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念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建立什么样的信念,以什么信念做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决定了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层次,也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在当今由经济多元化决定的文化多元化的复杂条件下,研究信念的变化、特点、走向,确立国家、民族、政党所提倡与发扬的精神信念,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国家与政党的精神核心与价值导向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价值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倡导唯物主义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与邪教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信念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信念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确立起来,用以支撑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念构架。它既具有一般认识的性质,也具有特殊性。同其它认识一样,它产生于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生活经验与人生体验的反映;但与其它认识又有所不同,它与“信”相联系,在这种观念中灌注了价值肯定、确认、认同的成分;同时,在信念中包含有较为强烈的情感价值取向和心理偏执倾向。由于信,其爱与憎便非常强烈与持久,人们可能会倾其毕生甚至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某一种信念。由信念所左右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也具有明显的目标性指向,人们的行为方式选择往往直接受到信念的支配和导向。
信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形成的直接经验密切相关,经验事实的改变会对信念的稳固程度发生影响。比如,向善是一种伦理追求,当某种关于善的理念被人们接受时,行这种“善”便成为人们的基本信念;但由于善恶内涵在不断地变化,如果坚持善的信念的行为在现实中屡屡给自己带来危害和不幸,而社会也无力予以直接的必要援助时,人们关于善的信念便会发生动摇,甚至会在信念选择上走向另一个极端。巴普洛夫在其关于条件反射的理论中谈到:外在刺激物与人的反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直接刺激的次数与形成反映的稳固程度成正比,但间接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射则要弱得多。“望梅止渴”被多次使用,便不再产生作用。如果我们把人们所确立的信念看作一类刺激物,则信念的确立、形成、稳固同人们的经验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一般地说,产生于经验中的关于生活的能够满足物质需要的种种信念,比起那些关于未来理想、世界模式、社会目标等的抽象信念要稳固、持久得多。其作用的方式往往是某种思维定势或心理定势,在这种心理定势中,价值认同和取向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却是人们基本的生活信念和精神支柱。
信念与其它观念形式不同,“信”是最关键的内容,信就是相信、笃信,在精神上全部接受并服从之意,具有相当的非理性色彩。此外,人们信什么,何以信,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经济政治现象、特定的生活方式、教化与文明的发展、特定环境的舆论与氛围、社会主导观念的影响力以及个体生活所遇到的矛盾与困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信念的产生源于人们的需要,基于不同需要而产生的信念在内容、稳固程度、作用及其方式、持续时间的久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比如,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因此,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实践活动及其相应观念便成为信念的直接指向对象。再如,货币拜物信念的普遍存在,反映了人们对金钱与生存之间直接关系的经验性认识,由此产生了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念。
信念之“信”既可以是对某种理念的肯定,也可以是对某种理念的否定。接受某种理念并对其坚信不疑是“信”,否定某种信念或抛弃某种信念同样也是“信”。因为这表明主体确信,被否定的理念是不值得肯定与接受的。古希腊的怀疑主义便是一种否定性哲学信念。我们通常所谓信仰危机,就是人们抛弃、否定了原有信念,这种危机并非精神范畴的自发运动,而是信念形成的方式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精神控制及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信念主要形成于某种极其一致的舆论与宣传导向之中,信念的确立不是用头脑而是用耳朵来产生的,这种精神统一自然不会产生危机。大变革之后的门户洞开以及现实与理论的反差,使用惯了耳朵而将头脑闲置起来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思维,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这时出现对原有的所谓“信念”的批判和怀疑是十分自然的事。因为否定和怀疑也是一种信念,只是它与人们惯常的盲从、迷信、崇拜某种信念的方式有所不同。
二、信念的层次与类型
信念是人们观念形态中较为稳固与长久的意识,任何一个带有肯定与否定的价值评价态度的观念都可以视为信念,它是人们意识中长期积淀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由于观念所涉及的内容与问题的层次、范围不同,以及特定观念对于需要的满足不同,信念具有多种层次与类型。信念就其主体而言可分成个人信念与社会信念;就信念的内容而言,则可以划分成生活的基本信念、伦理与人生信念及社会政治信念。
(一)个人信念与社会信念
从主体来看,个人信念是社会个体生活经历与实践的反映,其特点是多样性、易变性、丰富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的不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亚文化状况乃至习惯都会使个人信念具有多样性、易变化性、丰富性的特点,特别是非理性心理在个体信念确立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个人信念的不稳定和多变。社会信念也是信念的重要方面,社会信念基于社会需要,而社会需要是维系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存在与发展的社会要求。这种要求主要是能够凝聚民族力,达成争取民族生存与发展目标的信念;能够实现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及其未来目标的信念;能够在价值层面上使全社会达成基本一致的价值信念;等等。这些信念包含在政党及其学说之中,通过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影响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特别是对个体信念的产生发生重大的影响。基于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个人信念与社会信念之间也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由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因为社会不是抽象的概念,其存在方式是集合体,但在这一集合体中却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及其经济与政治利益的要求,这些要求之间会发生冲突。因而,基于特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及其基本信念必然会形成差异和矛盾,这是信念向多元趋势发展的根源。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这种基于不同利益群体与不同需要基础上的个人信念与社会提倡的信念之间产生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二)生活的基本信念、伦理与人生及社会政治信念
从信念的一般内容来看,也有几个基本的层次。在生活的层面,人们从生命存在本身的直接需要出发,对诸如关乎安全、健康、生存质量状况、环境条件等都有着相应的信念,这些信念以好或坏的价值判断为基本形式。决定这种信念的判断来自直接的生活感受和文化的传递与承继。这主要是世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影响所致,它可以代代相传,成为特定民族和群体的深层文化积淀及心理定势和思维方式。
除了生活的基本信念而外,主要是伦理与人生及社会政治信念。在伦理层面上,用以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文化成为人们信念的主要来源。在这个层面上,信念的价值意义表现的尤为明显与突出,因为它为人们制订了许多价值规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才算好,等等,都以道德戒律予以限定。当然,这种伦理形态的东西带有形形色色的民族、地域乃至宗教等特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其中某些东西沉淀下来,成为人们信念中的核心。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伦理信念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它虽然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那些核心的、精华的东西依然深深根植于人们的价值信念中。比如,恭、宽、信、敏、慧、仁、义、礼、智等,它们不仅是人们的道德追求与伦理境界,而且是人们笃信的信念,因为人们相信真正做到这些要求,则公众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当然,否定这些传统伦理及其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信念,因为这些一般的伦理范畴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也可以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时期,人们伦理价值信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重新选择和对自己的信念进行反思与定位成为每个社会成员面对的问题。
信念的较高层面是人生与社会理想。人们除了关注直接的需要及其满足之外,也会关注与现实生存看似并无直接关系的问题。比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身的诸方面问题,并形成各种观念和理论学说,这些观念或理论学说对人们信念的形成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早期关于图腾与灵魂不死的观念来看,人们对自然物崇拜的信念源于对来自自然与社会力量的双重困惑与恐惧,试图通过各种祈求使自己免受灾难,尽管因此并不会减少人类的苦难,但人们却仍然坚信对图腾的膜拜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可以消灾避难。对于灵魂不死观念的笃信不疑,便有了现世来世的种种宗教与哲学学说,人们将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生活经验对这些学说做出判断并加以选择和接受。哲学家和理论家们比之常人更多的关注和思虑那些与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问题,比如,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并且根据自己的认识创立理论学说,形成较为系统的哲学观点,以此来影响他人形成认识,确立某种信念。当某种理论或学说成为主导思想时,其对人们某种信念的确立将起到重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信念诸层次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即信念的确立与人们当下关注的问题紧密相关。对于还有衣食之忧的人来说,其主要的信念是如何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对于疾病缠身无钱医治的人来说,他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医治;许多为邪教所迷惑的人并非不相信世界是物质的,也并非相信鬼神之类,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存在状态;对于那些身体有病的人来说,他们关注的是谁能拯救他的生命,少花钱或不花钱治好他的病,其“信”的指向是延续生命,恐惧死亡,此时,谁能实现他的愿望,他便信谁。因此,具体的信念大多具有非理性的性质。
三、信念的作用及其发展嬗变的主要原因
信念对人们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个体角度来说这种作用主要为三个方面:
(一)信念的作用
1.为人们的活动确立了价值目标和行为导向。人的意识的重要特征是有目的有意识,目的的选择以价值的肯定和否定为取舍。当人们确立了某种信念时,就会感觉生活的意义和活动的意义。
2.信念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虽然某些带有终极性的问题并非对人们的当下生活产生某种直接的作用,但那些带有终极性质的问题却随着生命过程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出来。比如,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是什么?人与其所处的世界是什么关系?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吗?人生为什么有很多的曲折与磨难?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个体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出来,人们需要在理论上获得解答,在精神上获得支撑,以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
3.信念在较高层次上也具有精神的慰籍作用。面对功名利禄、尔虞我诈、市场假象、宦海沉浮,炎凉世态、艰难人生,特别是那些精神受到创伤和磨难的人们,需要精神的慰籍和安宁。寻求精神和灵魂的栖息地以满足精神的高层次需要成为许多人苦苦追寻的东西,而宗教往往在此时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归宿。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主体中的主导集团或阶层总是用自己的意志作为信念的价值目标,它需要内部成员要以实现集团、阶层利益的目标与原则为自己的信念,并以理论、政策、方针等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灌注于其中,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使其成为更多的人的信念,以达到意志统一、目标一致的作用。
(二)信念发生嬗变的主要原因
信念作为一种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观念,往往是以生活经验、日常习惯、心理体验为基础,而经验事实的多变往往导致信念的不确定,特别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信念的形成受到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赖以建立信念的经验事实及诸方面的社会关系发生剧烈的变化,信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从信念发生变化的基本轨迹来看,信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当人们确信的事实由于认识或科学的原因发生变化时,根据这种事实形成的信念就会发生动摇或变化,曾经发生于19世纪的所谓物理危机就是典型事例。
2.当人们接受了某些人创立的理论观点并确立了自己的信念后,曾经提出或宣扬这种信念的人的行为却与其理论相悖时,人们会由于对这些宣扬者的不信任而抛弃曾经接受的信念。
3.信念的稳定性与个体的教育程度及意志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未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来说,他们的诸多信念大多源于包括各种媒介在内的道听途说和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种种“假象”。因而,他们的世界观是经验和传说的混合体,而且大多随波逐流,容易产生轻信、盲从和崇拜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一般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对于那些意志薄弱者而言,即便曾经有过较为崇高的信念,也会由于意志的不坚强而屈从于其它的意志,放弃自己的信念。当然,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他们所确立的那些高层次的坚定信念可以不为其它需要所改变和动摇。有的人会为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崇高理想而忍受皮肉之苦甚至付出生命。
4.信念还会由于特定主体的需要及其对这种需要的关注而变化。例如,有些曾经坚信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人,当其步入人生的暮年时,由于更多的关注由生而死的问题,生的本能便会自然产生某种强烈的心理欲望,对其曾经信奉的无神论的信念便发生怀疑与动摇,并转而去寻求那些在他们看来更能慰籍心灵的信念,甚至转而相信宗教或邪教,以解除面对生命即将终结的精神恐惧。为什么许多人在得知了所谓地球爆炸的荒谬说法之后,对宣扬能够拯救人类的说谎者奉若神明,深信不疑并言听计从呢?对生命终结的恐惧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5.从信念本身的内在构成来看,信念的不稳定性还在于人们的精神信念中非理性的成分和理性成分并存且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矛盾。我们一般认为,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实践的层面上,情况往往相反,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经济生活、经验、习惯、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直接体验往往决定他们对于世界的一般认知。理论只是在习惯于理论思维和从事理论活动的人群中间发生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也是不确定的,非理性的情绪体验及其认识结果往往成为人们信念的来源,而非理性情绪往往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从而造成人们精神信念的不确定。
总之,信念的形成、确立、嬗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建构正确高尚的社会人生信念、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人民的价值目标,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信念形成的机制、途径和方法,建立起新的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未来前途的社会信念思想体系,并通过各种具体有效的方法逐步形成反映民族精神、能鼓舞人民为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使我们的民族在既有基本的社会共同信念又有个人充分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氛围中,产生巨大的向力和凝聚力,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