注射,然后采用维库溴铵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进行阻断。然后采用呼吸机的压力控制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将驱动压控制在0.01-0.08mPa之间,呼吸频率为(30±10)次/min,潮气量控制在(8-15)ml/kg之间,吸氧浓度控制在(0.6±0.2)之间,PEEP控制在(8±2)cmH2O之间,并且根据患者的血气结果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在为患者注入药物1min后,应该通过微量泵静脉注射剂量为(2-4)mg/(kg·h)的丙泊酚进行维持,与此同时为患者进行能量补充和抗感染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

1.2.2 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由于小儿重症哮喘患者年龄较小,临床治疗会使得患者出现恐惧、害怕以及孤独等不良心理状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采用和蔼态度对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手法的轻柔,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2]。②机械通气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血气指标合理地调整机械通气参数,一般来说血气指标的检查需要呼吸机治疗30min后进行检查。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理的采血时机,比如在患者翻身、吸痰以及活动后的一段时间再进行采血工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后0.5h、1.0h、2.0h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表示,组间距对比采取F值进行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通气前后血气指标状况

患者通气治疗后0.5h、1.0h、2.0h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指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通气前后血气指标状况比较()

2.2 临床症状

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咳嗽、气急以及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哮喘频次有所减少,肺部啸鸣音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由于小儿重症哮喘患者年龄小,加上对环境的陌生容易使患者产生害怕、孤独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在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需要进行吸痰措施,在吸痰的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定时为患者翻身及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为患者留置胃管的过程中要加强护理,避免胃液反流状况发生[4]。临床上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重症哮喘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机对抗,而联合丙泊酚便能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患者通气治疗后0.5h、1.0h、2.0h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指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均治愈出院。

综上所述,为小儿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月好,肖惠玲,蓝慧霞等.54例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26-127.

[2]谭芬华,户建华,母芳等.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12):313-314.

[3]邵彤,王静.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全方位气道护理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32):236-237.

[4]马燕,陈燕.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25):238-239.

论文作者:雷亚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54例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雷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