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论文_马利英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性选择我院在2017年就诊的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进行护理锻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监测指标实施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发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

关键词: 呼吸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 肺部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分析,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8-8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8岁。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锻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吹气球等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实施判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基于此,本文作者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分析,并随机性选择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剩余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1.2.1 规范呼吸功能锻炼标准

护理人员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缩唇式深呼吸、吹气球、练习有效咳嗽排痰等方式来进行功能锻炼,并制定相应的标准。缩唇式深呼吸标准:患者用鼻呼吸时患者的腹部明显隆起,且患者呼气的时间在3s以上为完成一次标准的缩唇式呼吸,且每次的锻炼次数不低于20次。吹气球训练标准:患者持续吹气使得气球膨胀的容积达到300-500ml为数完成一次标准的吹气球训练,且每次练习的次数不低于10次。有效咳嗽排痰标准:患者每一次咳痰之后都需要痰液排出,患者的胸腔内部出现共鸣音则为完成一次咳痰训练。连续训练10次以上,每天至少要进行5次以上的功能锻炼。

患者每次咳痰时要看到痰液咳出,胸腔有明显的共鸣音为一次有效的咳嗽排痰训练,持续 习10次。每两小时一次,每天至少进行5次以上呼吸功能锻炼。

1.2.2 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正在进行各种操作时,始终应该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在源头上防止出现感染,同时做好病房清洁和消毒处理,定期更换病房物品,保持病房中的空气质量。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防寒防暖的相关工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1.2.3 规范护理干预时机

每一次呼吸锻炼需要保证患者的指标达到要求,SPO2在95%以上,患者的呼吸频率在24次/分以下,对患者的肺部实施听诊没有痰鸣音。一旦患者出现上述指标需要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效果。

1.2.4 饮食护理

胸外科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胸外科尽量避免食用凉性食物。患者在水肿消退之后,及时补食山药以及百合等食物,山药、百合属于清补性食物,特别是对于阳虚患者来说,适宜采用这种温补、方式。当然,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也必不可少,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明白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

1.2.5 规范化护士培训

由于护士工作能力的差异,每位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时,存在不同的认知与指导方法,对护理干预时与干预措施也存在不同认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均能按照要求规范的为病人进行标准的呼吸功能锻炼与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呼吸频率以及患者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患者的血氧分压以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实施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t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监测指标明显对照组,且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呼吸吸痰的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明显差异性。

3 讨论

3.1 胸外科手术患者由于自身原因的影响

同时加上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在术后由于体能消耗较大,患者在呼吸时候容易感觉到切口疼痛,进而引起患者出现肺不张、缺氧情况。

3.2 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患者在术前进行呼吸锻炼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在术前接受的指导时间有限,难以及时掌握呼吸锻炼的准确方式。且患者在术后缺乏相关的呼吸锻炼,其患者术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约束,导致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护理人员护理能力高低不一也会对护理干预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规范化的呼吸功能锻炼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在病人的床头放上病例表格,病例表格也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忽视需要在认真指导和实施之后签字确认,确保护理功能锻炼的有效执行。同时由于,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年龄以及资质、以及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都可能对护理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严格化的标准来进行约束。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降低术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季秀娟. 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0):268-269.

[2]李红霞, 唐玉.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86-88.

[3]马静, 宗卫华, 周利荣.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的影响价值评估[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2):151-153.

[4]毛金环.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289-290.

论文作者:马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论文_马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