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合约设计

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合约设计

谢静华[1]2003年在《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合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合约设计进行了论述。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主要包括:股指期货概念和功能、海外股指期货、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我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 首先,通过分析研究海外股指期货,推断出股指期货产生的一般动因。股指期货产生的动因包括:(1)、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股指期货这一金融工具的需求强烈;(2)、股指期货的投资策略能满足市场需求;(3)、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满足股指期货推出的要求;(4)、股指期货合约细则,能够实现投资策略,并能够事先规避和控制风险。 其次,通过与海外市场的比较,论证我国金融市场迫切需要推出股指期货。我国股市存在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1991年至2001年,沪市综指年均波动幅度为37.80%,深市综指为27.55%。由于市场缺乏跨市组合投资工具,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2001年基金业全年的净收益与上年比,跌幅高达77.78%。我国券商业务模式单一,自营和资产管理抗风险能力较差,遇到熊市,所有业务都受影响。新加坡等海外国家拟推出以我国股市为基础的股指期货,且我国加入WTO后,需开放资本市场、活跃金融市场。以上因素表明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急迫性。 再次,论证我国股指期货开设具备基本条件,但需同时注意风险控制。我国沪市交易量已连续6年成交额超过10000亿元,深市连续7年突破10000亿元,换手率达到200%以上。机构投资者种类、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我国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均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从而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期货市场经过近几年规范,制定了科学的交易规则和系统的管理法规。除了上述基础条件,开设股指期货还需其他前提条件,如法律授信、标的指数的制定等。虽然解决这些条件只是技术性问题,不是决定因素,但针对我国股市投机气氛较浓等特点,应谨慎选择推出我国股指期货的时机。此外,股指期货在具备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同时,本身也是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应严格风险控制。 最后,借鉴海外股指期货合约设计一般性原则,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具体设计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细则。我国应制定以流通股为权数的统一指数,以正确反映市场的波动情况。因股指期货交易标的为指数,采用保证金制度,与股票交易性质与程序有区别,股指期货应在期货交易所交易。股指期货合约其他细则包括:合约单位和合约乘数、最小变动单位、每日限价和断路器、合约保证金水平、合约月份、每日结算价和最后结算价、最后交易日和最终结算日。在设计这些细则时,本文借鉴海外股指期货合约内容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具体情况,使合约既满足作为投资工具所具备的功能,又防止价格操纵行为的发生,确保期市能够安全运作。

代雷[2]2007年在《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功能,能有效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目前在国外发展极为迅速,而我国尚未开设股指期货,资本市场的这种不完善的结构体系,势必会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发展,我国的有关部门早已意识到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并已经在加紧研究推出我国的股指期货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对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力求为我国股指期货的开发尽一己微薄之力。本文首先论述了股指期货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基本定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并结合当今世界金融格局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具体条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及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现阶段我国已具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关键是在推出后的如何管理,如果有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股指期货来说,它的功能就会发挥的更充分些,而它的负面效应会得到更为有效的抑制。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交易所和市场监管部门如果都能够比较充分地认识到风险管理问题,那么风险管理工作就会做的更好,而我国的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就会指日可待了,这也是本人写此论文的目的之所在。之后对国际上成功的股指期货合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状况设计出一份符合中国特色的股指期货合约条款。最后,由于股指期货自身的投机性、间接性和集中性,使得现货市场交易中的全部风险以更加剧烈的方式在期货市场中表现出来,又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以小搏大”的财务杠杆特性使得本己凝聚的风险进一步扩大,并会波及到相关金融资产市场。因此,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控制风险,是能否推出股指期货的重要前提。论文设计了一套股指期货的实时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出了采用贝叶斯网络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估测的新方法以及如何防范中国股指期货的风险。

杨仁发[3]2003年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指期货自1982年诞生之后,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同时,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到目前已有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开设了近一百五十种股指期货。 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方面,提出了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的原则:套期保值效果与成本、套利与指数的代表性、防止市场被操纵、计算准确、发布及时与市场认同。同时,也提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方法——最小方差模型。在股指期货合约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在合约价值、最小价格波动、最后结算价、保证金水平等方面的确定方式。在股指期货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采用股指期货市场价格稳定措施、对市场操纵的防范措施、股指期货市场结算会员制度、市场保证金制度等。 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加深,金融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国际金融市场冲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金融期货来避险保值,而开设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为股指期货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高,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较高,显着高于美、英、日等证券市场成熟国家,股指波动频繁且波幅加大,这就产生了证券市场对股指期货的需求。从制度与技术基础来看,我国已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已建立起严密的交易、结算及风险控制制度,交易所拥有先进的交易系统、结算系统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这些都从制度与技术上保证股指期货的推出。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监管体系采用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叁级管理模式;股指期货交易所会员分为综合会员、经纪会员以及自营会员叁类;结算制度采用交易所下成立结算所,每个会员均为结算会员;交易主体在初始阶段可确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限制个人投资者过多参与市场;交易模式采用电子交易方式,实现股指期货交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市场布局应选择在期货交易所上市。 股指期货的开设将对现货市场产生以下影响:有利于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者层面;转变投资理念,由目前投机型理念逐渐转为价值型投资理念;同时,也将完善证券市场功能与体系,增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业已基本成熟,但在股指期货标 的指数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通过对我国现有的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 上证30指、深证成份指数进行理论分析,用其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存在诸多缺 陷。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实证分析,利用最小方差模型对我国现有指数体系中 10个指数进行分析,得出现有股票指数的综合评价,也说明现有指数不宜作为股, 指期货标的指数。 对于我国股指期货的市场运作,借鉴国外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经验,结合我国 证券及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内容:股指期货合约价 值应稍大一些,在10万元左右为宜,并根据采用的标的指数来相应地确定乘数;_ 最小价格波动可设为相当于50元价值的价格变动点数;合约的交割月份以现月、” 下月及之后的两个季月,这样股指期货合约长短兼济、相对集中:每日价格波幅 可根据我国现货市场的涨跌幅限制,设为10%:保证金水平根据现行情况可设为 1.5——2刀万元,同时,宜实行动态调整的方式,当临近最后交易日及出现异常情况 时,应相应提高保证金水平;交易时间根据股指期货市场早开市迟收市的做法, 可较现货市场早开15分钟迟收15分钟,但最后交易日不推迟交易收市:最后结 算价格可为最后交易日现货市场指数的每5分钟全天算术平均价,并保留一位小 数点;最后交易日及最后结算日均应为到期月的最后一个营业日;交割方式也不 例外地采用现金交割方式。 股指期货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应地应有完善的风险管 理措施。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借鉴国外股指期货的成功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 国证券及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措施,可分为宏观、 中观和微观风险管理。宏观风险管理主要指建立严密的股指期货法规与监管体系, 主要通过立法管理、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来实现。中观风险管理是指期货交 易所的风险管理,是整个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可分为交易前、 交易中、交易后叁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交易前的风险管理主、’ 要有健全交易制度和规则、强化对会员的管理、建立实时风险预警系统;交易中。 的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建立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限仓制度、大户报告制度、

李婕[4]2008年在《中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避险工具以及存在单边交易机制,极大地限制了证券市场发展。与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其他各种商品期货一样,股票指数期货也是顺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专门为人们管理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而设计的。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设计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规格,一定要既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的活跃,又抑制过度投机,确保各种功能的有效发挥。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关键在于合约规格的设计,合约规格的合理设计与选择直接关系到股票指数期货开办的成功与否,所有国家和地区在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之前,都会对其进行严谨的分析论证,以确保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对于股指期货合约方案设计存在较多的争议。笔者认为,我国股指期货制度设计既要借鉴境外市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本文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基本理论,并且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世界各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成功因素。将股指期货合约条款按照影响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可控性的标准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各条款设计的国际惯例及发展趋势。接着,论文对我国现已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条款设计进行了评析,全面比较分析了国内股票指数和境外股价指数编制方法,分析了我国选择沪深300指数作为首只期货品种的可行性,并且借鉴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讨论了合约的主要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合约价值与乘数、最小波动价位、合约交易月份、涨跌停板限制、最后交易日及最后结算日、最后结算价、手续费、交易时间与交割方式等,研究当前环境下对我国合约设计不够成熟与亟需完善的方面。最后,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提高合约的市场流动性方面,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适时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货合约,逐步降低保证金水平,对短期交易者收取较低水平保证金,并且对合约手续费采取固定值收费方法,不断增强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在完善市场风险控制方面,要不断完善市场法规,组建多部门的联合监管体制,加强政府风险监管力度,注重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同时要不断完善熔断机制设计并根据市场波动状况及时调整保证金水平。如此才能使股指期货真正发挥其对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李唤工[5]2003年在《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暴露。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先天不足所引起的各种风险在日益加剧。为了避免这些风险,除了要从加强监管、自律、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外,还有赖于市场创新和市场工具的完备,股指期货就是一个选择工具。 本文从股指期货的一般概念进行分析,澄清了关于股指期货的一些模糊认识,强调股指期货的本质是套期保值,交易中的投机者其实是活跃市场的重要因素,而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引起市场混乱的认识更是过于机械。 然后文章具体分析了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开展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要开展股指期货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文章认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保证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监管发展思路,客观上需要有一套能够避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和工具。而股价指数期货正符合这种思路,而且股指期货的开设,可以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多元化,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的开放也需要股指期货的及早推出。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使得中国目前应该考虑尽快推出股指期货。 文章还从中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期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期货市场的试点为股指期货推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市场布局、形成了严密的风险管理等制度、培养了一只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而且期货市场的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发挥。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股指期货的开展提供了现货市场的基础,表现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保证了股市规模与流动性的要求、机构投资者的扩大提供了投资主体的保障、证券与期货法规和监管体系有利于风险监控、国内外期货指数的发展可以提供得以借鉴的经验以及期指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并具备付诸实践的条件等。 文章随后还分析了中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制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股票现货市场没有真正的做空机制从而制约着套期保值交易的活跃性,而以中小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机构使期指交易的主体不够健全,同时,市场已经形成的浓厚的投机气氛也使得投资者缺乏套期保值的主动性,此外,上市公司股息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使套利交易很难开展等等。 文章第叁部分,着重研究了股指期货的制度安排、交易方式、参与者范围、合约设计、风险控制措施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未来开设股指期货的一系列运作构想。文章通过分析海外通行的做法,提出应该选择合理的股指期货交易模式,并倾向于在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采取整合模式,列举了彩这一模式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保证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高效运行,文章还认为,应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参预者,在初期进行严格控制,然后逐步放开。在股指期货的合约设计方面,文章也在交易品种、合约设计、乘数大小以及具体的交易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文章的最后,文章还就加强风险控制、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论述,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原来对于股指期货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领域的局限,从而为日益强烈的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也给予了支持。

王超[6]2006年在《我国发展股指期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首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起,股指期货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定后,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整体推进,相辅相成。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单一的证券现货市场风险巨大,投资者在面临整体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时束手无策。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保证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监管发展思路,客观上需要有一套能够避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和工具。股指期货正符合这种思路,而且股指期货的开设,可以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多元化,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的开放也需要股指期货的及早推出。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关系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正是基于目前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需要,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编制标的指数,怎样科学的设计股指期货合约、选择交易场所和交易群体以及有效的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投资,如何扬长避短、加强风险管理等进行分析,以期望对发展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日益强烈的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给予支持。二、主要内容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在引言中主要对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情况,指出发展股指期货已成为关系我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的头等大事。第一章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深

宋禹和[7]2004年在《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及其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股票指数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投资工具,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和资产配置等功能,能够有效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机制,它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也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运作,及时开发和推出 股票指数期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我国目前尚无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也无完整的经验和思路,在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设立问题上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论,尤其是在实证研究方面,有待尽快解决。考虑到股指期货的复杂性、重要性和风险性,我们必须按照我国期货市场的现实情况及规范发展要求,参照国外具体的开发运作成功经验,通过对我国设立股指期货市场条件和必要性全面考察和论证,提出了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方案及其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方法,构成全文总体思路。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目前国内外股指期货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我国开展股指期货市场的条件分析;第叁部分是我国期货合约的设计方案;第四部分是股指期货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可以说全文四大部分存在朴素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通过第二部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进入第叁部分的设计方案再到第四部分的实际应用,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文借鉴了欧美期货市场尤其是亚洲等国家期货合约设计的最新资料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设计的构想;根据欧美金融家布莱克(Black,F)的期货回报率的计算方法以及杜萨克(Dusak,K)的风险溢价理论设计了股票指数期货在资产组合中的运用类型,可以对股指期货的上市及投资者如何应用股指期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吴华[8]2006年在《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但发展最快的品种,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峰。从以往经验看,股指期货交易的成功与否,指数的编制和合约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标的物指数的编制中,本文定性分析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衡量标准和选择依据,从现有的股票指数中选出了适合作为标的物的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合约的设计中,本文充分借鉴国外期货市场设计股指期货合约的先进经验,科学的设计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对合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涨跌停板、保证金)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尝试了用基于GARCH-M模型的VaR方法设计股指期货的保证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和数理分析,将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期货合约各项条款做出了解释。

李建国[9]2004年在《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票指数期货是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我国资本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论是证券公司、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社保基金,还是其他的机构投资者,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壮大,交易主体对股票指数期货产生了需求。同时,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投资者日益成熟,因此对风险防范机制的需求就越来越强,如何回避系统性风险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沪深两市的综合指数变化频繁而且变化幅度较大,使得投资者亏损严重,因而对股指期货产生了迫切的需求。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已将发展股指期货问题提升到议事日程,中国证监会也为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票指数期货的内涵、特点、功能以及交易原理,回顾了股指期货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国外股票指数期货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现状,探讨了股指期货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股票指数期货已成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必要而现实的选择。论证了我国发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我国现在已经具备开展股票指数期货的环境条件,立足于中国国情来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和股指期货交易的运作机制。对股指期货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合理设计,在交易地点选择、交易模式的选择、交易方式和会员结构、指数选择和合约设计方面提出了整体构想。股指期货是作为一种避险工具而推出的,但它的自身特点使其又成为一种投机的工具,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并会给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股指期货的功能,就应该规范制定交易制度,严格加强监管力度,因而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问题。

李国兴[10]2002年在《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模式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全球化,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而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竞相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开设股指期货在我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我国股市的重要特点是股指大幅波动,系统风险大,这种风险无法通过股票市场上的分散投资加以回避,开设股指期货可以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可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增加投资品种,能促进长期组合投资与理性交易,能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叁是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股市规范发展。四是股指期货交易发现的预期价格可更敏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充分发挥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五是可以完善功能与体系,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目是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实际的股指期货模式。 本文的研究着重借鉴了美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熟经验,参考近年来我国清华大学、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重要券商的研究思想,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多年来的发展状况,对在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模式的相关设计作了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探讨出了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实际的股票指数期货模式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合约设计[D]. 谢静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2]. 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D]. 代雷. 安徽大学. 2007

[3].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作研究[D]. 杨仁发. 江西财经大学. 2003

[4]. 中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D]. 李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5]. 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动作构想[D]. 李唤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6]. 我国发展股指期货问题研究[D]. 王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7]. 我国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及其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D]. 宋禹和. 郑州大学. 2004

[8]. 我国股指期货标的物指数的编制及合约设计[D]. 吴华. 中南大学. 2006

[9].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 李建国.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10].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模式设计研究[D]. 李国兴.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股指期货的开设及合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