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导语设疑。例如,在执教《父亲和鸟》一课时,我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父亲和鸟》,但奇怪的是课文中‘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
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借助多媒体。如在执教《清澈的湖水》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湖面的美景图。学生一看到如此美丽的湖水风光,禁不住“哇哇”地叫出声来。我顺势问道:“这里的风景美吗?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美丽的风景迷住了,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湖面的美、山石的可爱,我又出示课文动画,让学生细细欣赏。再读课文时,湖水的特点已融进了学生向往的情怀,深情的赞美随着声音流淌出来。
3.表演读、比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比赛读成为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能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这种方法适合于情节性较强的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进行分角色朗读并把青蛙和小鸟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比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进行比赛,然后换过来再比。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引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
二、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寓意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对《清澈的湖水》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重点抓住其中的第2、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这三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水两岸的景物比作各种人们常见的小动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生命力。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这句话暗示了小洁一直在寻找丢面包纸的垃圾箱,表达了作者具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大胆、有效地取舍,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三、此时无“言”胜有“言”
有一次执教公开课《雷雨》,在指导学生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句时,我问学生:“风这么大,该怎样读?”结果全班没有一生能答。在评课时,全体听课老师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建议教师给学生范读。第二次我在平行班上课时,学生很快就领悟了。
可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四、多鼓励,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是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要义。要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有人说,听读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犹如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多老师在朗读教学这片园地上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当学生喜欢上阅读,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论文作者:窦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句子论文; 湖水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课时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