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水利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工程的地基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以及季节等因素。本文围绕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并从施工的特点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属于民生工程,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所以需要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掌握施工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紧跟时代的而发展,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而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技术进行积极地改进和创新,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水利工程特点
水利工程在国民生计当中属于基础类工程,以下是其施工特点的具体表现,第一,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蓄水、挡水和泄水,所以,水利工程的基础建筑在抗裂、稳定、以及防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措施的有效性,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第二,水利工程在地基施工方面的要求较高,因为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将地基问题处理好,容易在水利工程当中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第三,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受到环境和季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以前必须要做好施工计划,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考虑,此外,水利工程的施工宜在枯水阶段进行,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不利因素对工程造成影响。
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土方工程
在水利工程当中,土方工程属于最基础的部分,可以按照施工技术类型将土方工程分为水中填土式、水力冲填式、干填碾压式、定向爆破式四种,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应用最为广泛就是干填碾压式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的土方工程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对工程的密度和强度加以控制,要求堤坝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小的沉降量以及良好的防渗性,而土方工程的工序包括铺土、平整、洒水以及压实和相应的细节处理等工作,而这些工序的完成,需要有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作为保障。对于堤坝施工来说,其施工工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用的工种繁多,机械设备相对庞杂且施工工种繁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控工作,做到按需申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结合相关的质量保证措施,实现各环节施工的有效控制[1]。
(二)水坠坝工程
图1
利用水力的冲刷修建的土坝工程即为水坠坝,相对于其他的修筑方式来说,这种修筑方式在时间和人力物理消耗方面投入较少,且工程投入相对较低,所以,水坠坝工程在实际施工当中对被视为一项综合的治理措施,这种方式还可以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使用,能够很好的防范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坠坝工程当中最为基本的条件就是水,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就要保证水量的充足,使施工用水得到保证,通常施工的需水量与坝体填充的土方量基本相同,与储备土料量的比值为2:3,在实际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冲填方式包括一岸冲填、多畦间歇冲填、畦冲填以及两岸交替冲填等。如图1.但无论使用何种冲填方式,都要满足相应的冲填要求,在冲填施工中,排水属于后续的环节,在水坠坝工程当中,表层排水和深层排水是最为主要的排水方式。组成排水措施的内容有很多,表层排水包括虹吸排水、自流排水、水泵排水等,而深层排水内容包括排水褥垫、排水棱体以及砂井砂沟等。
(三)混凝土坝工程
所谓混凝土坝,就是使用混凝土经浇筑、碾压等方式修筑而成的堤坝工程,当前阶段,这种修筑方式主要在大型水利工程当中应用,而地基开挖以及混凝土大坝的修筑是混凝土坝工程重要组成内容,其具体工序包括工程前期准备、控制水流、处理地基、修筑混凝土坝以及安装金属构件等,而修筑混凝土坝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而生产、搅拌、运输以及浇筑是实现该工序的主要内容[2]。
在混凝土大坝完成修筑以后,可能会有裂缝的问题出现,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施工质量不合格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分缝缺乏合理性、沉降不均匀、结构的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根据部分和深度进行划分,可以将混凝土坝的裂缝分成三个类型,分别是表面裂缝、内部深层裂缝以及贯穿裂缝。针对裂缝的类型,可以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例如降低混凝土的储存温度、控制水化热温度、加快混凝土的散热等等,使裂缝问题得到规避。
(四)灌浆工程
为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在灌浆过程中应该坚持分序加密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要求进行灌浆施工,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灌浆施工手段把控循环式和纯压式两种,而循环式灌浆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将钻孔内的浆液压入岩石的缝隙当中,而没有深入岩石缝隙的浆液将会通过回流管回到搅拌设备当中用于下次使用;纯压式灌浆时利用相应的施工机械一次性的将浆液压入钻孔当中,然后持续增加压力,实浆液渗入岩石缝隙中;施工条件不同所使用的灌浆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纯压式的灌浆方法在以岩石为主的地质条件当中较为适用,但需要岩石的缝隙较小,如果岩石间的缝隙较大则循环式的灌浆方法更为适用[3]。
(五)软土地基处理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常常会遇到设计内容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部分地段具有较大的含水率导致地基软弹,还有的地方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所以,要对软土地基加强处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等等,而这些方法的效用发挥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实际建设过程中,工期紧张的问题普遍存在,想要工程的进度得到保证,还需要对一些先进的处理方法加以研发和应用。
(六)基坑排水工程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地基施工大多位于外水位或地下水位,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往往会受到围堰渗水、降雨或地下水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基坑排水正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该项工作不但可以增强土地的承载能力,使地基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使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的结合强度得到增强,从而减少开挖施工的工程量。此外,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基坑排水工作,不但会提高施工的困难程度,还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埋下安全隐患[4]。
结语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它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一定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保持高度重视,对各项施工技术加以灵活的运用,并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泽.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6(5):55-55.
[2]田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4,7(23):128-128.
[3]苏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12):150-152.
[4]尚琦智,王方铭.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15,6(3):128.
论文作者:马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水利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